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站设置轨排基地设计方案

地铁车站设置轨排基地设计方案

ID:21701347

大小:5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4

地铁车站设置轨排基地设计方案_第1页
地铁车站设置轨排基地设计方案_第2页
地铁车站设置轨排基地设计方案_第3页
地铁车站设置轨排基地设计方案_第4页
地铁车站设置轨排基地设计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铁车站设置轨排基地设计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地铁车站设置轨排基地设计方案:地铁车站在主体围护桩施工完成,且车站两端头已施工完中板的情况下,要求设置铺轨基地,车站结构预留轨排下料口。本设计取消了受影响锚索腰梁,并将锚具设置于两桩空隙内,并采用SAP84有限元程序空间计算主体结构,为1号线西段铺轨预留了条件。  关键词:铺轨基地轨排下料口锚索腰梁锚具  Abstract:thesubainbodyretainingpilesconstructionpleted,andthestationtaterialmouthGuiPaistructure.Thisdesigncancelledaff

2、ectedanchorbeamentprogramcalculationSAP84spacemainstructure,forline1railiddlesectionreservedconditions.  KeyaterialGuiPairailouthanchorbeam,全部为地下线路。  根据沈阳地铁1号线总体工程筹划要求,全线起、终点共设两个铺轨基地。但由于1号线东段沈阳站站、青年大街站和中街站均为暗挖车站,工期滞后,沈阳地铁建设指挥部提出研究1号线西段(即起点~铁西广场站)先期通车试运营可行性,结合具体的线路和工程实际情况,经

3、过方案比选论证,对1号线总体工程筹划进行调整,确定云峰北街站增加设置一个铺轨基地,为1号线西段铺轨预留条件。  二、云峰北街站概况  (1)站址环境  沈阳地铁云峰北街站位于北四东路与云峰北街十字路口以北,沿云峰北街呈南北向布置,南侧紧邻北四东路。云峰北街路北是沈阳鼓风机厂股份有限公司的办公楼区及厂房区,已拆迁完毕;路南为沈阳三盛建筑有限公司和低矮平房,仅余一栋六层住宅尚未拆除。  (2)车站概况  云峰北街站为地下二层单柱双跨岛式站台车站。车站总长147.9m,总宽18.5m,站台宽10m,计算站台长度为118m。  基坑采用钻孔灌注桩加

4、坑内钢管撑支护形式,明挖法施工,坑外降水。影响车站施工的管线临时改移至基坑外侧,待主体施工完成后原位恢复。  (3)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本场地地势平坦,场地地貌单元类型属第四系浑河新扇。拟建工程场地位于云峰北街上,根据钻探揭露,各层土自上而下依次为:(1)杂填土、(2)粉质粘土、(3)中、粗砂、(4)砾砂、(5)圆砾、(6)中、粗砂、(7)粉质粘土等。  场区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地下水埋深7.4~8.9m,主要赋存于第四纪全新统浑河新扇冲洪积形成的(4)砾砂、(5)圆砾、(6)中、粗砂中,因(7)粉质粘土层分布不连续,不能成为隔

5、水层,所以该场区在揭露深度内只有一层地下水。地下水水位季节性变幅在0.5~2.0m,含水层渗透性强,抗浮设防水位地面下3米。  三、轨排基地设置要求及存在的问题  (1)轨排基地设置要求  铺轨基地地面应开阔,要求净高15m,并且交通方便,便于轨料进出;每处地面面积2000~8000m2;与线路平行方向长度100~200m(沿线路方向)、宽20~80m。单线轨排井下料口长27m(25m轨排下井安全富余量),宽度一般5m。轨排吊装井待铺轨工程完成后再进行封堵。  因轨排井口(或敞开段)上方及两侧要堆放轨道施工材料及设备,土建结构应对轨排吊装井

6、(或敞开段)等下料口及其地面进行加固设计。荷载(未含土压力)要求为:在两侧不大于10m范围内地面均布荷载3.2t/m2,其他隧道顶地面均布荷载2.4t/m2。  (2)存在的问题  根据沈阳地铁1号线总体工程筹划要求,确定云峰北街站设置铺轨基地。车站断路封闭施工,场地条件较好,主体基坑采用钻孔灌注桩加内支撑的支护形式,但基坑围护桩已施工完成,两端基坑开挖至底,并完成地下二层中板施工,中部40米范围基坑正待开挖,故将轨排下料口设置于此处。然而,若继续使用内支撑形式,则在基坑回筑阶段即拆撑过程,内衬结构在轨排下料口范围无水平约束,无法抵抗水平土

7、压力,因此轨排下料口影响范围内,基坑两侧需改用锚索支护形式,由于车站外墙与围护桩间仅50mm空隙,没有锚索腰梁及锚具设置空间。  四、轨排基地设计方案  (1)围护横剖面  车站基坑轨排下料口两侧改用锚索支护型式,沿基坑竖向共设四道锚索,一桩一锚,相邻桩间锚索交错角度打设以低群锚效应,第一道锚索位于顶板上部,锚索要梁及锚头可按正常设置,如下图所示。    (2)锚具设计  由于钻孔灌注桩已施工完成,桩与内衬墙距离仅为50mm,没有设置锚索要梁及锚头空间,经过深入探讨与研究,取消第二~四道锚索腰梁,并将锚头置于两桩之间楔形空隙内,如下图所示:

8、  锚头楔形块立面图锚头楔形块平面图  (3)主体结构设计  计算采用SAP84(6.0版本)有限元程序,采用“荷载-结构”模型,按空间有限元法进行计算。锚索与主体结构共同受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