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顺应模式下翻译中的语境调整问题

关联—顺应模式下翻译中的语境调整问题

ID:21856820

大小:62.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25

关联—顺应模式下翻译中的语境调整问题_第1页
关联—顺应模式下翻译中的语境调整问题_第2页
关联—顺应模式下翻译中的语境调整问题_第3页
关联—顺应模式下翻译中的语境调整问题_第4页
关联—顺应模式下翻译中的语境调整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联—顺应模式下翻译中的语境调整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联—顺应模式下翻译中的语境调整问题摘要:本文通过关联论和顺应论模式下的语境调整对比问题,比较分析语境的重要作用,以及译者作为中介在语境调整中的重要角色扮演,提出一种关联—顺应的模式来指导翻译中的语境调整问题。后现代视角下的无中心、边缘化和解构主义思想将翻译研究标准问题变得扑朔迷离。通过强调语境调整下的动态性的重要性,提出翻译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仍需要标准的规范。通过论述得出启示:翻译标准是动态的。译者地位的提升,原文、译文二元对立的消解以及意义的不确定性导致了标准的动态性。从语境调整角度谈翻译问题,既承认标准的存在,又照顾到语境调整问题,两者需要共同

2、作用互相平衡。  关键词:语境调整关联论顺应论翻译标准  一、引言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流派纷呈,研究角度、研究侧重点各异。追溯语言学和西方译论的发展,语言学研究和翻译研究相结合产生了许多积极的成果,当然语言学传统下的翻译研究也存在着不足,值得我们关注。语用学翻译研究是翻译研究的语言学派的延伸。在一定程度上,语用学翻译研究尽力平衡了翻译中各方面的因素。曾文雄(2007)指出,翻译研究转向了理性交往的动态语用解释层面,把翻译研究归结到哲学、翻译交往过程、翻译本质回归、语言使用的本质和价值研究。语用原则的功能主要是解释性的,其研究应注重结合语境考察交际双

3、方遵守或违反语用原则的内在动机和终极原因,属于动态性的研究。Ernst-AugustGutt(1991)提出了关联论的翻译观。LeoHickey汇编的《语用学与翻译》从多方面、多角度探讨了语用学对翻译问题的制约与影响。国内学者何自然、钱冠连、赵彦春、曾文雄以及李菁都对语用学翻译研究提出了各自的研究角度和见解。  “语境”是语言学和语用翻译研究中十分重要的部分。20世纪60年代,系统语用学理论产生之前,语境问题就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关注。1923年马林诺维斯基(Malinoes,1972)提出语境要素包括话语参与者、话题、背景、交际渠道、语码、信息形式和

4、交际事件等。80年代,托马斯(Thomas,1995)提出把语用学定义为动态语境意义的研究。现如今“语境”一词已经运用到了更加广泛的领域。格特(Gutt,2004)在《翻译与认知:关联与语境》中率先将关联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中,并指出翻译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是与大脑机制密切联系的推理过程。它不仅涉及语码,更重要的是根据动态的语境进行动态的推理,而推理所依据的就是关联性。  翻译研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绝对离不开语境和对语境的研究。因此要想更好地理解语境在语用翻译中的重要作用,就需要正确把握其在一些重要且特定的语用原则指导下的适当诠释。例如现代语用

5、学的核心理论、格莱斯的合作原则、奥斯丁的言语行为理论,塞尔的间接言语行为以及后来的关联理论和维索尔伦的语用顺应论。翻译中的语境调整问题不仅涉及翻译中的多方面问题,同时也涉及到语用学理论和原则的方方面面。  鉴于语境对于语篇的调控能力及其在翻译中的重要作用,我们要更加注重语境调整以及某些特定翻译下语境调整(contextualadjustment)的度的问题。语境调整的限度问题同样能为翻译标准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启示。“语境”正是为翻译和语用学之间的结合提供了一个好的切合点和平台,从而更好地利用语境调整使目标语译文效果最大化。  二、关联理论与顺应论对翻

6、译中语境调整的解释  (一)关联理论与语境调整  SperberandWilson的关联理论从认知的角度提供了一种新的语言交际模式,提出话语的产生和理解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根据薄振杰、孙迎春(2007),从1999到2005年,国内共发表94篇关联翻译理论有关论文。研究范围涉及20多个大大小小的课题,所有这一切大大推动了国内的关联翻译研究。概括而言,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关联理论的翻译解释力;2.关联翻译推理模式的建构;3.关联翻译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从本质上看,翻译是一种交际行为。关联论就是把翻译看成是一个跨语言的明示

7、—推理过程,从而提供译文最佳的语境效果。在关联理论中,语境被称为“语境假设”,在交际过程中双方互明的共知环境称为“相互认知环境”摘要:本文通过关联论和顺应论模式下的语境调整对比问题,比较分析语境的重要作用,以及译者作为中介在语境调整中的重要角色扮演,提出一种关联—顺应的模式来指导翻译中的语境调整问题。后现代视角下的无中心、边缘化和解构主义思想将翻译研究标准问题变得扑朔迷离。通过强调语境调整下的动态性的重要性,提出翻译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仍需要标准的规范。通过论述得出启示:翻译标准是动态的。译者地位的提升,原文、译文二元对立的消解以及意义的不确定性导致了

8、标准的动态性。从语境调整角度谈翻译问题,既承认标准的存在,又照顾到语境调整问题,两者需要共同作用互相平衡。  关键词:语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