复习课教学建议

复习课教学建议

ID:21630669

大小:5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3

复习课教学建议_第1页
复习课教学建议_第2页
复习课教学建议_第3页
复习课教学建议_第4页
复习课教学建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复习课教学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建议★是小学敖学教学的i要课型f复习课占15%以上的课肘J,没有理由不上好。★是全面贯彻机行教育方针、泉础教育故革纳要、“课栎”,全面矣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表的重要祟道,必须要上好。——是帮助学生归纳、整理知识,形成知识糸統,泛移、应用知识,形成教学技能的重要课型。——是帮助学生训练思维、创新发泉的重要孚段。是帮助学生养成I好g償、培养I好人格的重要阶段。学3、保持和再现构成了完整的学>J过程,学生学过的知识必须在头脑中保持和再现,以后才能不断提取、应用和创新。只有学习而没有复习则所学知识将随时间的流逝逐渐还原为固有的认识,遗忘的出

2、现会造成记忆的消失,最终导致永久性遗忘。复>」就是通过再学>」,把遗忘的东丙重新建立起来,把弱化的知识进行再现强化,防止还原过程的出现。复习课是课堂教学中常见的课型,它与新授课、练习课、讲评课、实践课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复习课是以帮助学生巩固对课本的理解和对知识的掌握,把握知识的联系,理清知识的脉络,形成学习能力的一种课型,它侧重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复习课在曰常教学屮所占的课时数并不多,根据复>J的时间和内容一般可分为单元复>J、阶段复习、专项复习、综合复习等类型。复习课虽然在各类公开课研究活动中难觅踪迹,但是其地位却不可

3、忽视,因为复习是为了防止学习遗忘,是对学过的知识的再现,在整个学>』过程屮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复>』是再学>J,温故而知新,却并不只是简单的重复。复习课教学对弥补学生知识掌握的缺陷和形成学习能力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实际教学屮,不少教师有轻视复>J课教学的心理倾向:一是感到复>J课备课难,因为复习容量大,涉及的知识点多,需要认真研读教材,理清知识的内在联系,把握住学生前期学习的状况;二是觉得只要把新授课上好了,复习教学就不重要了;三是担心复习方法单一会引起学生的厌恶之情,索性不复习,改复习为练习。要提高复习课教学的有效性就要从以下几方面去操作。一、自主梳理形

4、成能力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整的结构把它们联系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被遗忘的知识。因此,在自主预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挖掘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归纳、整理、浓缩所学知识,把各个局部的知识点按一定的观点和方法组成整体,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以便于学生更好感知教材,记忆教材;以便于在学生头脑屮储存,需要时又能很快提取出来。真正实现把书本从厚读到薄。为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认真备课,精心设计预习内容框图或表格,力求清晰、完整、简洁。不能把知识和问题变成简单的填空,要适当的进行综合。1、知识的归纳整理(“理”)。无论是哪一类型的复习课,都要将所学的有关知识进行

5、归纳、整理,进行纵、横向的归类,进而作知识的系统的整体综合,形成结构化的知识。2、知识的迁移训练(“通”)。复习不是简单的重复,它最终0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复习过程中,要加强知识的迁移训练,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fuJ题的能三、复习课教学的原则1、自主性原则在复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复习全过程,特别是要让学生参与归纳、整理的过程,不要用教师的归纳代替学生的整理。在复屮要体现:知识让学生疏理;规律让学生寻找;错误让学生判断;问题让学生解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

6、学生学习兴趣。2、针对性原则复习课在操作上要先调查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寻找学生知识的缺漏处和能力的薄弱点,有针对性地选择、确定重点内容,集中时间和精力进行查漏补缺,促进综合学能力的提高。复4必须突出重点,针对性强,注重实效。在复习过程中,一是要注意全班学生的薄弱环节,二是要针对个别学生的存在问题。要紧扣知识的易混点、易错点设计复习内容,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3、系统性原则在复习过程中,必须根据知识间的纵横联系,系统规划复习和训练内容,使学生所学的分散知识系统化。4、发展性原则复习要重温学过的知识,但不是简单的重温,而应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发展,同时向

7、外延伸拓宽,而且方法要灵活,有利于学生创新。、复习课教学的一般结构(老师们可以结合自己教学实际灵活采用)(一)课前预习,带“疑”进课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真正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是决定教学效率高低的关键之一。科学组织课前预习,准确地把握预习情况能充分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感和积极性。预习问题是学生预习自学时的基本“凭借”,预习问题设计得当是取得良好预4效果的关键。好的预>」问题具有引导学生自学,启辿学生思维的作用。在实践中我认为一个好的预习问题可从下面三方面来设计。1、预习问题要有可操作性布置预习作业,要防止出现“今天请同学们回去预习例几或多少页”这样空乏的预

8、习要求,同时又不能将问题设计得过大,要善于将预习要求分解为若干小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