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第7法消法祛湿药1化湿燥湿药

第2节第7法消法祛湿药1化湿燥湿药

ID:21649005

大小:443.02 KB

页数:35页

时间:2018-10-19

第2节第7法消法祛湿药1化湿燥湿药_第1页
第2节第7法消法祛湿药1化湿燥湿药_第2页
第2节第7法消法祛湿药1化湿燥湿药_第3页
第2节第7法消法祛湿药1化湿燥湿药_第4页
第2节第7法消法祛湿药1化湿燥湿药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2节第7法消法祛湿药1化湿燥湿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节第7法消法(1.化湿燥湿药)1、掌握芳香化湿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及注意事项。2、掌握重点药物藿香、苍术、厚朴、砂仁的功效、应用及功效相似药物的异同点。3、熟悉化湿、燥湿的含义。概述:一.定义凡气味芳香,具有化湿运脾作用的药物,称为化湿药。(又称芳香化湿药)湿邪的特点:湿性重浊(湿邪蒙闭清窍-头重如裹;湿邪留滞经脉-肢体重浊)湿性粘腻(口腻、口甜、舌苔厚腻;发病缓慢、缠绵难愈)湿为阴邪,阻碍气机,遏伤阳气(脾阳)湿滞中焦,脾失健运,见恶心、呕吐、脘腹痞满、泄泻治湿原则:健脾、芳化、温阳、理气、利尿化湿与燥湿的区

2、别:化湿:用芳香化湿的药物祛除湿邪的方法燥湿:用味苦性燥的药物祛除湿邪的方法二.功效:舒畅气机,宣化湿浊,健运脾胃之功。性味:辛香温燥(脾喜燥而恶湿,土爱暖而喜芳香)归经:脾胃(中焦)辛-能行气(舒畅气机,湿邪易阻遏气机)温-温燥祛湿,助阳(湿邪易伤脾阳)走中焦脾胃香-化湿醒脾(芳香化湿浊,助脾健运)三.适应范围:湿阻中焦证。湿浊内阻,脾为湿困、运化失常所致的脘腹痞满、呕吐泛酸、大便溏薄、食少体倦、舌苔白腻,或湿热困脾之口甘多涎等。此外,本类药物通过化湿又能解暑,暑温、湿温等证亦可选用。四.配伍(1)寒湿者当配温里散寒药(干

3、姜、高良姜),湿热者当配清热燥湿药(黄芩、黄连)。(2)湿阻气滞-脘腹胀满,痞闷甚者,配行气药,行气有助于化湿(木香、陈皮、枳壳)(3)脾虚湿盛-当配伍补脾药,以培其本(脾虚湿盛,脾弱则生湿。治湿不健脾非其治也)如白术、茯苓、党参等。五.注意事项(1)辛温香燥,易耗气伤阴,故阴虚血燥及气虚者宜慎用。(2)因其芳香,含挥发油,故入汤剂不宜久煎,以免药效降低。诸药性能,芳香化湿。或疏畅气机,或健脾醒胃,脘腹痞满首选,呕恶泄泻可用。脾虚气滞当配伍,阴虚化燥应慎用。重点药物:藿香、苍术、厚朴、砂仁熟悉药物:佩兰、白豆蔻藿香广藿香药材

4、藿香藿香Guanghuoxiang《名医别录》要点:化湿止呕,治疗脾胃湿浊所致呕吐为良解暑命名:豆叶曰藿,本品叶似之而气香,故名。别名:广藿香来源: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广霍香的干燥地上部分。产地:主产于广东、海南岛、台湾。采集与炮制:秋季采取,去净杂质和根,晒干,切段生用或鲜用。鲜藿香——解暑(夏季泡汤代茶,可作清暑饮料)藿香叶——偏于发表藿香梗——偏于和中性味:辛,微温;芳香。(辛散而不峻烈,微温化湿而不燥烈)归经:脾、胃、肺。功效:化湿,解暑,止呕。分析:芳香化湿浊化湿醒脾入脾胃化中焦湿浊性温燥湿助阳和胃止呕味辛发散外散风

5、寒性温祛寒入肺经发表解暑芳香化湿内化湿浊临床应用:1.湿滞中焦证。见:脘腹痞闷、少食作呕、神疲体倦。每与苍术、厚朴等同用,如不换金正气散。藿香10g苍术10g陈皮6g厚朴10g半夏曲10g甘草3g2、呕吐。(为治呕逆要药)本品既善化湿,又能和中止呕。以治湿浊中阻之呕吐最为适宜,单用即可,如与半夏配伍则效果更佳。湿热呕吐——配伍黄连、竹茹寒湿呕吐——配伍半夏、陈皮脾胃虚弱呕吐—配党参、甘草妊娠呕吐——配砂仁、苏梗3.暑湿证及湿温证初起。治暑月外感风寒、内伤生冷之恶寒发热、头痛脘闷、呕恶吐泻,常配紫苏、厚朴、半夏等,如藿香正气散

6、。(为治暑湿证要药)治湿温初起,湿热并重者,又常与黄芩、滑石、茵陈蒿等同用,如甘露消毒丹。用法用量:煎服,5—10g。鲜品加倍。使用注意:阴虚火旺者忌用。性能特点:本品芳香辛散而不峻烈,微温化湿而不燥热,入脾胃肺经,既可化在里之湿浊,又可解在表之暑湿,故有化湿、止呕、解暑之功。而治湿阻中焦脘腹痞满、恶心呕吐及暑湿侵袭,恶寒、发热、身重头痛、吐恶泄泻等;为夏令常用之品,呕逆之要药。药理作用本品水煎液有抗真菌、抗病毒、抗钩端螺旋体作用。水提物有钙拮抗作用。挥发油能刺激胃粘膜,促进胃液分泌,促进消化功能,对胃肠有解痉作用。,广藿香

7、酮有防腐和广谱抗菌作用。临床报道现代以本品配葫芦茶、矮地茶,提取浓缩制成胶囊剂,睡前将药置入阴道,治念珠菌性阴道炎,有较好效果。佩兰佩兰药材佩兰佩兰Peilan《神农本草经》要点:为治湿热困脾之口中甜腻、口臭、苔厚多涎之良药。鉴别比较:藿香化湿,解暑,治湿滞中焦及暑湿证常相佩兰须为用,为夏月常用之品。但藿香化湿止呕力强,故湿浊内阻恶心、呕吐多用。然佩兰化里湿辟秽浊作用强,故湿浊内蕴,口甜口腻、苔厚多涎多用。苍术北苍术药材北苍术茅苍术药材茅苍术苍术Cangzhu《神农本草经》要点:燥湿健脾要药,祛风湿,明目命名:术者山之精,服

8、之避死长生,故有山精、仙术之名。陶宏景指出:术有白术、赤术(赤术即苍术)白术:断面淡黄白色,气清香,补气健脾,燥湿利水苍术:断面黄白色,有明显的棕红色油腺散在,习称朱砂点,浓郁的特异香气。别名:仙术、矛苍术、茅术、赤术、油术来源:为菊科多年生草本茅苍术或北苍术的干燥根茎产地:山野自生,全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