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探究学习尝试

对探究学习尝试

ID:21750456

大小:3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4

对探究学习尝试_第1页
对探究学习尝试_第2页
对探究学习尝试_第3页
对探究学习尝试_第4页
对探究学习尝试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探究学习尝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对“探究性学习”的尝试泸溪县第二中学王发水在这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有过失败的沮丧,也有成功的喜悦,同时我也在一点一点地积累教育心得,也在一点一点地提高着自己的教学素养。高中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并要求学生在新课程学习中将探究性学习作为主要的学习方法。探究性学习是在好奇心与兴趣的驱使下,学生以问题为指导,主动参与学习,而获取知识,了解教学的思维方法,学会科学研究技能。探究性学习是内容和形成丰富的学习活动。探究性学习的步骤一般可分为以下几步:提出探究问题→做出假设→验证假设→讨论分析→总结→运用提高。

2、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是多样的,一般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和实验法。一、预设1.1概念和理论的学习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生活中处处蕴含着信息。如电视新闻、报纸杂志、媒体网络、旅游科技、综艺体育等,经常为人们提供大量的知识信息。这些信息中很多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鲜活生动的生物知识和敏感具体的生物问题,要善于收集和处理,不断补充丰富生物知识。让学生课外要注意博览群书,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如走进图书馆,访问互联网站,参加社会实践调查等,及时查阅收集、检索处理生物信息。这不仅是生物课堂教学的重要延伸,也是学生收集资料、获取信息、充实知识、丰富阅

3、历的有效途径。信息就是资源,信息就是知识,要使自己成为生活和学习的主人,不断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培养勇于实践、创新学习的意识。1.2观察、调查及推理等能力的培养生物知识内容十分丰富,实践性强,应用性广,学习时要紧密结合,密切联系周围的事物和现象、国内外新的生物技术等热点,让学生学习更贴近生活实际,更为鲜活有趣。例如,昼夜温差大的地区水果为什么很甜?肥胖是因为脂肪吃得太多吗?还可以调查或观察环境污染对周围生物的影响等。学生要尽可能地走进大自然,亲身感受生活中的生物知识和现象,将书本、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能力在现实生

4、活中得到应用,培养观察分析、活学活用、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实践创新的能力。1.3创设问题情景,提出新的问题杜威曾指出:“教学法的要素于思维的要素是相同的”。思维本身就具有发散性、灵活性和创造性。例如在讲无氧呼吸时,我从长跑、做泡菜、酿酒等方面发挥:①长跑比赛时我们常常感到上气不接下气,长跑后我们总感到腰酸背痛,为什么呢?因为长跑时氧气供应不足,我们的体细胞会进行少量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组织里乳酸积累过多会使人腰酸背疼。②食物腐败通常是由于腐败细菌在食物中进行有氧呼吸使食物腐败变质的,做泡菜就是利用

5、水来隔绝氧气抑制腐败细菌活动。而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可进行乳酸发酵产生乳酸。适当的酸味正是我们所喜欢的,这就是泡菜比新鲜蔬菜保存时间长不易腐败、味美可口的原因。③酿酒时为什么要密封?为什么酿酒离不开好酒曲?酒曲在有氧条件下能进行有氧呼吸产生H2O和CO2,在无氧条件下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酿酒时若密封不严,酒曲就会进行有氧呼吸降低酒精产量;如果酒曲不纯,混有乳酸菌,则酿酒的同时产生乳酸,降低酒精质量。二、生成2.1教学活动的分析教师将学习的生物知识通过问题情境或事件呈现给学生,并通过活动将学生过去和将来的活动联

6、系在一起,这将引起学生对学习目标的注意和兴趣。在实际的运用中教师必须要做到:鼓励学生在没有教师的直接指导下的一起学习,并给与充分活动和学习的机会;学生在相互交流与合作时,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探索,经过假设、讨论、归纳等一系列再发现的认知操作过程,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这一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一系列相关的问题来展开讨论,设计的问题要遵循学生实现再发现的认知规律。2.2“问题情景”在研究性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先讲生态因素的概念、种类,接着讲不同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并举例说明,最后练习巩固。在这种教学模

7、式下,教师会列举许多事实,可能讲得绘声绘色,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但学生也只能是被动的接受。而“问题解决模式”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例如光照时间长短是否影响生物繁殖?可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剖析问题能力。如:在瑞士,银灰狐是在每年的1月至2月进行交配的,有人将银灰狐于12月初从瑞士运到南美的阿根廷饲养,发现银灰狐要到第二年的8月开始交配和繁殖。为什么在不同的国度里银灰狐交配和繁殖的时间存在差异呢?在回答中,学生一般都认为,阿根廷8月的气候与瑞士1月至2月的气候相似。这样的

8、回答应该是对的,但这种回答跟这节课的关系不大,不过它体现了问题的隐蔽性。如何与生态因素联系起来呢?到底是生态因素中的什么因素呢?这一问促使学生主动的阅读课文内容。他们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生态因素,接着探讨不同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这样,把本来教师要讲的内容,转变成学生主动学习的对象。学生掌握一定基础知识以后,小组讨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