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爱上作文[论文]

如何让学生爱上作文[论文]

ID:21854602

大小:15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5

如何让学生爱上作文[论文]_第1页
如何让学生爱上作文[论文]_第2页
如何让学生爱上作文[论文]_第3页
如何让学生爱上作文[论文]_第4页
如何让学生爱上作文[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让学生爱上作文[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如何让学生爱上作文如何让学生爱上作文如何让学生爱上作文如何让学生爱上作文广西钟山县燕塘镇合群完小(542616)黎荣金[摘要]受学习生活环境及师资力量等因素的影响,怕写作文,是农村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作文教学中,如果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养成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可解决作文时“无米下锅”的窘境;引导学生巧用心理描写,能描绘出人物的性格特点,突出文章主题;抓好生活之源,可避免作文因胡编乱造而虚假空洞;借鉴他人经验,会少走弯路;善用兴趣之师,能激发写作兴趣。[关键词]作文心理描写语言积累借鉴经验培养兴趣[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2、文章编号]1007-9068(2016)07-085学生爱唱歌、爱跳舞、爱绘画、爱体育活动,可就是不爱作文。在农村学校,不要说爱作文,能按时交作文就已是惊喜了。然而,在语文教学中,作文又是学生认知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是传承祖国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因此,教师必须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信心和勇气,千方百计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如能在习作指导时做到以下几点,相信学生会逐渐爱上作文。一、注重平日积累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习作也一样,没有平时的积累,断然写不出好文章。我所

3、任教的五(1)班,原来绝大部分学生的作文都是只有一百多个字,主要原因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为解决学生无“米”的难题,我要学生准备一本笔记本,取名“每日一练”,每天把课文中好的词语和句子摘抄出来,理解背诵以备不时之需。然而教科书中的好词佳句毕竟有限,厚积才能薄发,我建议他们每天看半小时以上的课外书,有条件的学生还可上网查询相关资料,把其中精彩的词、句、片段记下来,在习作时灵活运用。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手中有粮心不慌”,作文时充满信心,整个班的习作水平提高了。二、精取生活之材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

4、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叶老的话形象地说明了生活与作文的关系。我班的谢鑫同学,语文成绩平平,更是“怕作族”中的一员。一年前,他爸爸患病去世,给他的打击很大,从此无心学习。一次,我结合课文,要求学生写篇《我最××的事》的习作,发现他冥思苦想,无从下笔,我轻轻地提醒他,他马上想到了爸爸,眼泪止不住地流出来,在滚烫的泪水中,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他所写的《我最伤心的事》成了当次习作中全班最好的一篇作文。事实证明,生活是习作的源泉,只有把作文训练的触角伸向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才能激起他们倾吐的欲望,使他们写出真实、感人的好文章。

5、三、活用心理描写法国著名作家雨果说过:“比海更大的景象,是天空;比天空更大的景象,那就是人的内心世界。”恰如其分的心理描写,能更好地描绘出人物的性格特点,突出作品的主题思想。在习作指导时,我特别注重训练学生进行心理描写。有一个学生这样写道:“……我和爸爸、哥哥去鱼塘捕鱼,哥哥和爸爸拿着渔网在一边守着,叫我从另一边赶鱼过去。我刚赶到一半,鱼还未碰到网,又跑回来,有一条还飞起来,撞中我的头。我非常气愤,就拼命地赶,最后终于捕到两条大鱼,我高兴极了。”这个习作片段虽然语句通顺,但让人有“食之无味”的感觉。我把它摘抄到黑板上,引导学生修改。以下

6、是修改后的片段:“我和爸爸、哥哥去鱼塘捕鱼,哥哥和爸爸拿着渔网在一边守着,叫我从另一边把鱼赶过去,我一边赶一边想:鱼啊,快过去吧,我的肚子早已经呱呱叫了。我刚赶到一半,鱼还未碰到网,又跑回来,有一条还飞起来,撞中我的头,痛得我眼泪都快出来了。我顿时火冒三丈:等我抓到你,一定把你红烧了,方解我心头之恨。于是,我拼命地赶,最后终于捕到两条大鱼。我高兴极了:终于可以美美地吃一顿鱼肉了。想到能吃到美味的鱼肉,被撞的头也不觉得痛了……”经过这样一改,文章生动了。学生们看到心理描写的好处,顿时兴奋起来,纷纷跃跃欲试。四、巧借他山之石“他山之石,可以

7、攻玉。”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选读一些范文,以作借鉴。巴金谈到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时说:“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就能慢慢地体会到它们的好处,也就能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和做法了。”在农村小学,由于各种原因,会写作文的学生确实不多,学生习作的整体水平之差是众所周知的,因此,我认为可以用“他山之石攻玉”,先教会学生“依葫芦画瓢”,等到学生把别人的“瓢”画得差不多了,再叫他们设计自己的“瓢”,这样就有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习作指导时,我允许写作能力较差的学生模仿他人之文,当达到一定的写作水平之后,再独立写自己

8、的文章。实践中,这样“借鸡生蛋”的方法确实能大面积提高学困生的作文水平。五、善用兴趣之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关键。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首先,要开展一些学生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