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原位肝移植术后烟曲霉菌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1例原位肝移植术后烟曲霉菌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ID:21812014

大小:2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4

1例原位肝移植术后烟曲霉菌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_第1页
1例原位肝移植术后烟曲霉菌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_第2页
1例原位肝移植术后烟曲霉菌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_第3页
1例原位肝移植术后烟曲霉菌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_第4页
1例原位肝移植术后烟曲霉菌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1例原位肝移植术后烟曲霉菌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1例原位肝移植术后烟曲霉菌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摘要:本文总结了肝移植术后烟曲霉菌感染的易感的因素及其护理的措施,为护理人员提供了相关的护理依据,从而减少术后烟曲霉菌的感染率,从而提高肝移植术后的生存率。  关键词:肝移植;烟曲霉菌感染;护理  终末期肝病临床治疗最有效的方法为肝移植术。但患者术前伴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营养情况差、免疫力低下、移植手术复杂、免疫抑制剂的应用等因素,均会导致肝移植术后患者感染的发生率显著增肌,据统计,患者的感染率约为54.0%~83.0%[1],给患者的预后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尤以烟曲霉菌感染患者的预后更加不理想。烟曲霉菌是临床较为少见的细菌,主要侵

2、犯患者肺部并播散,最常见播散的部位是中枢神经系统。2015年12月本院器官移植中心的1例原位肝移植受者于手术后15d出现了烟曲霉菌感染,对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患者于术后3个月康复出院,且预后良好,生存至今。本文对该患者的护理体会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现内容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女,65岁,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终末期肝病于2015年12月10日于全麻下行原位肝移植术,手术顺利,术中出血约8000ml。术后密切监护及常规肝移植术后治疗,患者病情一度稳定。后呼吸困难、氧合下降、反复高热,脓毒性休克及MODS(循环、呼吸、血液、泌尿、中枢)明显,结合患者病史、症状、体征及临床

3、胸片、肺部CT检查结果,经多次细菌学检查明确真菌感染,为烟曲霉菌感染。立即改用卡泊芬净抗真菌治疗,停用免疫抑制剂,应用2%碳酸氢钠溶液给予口腔护理,实施保护性隔离,加强营养支持,给予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经上述治疗护理后,患者90d后康复出院,至今生存良好。  2烟曲霉菌感染的原因分析  2.1患者年龄偏大,原发疾病重,机体抵抗力差患者肝硬化多年,门静脉高压,终末期肝病,右肝功能基本不存在,体质偏瘦,术前存在营养功能不良。既往做过胆囊切除及胆管切开引流手术,体质较差。  2.2免疫抑制剂与激素治疗患者行肝移植手术过程中及手术后,会出现排斥移植肝的现象。为了抑制机体的排斥

4、反应,患者需常规行免疫抑制剂与激素治疗,导致机体免疫系统抑制,抵抗力下降,增加了烟曲霉菌的感染的感染机会。  2.3广谱抗生素治疗行肝移植手术治疗的患者大多为终未期肝病。患者在术前及术后均应用大量的光谱抗生素治疗,且应用时间较长,造成菌群失调,真菌感染机会增加。  2.4血小板减少患者术中出血较多,约8000ml,血小板最低至14×109/L,检验科多次报危急值。血小板在抗烟曲霉菌感染中起着很重要的保护作用。烟曲霉菌丝能够造成血管破坏,从而引发血栓以及出血性梗死。而血小板在抗烟曲霉菌感染中起着很重要的保护作用,当血小板接触烟曲霉菌丝后能被迅速激活,直接破坏菌丝的细胞壁,并增强中性粒细

5、胞的机体防御功能[2]。因此,血小板?p少可作为曲霉菌感染的高危因素。  2.5其他因素手术室及病室环境被污染。ICU以及普通病房环境监测真菌浓度结果表明,均存在不同程度真菌感染,并且病房温度和相对湿度与空气中的真菌浓度呈正相关。医疗与护理各项操作的频繁进行,均是导致烟曲霉菌感染机会增加的因素。  3治疗  确定烟曲霉菌感染后停用全部免疫抑制剂,密切监测肝功,警惕出现发热、畏寒、全身不适、转氨酶升高等急性排斥反应,此患者停药过程中未发生排斥反应。应用抗真菌药物,先使用卡泊芬净静滴,效果不佳,后改为两性霉素B单独输入,不与其它药物混合,序贯性口服伏立康唑。用药期间观察血常规、肝肾功、电

6、解质以及血气分析结果,观察患者服药后的反应;保持手术切口的清洁干燥,加强换药,并观察切口处有无分泌物,若有则记录分泌物的颜色、气味、性质及量,并留取标本进行细菌培养,换药时严格无菌操作,换下的敷料集中处理。患者全身脓毒血症,给予CRRT治疗共10次,以清除体内的炎性介质,采用CVVH模式,效果明显。  4护理  4.1保护性隔离的实施将患者转入单人病房,严格限制探视次数;室温保持在22℃~24℃,相对湿度60%~70%;病房内行紫外线灯照射消毒,2次/d以上,持续时间30min/次;定时开窗通风,2次/d,30min/次;监护仪、血压计袖、听诊器等屋内物品包括地面用1∶1000含氯消

7、毒剂擦拭,2次/d,定期做好屋内空气、物品的监测采样;患者使用的被服压力蒸汽灭菌,保持干燥,及时更换。病室内有单独洗手间,专人护理。  4.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所有人员应严格洗手,穿隔离衣,戴好帽子与口罩后再进入病房。在进行各项医疗与护理操作时,佩戴一次性手套,各种操作应集中进行。留置导管期间,做好皮肤与导管连接处的护理,严格按照无菌技术进行消毒与处理,避免病原菌侵入人体引起感染。在病情允许的条件下,尽早拔出有创管路,减少感染的机会,拔管时常规送细菌学培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