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气”和“接天气”

“接地气”和“接天气”

ID:21764936

大小:70.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0-24

“接地气”和“接天气”_第1页
“接地气”和“接天气”_第2页
“接地气”和“接天气”_第3页
“接地气”和“接天气”_第4页
“接地气”和“接天气”_第5页
资源描述:

《“接地气”和“接天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接地气”和“接天气”近年来,评论家和作家都喜欢说一个词“地气”。这显然是个既通俗又形象还具有传统意味的词。在很多场合,我都会听到某某批评家评论某个作家的作品“接地气”,说明其作品贴近大地、人性饱满,并深深地打动了人心。在南方一年,我总是会听到学者评价西北的作家“接地气”,并给予这种“接地气”的文学很高的期待。不错,贾平凹、杨显惠的小说,刘亮程、李娟的散文都有很强的“地气”,那种气息扑面而来,犹如置身其中。我称其为原生态书写。  另一种现象是“接天气”。这只是一个形象的、不得已才借用的说法,与“地气”相呼应。“天”在中国文化中有形而上的文化内涵,有准宗教的意味。所

2、谓天理、天道既是哲学,又是宗教。中国的哲学中还有“气”的概念,既是天地创生的存在体,又是人生哲学的总结。故“天气”代表一种向上的信仰。对“天气”的挖掘也是近年来中国作家的努力所在。比如,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对中国北方少数民族中流传的萨满教的回忆,还比如阿来的《空山》系列中对佛教、原始巫术的还原,雪漠的《西夏咒》和后来一些作品中对佛教的重述,李学辉的《末代紧皮手》中对土地神的崇拜,等等。这些作品诞生于整个当代中国文化对道德的重新认识,对生态、大地和信仰的反思,当然也来自对古老中国文明的重述,是有其原因的。  那么,从这个意义上来简单地回溯很长一段时期的文学,就

3、会发现,对“人学”的过分提倡从而导致文学脱离地气与天气,使文学简单地变成人自身在社会中生活的一种书写,甚至可以说变成对人欲望、身体、感官、交际、爱与恨的一种区间性的、横截面的描述、虚构。人与天地间的那种宏大的、神秘的、壮阔的交往丧失了。从某种意义上说,“天道”不存,人欲横行。从前面述及的那些作品来看,能“接地气”的作品,一般都可以“接天气”。仿佛应了中国古老哲学的道理,天地本身就是呼应的,阴阳应当互补。  那么,我们就有必要使文学重返大道,使人回归天地间。但如何既“接天地”,又“接地气”呢?  “地气”、“天气”、“大道”  《礼记·月令》讲孟春三月:“天气下降,

4、地气上腾”。这是讲的自然现象。在古人那里,大地是有灵的,有神奇存在。老子《道德经》中说万物皆由“地母”所生,人自然也如此。人生活于大地之上,对大地上的万物都要爱护,要遵守大地的秩序。人死后要归于大地,还要接地气。中国古人从此出发,认为大地是一个大生命,地气便是大地的呼吸。整个大地和天气所营造的氛围是人类生活的宗教。人是这大生命中的一个细胞,所以人的一切活动都应该与大地的行动相一致,否则就是妄动,就会遭遇不测。比如,二十四节气是以大地的秩序来划分的,什么时候下雨,什么时候下雪基本上是有道可循的。“清明时节雨纷纷”,几乎没有哪一个清明节不是如此。春节那天并非立春,但农

5、历中的立春之日始,春风就真的开始吹了,大地奇异地温暖了。现在我们崇洋媚外,保持全球化一致,非要用西洋历。对大地的感觉都消失了。  西方的逻辑理论也覆盖了我们传统中从诗意大地上感知的诗艺、诗观。今天,我们还有自己本土意义上的中国艺术观吗?比如,中国传统的小说观还存在吗?还被作家和评论家真诚地遵守和运用吗?我们还有自己的理论吗?诚然,文化需要冲击、调整才会有新的生命,但是,将本性藏起、借尸还魂会有怎样健全的生命呢?一百年来的中国文学就是在这样一种学徒情景中蹒跚前行,到现在我们也仍然对传统心存芥蒂。就像公历取代农历,我们再也找不到大地的脉搏,闻不到大地的气息。在小说和诗

6、歌中,我们也仍然被一种西方式的感觉取代。那种在骨血中世代相传的秘艺也许还在沉睡,或者已艰难地附和别的技艺。因此,“地气”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让我们回视传统,重新触及到我们自己的伟大。  “地气”还使我们联想到中国传统中对大地母亲的崇拜。这是东方哲学、艺术与宗教中特具魅力的地方。在西方的神话中,原来有大地之神盖亚,她是众神之母,但很快就被其他众神取代,她的意义就此暗淡。最后是天神宙斯主宰天地。在西方主要宗教基督教中,天父一开始就统治了一切。大地在西方文化中稍纵即逝,但在东方文化特别是中国文化中不一样。中国一直是一个在大地上建立精神与物质大厦的农耕文化区域。我们信奉的老庄

7、哲学来自大地,我们遵循的儒家伦理更是出自大地。《易经》就是大地的哲学。神近年来,评论家和作家都喜欢说一个词“地气”。这显然是个既通俗又形象还具有传统意味的词。在很多场合,我都会听到某某批评家评论某个作家的作品“接地气”,说明其作品贴近大地、人性饱满,并深深地打动了人心。在南方一年,我总是会听到学者评价西北的作家“接地气”,并给予这种“接地气”的文学很高的期待。不错,贾平凹、杨显惠的小说,刘亮程、李娟的散文都有很强的“地气”,那种气息扑面而来,犹如置身其中。我称其为原生态书写。  另一种现象是“接天气”。这只是一个形象的、不得已才借用的说法,与“地气”相呼应。“天”

8、在中国文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