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线公路改造成城市快速路的设计探讨

干线公路改造成城市快速路的设计探讨

ID:21750665

大小:5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4

干线公路改造成城市快速路的设计探讨_第1页
干线公路改造成城市快速路的设计探讨_第2页
干线公路改造成城市快速路的设计探讨_第3页
干线公路改造成城市快速路的设计探讨_第4页
干线公路改造成城市快速路的设计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干线公路改造成城市快速路的设计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干线公路改造成城市快速路的设计探讨:该文从干线公路改造为城市快速路的设计难点、要点为出发点,总结了项目改造的总体技术标准、立交设计思路和其它的技术要求,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进行了分析,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干线公路;城市快速路;技术标准差异;高架式;地面式;隧道式;立交思路;常熟三环路。  Abstract:thispaperfromthemainroadtothetransformationofurbanexpressmarizesthegeneraltechnologyprojectreformstandard,th

2、eoverpassdesignthinkingandothertechnicalrequirements,andactualprojectcasesareanalyzed,andprovideareferenceforothersimilarprojects.  Keyainhigh/h~100km/h,改造为城市快速路则采用《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等,主路设计速度一般为80km/h~100km/h,辅路为城市主干路,设计速度宜为40km/h~60km/h。  2)车道宽度  干线公路为一级公路时,车道宽

3、度为3.75m,干线公路为二级公路时,车道宽度为3.50m。城市快速路车道宽度则应根据车辆的组成确定,如禁货车,以小客车为主,这样主路的车道宽度可采用3.5m,如不禁货车,车道宽度可采用3.75m,也可根据客货比例确定大小车道数量。辅道如仅仅是主干道,通常车道取3.5m。  3)断面型式  干线公路的断面型式一般由中分带、行车道、硬路肩、土路肩组成,在经过城镇段断面型式一般由中分带、行车道、侧分带、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组成。而快速路的断面型式则比较复杂,快速路由主路、辅路构成。根据主路与辅路位置关系不同,断面型式又可分为:高架式、

4、地面式和隧道式。  高架式通常是在既有干线公路绿化带设置桥梁,原路作为地面辅路,在中间改造的为整体式高架快速路,利用侧分带改造的为分离式高架快速路。结合交叉道路设置上下匝道出入口,方便主路与辅路沟通。高架式快速路具有占地少的优点,但造价较高,一般约l.5亿元/km,适用于在区域内道路红线较窄,拆迁困难,横向沟通较密集,或在跨越河道、铁路时采用。  地面式有地平式、路堤式和路堑式三种,其中以地平式最为常用,改造既有干线公路作为地面主路,两侧新建地面辅路,主路、辅路均位于地面,并设置地面主辅出入口,方便主路与辅路沟通,与普通道路交叉

5、则主路上跨或下穿处理,辅路与之平交。地面式快速路因构造物少,造价较低,一般约0.5亿元/km,由于利用既有干线公路结合地形改造,道路标高与原有城市两侧地坪标高差较小,易与周边景观结合,对环境和城市景观影响较小,但占地较宽,最大的不足在于会对沿线被交道路造成横向阻隔,适用于规划红线较宽、横向交叉道路间距较大的城区或城郊,不宜设置在城市中心区域。  隧道式改造是将既有干线公路作为地面辅路,在辅路下方新建隧道作为主路,形成隧道式快速路;并设置地面主辅出入口,方便主路与辅路沟通。隧道式由于将主路设置在地面以下,具有占地少,通行能力大,运

6、营期对两侧基本没有影响等优点,但造价最高,一般约3~4亿元/km(双向6车道规模),运营期,维护成本高。通常适用于干线公路穿越城区或者对景观、环境要求较高的段落。  一个项目往往由于各路段特征不同,往往需要在多种断面之间进行深入比选才能确定。  4)交叉方式  干线公路与一般道路相交通常采用平交方式,与高等级公路相交(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一级公路)则通常采用立交方式。干线公路在进行快速化改造时,为确保主路不受灯控干扰,需对全线所有平交口进行改造,根据横向道路的道路等级和重要性,分别采用不同的交叉方式。  如原干线公路与高速公路

7、交叉处,设置互通式立交,在进行快速化改造时尽量避免对原有互通的影响,主路可考虑利用原有互通式立交或考虑采用分离式高架,连续上跨高速公路主线和互通区,与高速公路不直接沟通,保留既有收费设施。  原干线公路与城市快速路交叉处,需对既有互通式立交或分离式立交进行改造利用。考虑主路与被交路的快速直行交通、转向交通的需求均较大,推荐设置枢纽全互通式立交,可根据各象限预测交通量和控制因素,选择全定向、半定向、组合式等全互通形式。  原干线公路与城市主干路或一级、二级公路交叉处,需对既有立交或平交口进行改造利用。考虑主路与被交路的快速直行交通

8、需求较大,但转向交通需求相对较小,推荐设置苜蓿叶、环形、菱形、组合式等全互通或半互通立交。  原干线公路与普通城市次干路、支路或三、四级公路交叉处,需对既有平交口进行改造利用。考虑主路快速直行交通需求较大,转向交通需求可忽略不计,推荐主路与被交路设置分离式立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