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红学考证派的奠基人(二)

新红学考证派的奠基人(二)

ID:21746897

大小:69.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24

新红学考证派的奠基人(二)_第1页
新红学考证派的奠基人(二)_第2页
新红学考证派的奠基人(二)_第3页
新红学考证派的奠基人(二)_第4页
新红学考证派的奠基人(二)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红学考证派的奠基人(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红学考证派的奠基人(二)对《红楼梦》版本的研究    在《红楼梦考证》一文中,胡适在考定《红楼梦》的并对其家世生平作了大致勾勒后,又接着对《红楼梦》的“本子”作了考证。当时,胡适所能见到的《红楼梦》的“本子”,只有三个系统,即,程甲本、程乙本和戚序本。通过对这三种版本的“仔细审察”,胡适认为,“乙本远胜于甲本”,但“程甲本”却是“外间各种《红楼梦》的底本”。至于有正书局出版的“成本”,“封面上题着‘国初钞本《红楼梦》’,又在首页题着‘原本《红楼梦》’。那‘国初钞本’四个字自然是大错的。那‘原本’两字也欠妥当。这本已有总评,有夹评,有韵文的评赞,又往往‘题’诗,有时又将评语钞入正文

2、(如第二回),可见已是很晚的钞本,决不是‘原本’了。但自程氏两种百二十回本出版以后,八十回本已不多见。成本大概是乾隆时无数辗转钞本之中幸而保存的一种,可以用来参校程本,故自有他的价值”。在此,胡适对于程甲、程乙两种“本子”的判断,基本符合实际情况,但说戚序本是“是很晚的钞本”,却是大错特错的。  实际上,在《红楼梦考证》一文中,胡适虽然声称对三种版本进行了“仔细审查”,但他对于三种《红楼梦》版本的考察不仅非常简略,而且还对戚序本做出了错误的判断。时至今日,我们通过阅读胡适的有关文章和日记、通信等材料,就可以确切地知道,对于《红楼梦》早期抄本的认识,他也经历了一个由信到疑的过程。19

3、27年5月,“甲序本”的收藏者胡星垣主动寄函胡适,声称自己“有旧藏原抄《脂砚斋批红楼》”,如果胡适愿意,“当将原书送阅”。但胡适却依然顽固地认为,重评“的《石头记》大概是没有价值的”,所以就没有回信。直到胡星垣将甲序本送到了胡适和徐志摩等人合开的新月书店,胡适看了一遍后,才“深信此本是海内最古的《石头记》抄本”,并“出了重价把此书买了”。得到甲序本以后,胡适一方面开始了对这个早期抄本的研究,另一方面又给钱玄同等友人写信,告知“近日收到一部甲戌抄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消息,明确承认了《红楼梦》早期抄本的存在。1927年11月14日,胡适撰写了《重印乾隆壬子本(红楼梦>序》。

4、在该文中,胡适再次明确表示,“《红楼梦》最初只有抄本,没有刻本。”1928年2月12日至16日,胡适在对甲戌本进行细致研究的基础上,写成了《考证(红楼梦)的新材料》一文,首次对甲戌本做了介绍和考证。该文共分七部分,依次为:(一)、《残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主要介绍该手抄本的面貌,并对书后的五条跋文做了考证;(二)、《脂砚斋与曹雪芹》,以评语为据,重点分析了脂砚斋与曹雪芹的关系,认为脂砚斋是曹雪芹的嫡堂兄弟或从堂兄弟,并认为甲戌本中有关曹雪芹家世生平方面的一些评语,是《红楼梦》为曹雪芹自叙传说的绝好证据;(三)、《秦可卿之死》,利用甲戌本上中的一些评语,进一步论证俞平

5、伯关于《秦可卿之死》一文的正确性,认为“平伯的结论都被我的脂本证明了”;(四)、《<红楼梦>的“范例”》,简要介绍了甲戌本中所独有的“凡例”,并明确指出: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的是北京,而他心里要写的是金陵:金陵是事实所在,而北京只是文学的背景”;(五)、《脂本与戚本》,利用甲戌本校对戚序本后,断定“脂本与戚本的前二十八回同出于一个有评的原本,但脂本为直接抄本,而成本是间接传抄本”;(六)、《脂本的文字胜于各本》,从甲戌本中择选几条例句,与戚序本、程甲本、程乙本的文字作了对比后认为,甲成本的文字远胜于各本,它不仅“是《红楼梦》的最古本”,而且还“是一部最近于原稿的本子

6、”;(七)、《从脂本里推论曹雪芹未完之书》,通过甲戌本中一些批语所透露出来的信息,推断《红楼梦》后半部分的内容。这为后来《红楼梦》的探佚研究开了先河。  此后,胡适在日记和通信中还时常谈及甲戌本及《红楼梦》的其他版本。1961年5月18日,胡适又撰写了《跋乾隆甲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影印本》一文。该文共分三部分,依次为:一、《甲戌本在<红楼梦>版本史上的地位》;二、《试论曹雪芹在乾隆甲戌年写定的稿子止有这十六回》;三、《介绍原收藏人刘铨福,附记墨笔批书人孙桐生》。在这篇长文中,胡适不仅再次重申甲戌本是“海内最古的《石头记》抄本”这一观点,而且还对自己当年在《

7、红楼梦考证》中所下的错误结论作了修正,认为自己在《红楼梦考证》一文中说了“很冒失的话”,当时居然“没有想到《红楼梦》的早期本子都是有总评,有夹评,又有眉评的”。而“成本更古于高本,那是无可疑的”。依据可靠的史料,对自己的观点及时进行修正,正是胡适所倡导的“科学态度”。  对于《红楼梦》另一手抄本“庚辰本”研究,也是首先从胡适开始的。1933年1月22日,胡适撰写了《跋乾隆庚辰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钞本》一文,不仅简要介绍并考证了这个手抄本,而且还提出了脂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