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乞巧习俗研究综述开题报告

七夕乞巧习俗研究综述开题报告

ID:21862412

大小:112.1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5

七夕乞巧习俗研究综述开题报告_第1页
七夕乞巧习俗研究综述开题报告_第2页
七夕乞巧习俗研究综述开题报告_第3页
七夕乞巧习俗研究综述开题报告_第4页
七夕乞巧习俗研究综述开题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夕乞巧习俗研究综述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本科毕业论文工作情况记载表院系中文系专业汉语言文学(中外文化交流方向)年级2013级学号20201311060111学生肖敏指导教师杨梅川外国语大学教务处制川外国语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学生姓名肖敏专业汉语言文学院系中文系指导教师(姓名职称)杨梅论文题目(中文)七夕乞巧习俗研究综述论文题目(外文)LiteratureReviewontheCustomofQixiFestival题目来源自选(V)备选()开题时间2016年12月9日选题的意义与基本内容:七夕足屮华比族的传统节円,相传其起源于牛郎织女芙丽的爱情故事。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未婚或新婚的

2、女性都会14织女乞巧,祈求B己能做出更精湛的女工或是一段美好的姻缘。乞巧AI俗从形成、兴盛、袞落再到fi兴,在不同的朝代也经历了不同的历史变迁。自汉代产生以来,七夕乞巧宵一度受到人们的喜爱,于南北朝时期开始盛行并在唐代达到了兴盛的巅峰。近现代改革社会转型后,七夕乞巧却不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外加上西方愔人节的冲击,衰落己成为其不争的事实。随着国人文化意识的觉醒以及对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的开展,日渐消亡的七夕节U又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然而此吋的七夕己被重构为“中国的情人节”,不再具有乞巧的文化意义。出乎意料的是,七夕在U木却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

3、作为本比族最重要的传统节円之一,七夕自然也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不管是七夕的起源问题,有关七夕习俗的问题,还是传统七夕的传承和保护,更甚者是七夕在FI本的传统与发展,都已经冇人fi学者透过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做过相应的研究,也发表了许多的论文、期刊或专著等。但有关七夕乞巧俗的综述性研究却是寥寥无几。于是,笔者广泛吸收、学习和借鉴前人丰厚的研究成果,尽可能多的搜集相关的文献资料,尝试系统、规范地分析整理出前人有失七夕乞巧习俗的研究,并力争在此基础上提岀自己的见解与看法。研究方法:一、文献调查法。通过在屮岡知M上检索。最人限度地查阅和K载与题

4、0有关的学位论文、学术刊物和期刊文章,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的资源,搜集与题H相关的论文著作,然P根据论文耑要对这些资料进行分类整理。通过查阅这些文献资料,对木课题研究领域的动态和现状有一个比较全而的了解。二、妇纳整理法。对搜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整理,然后认真阅读已经整理好的文献资料,同吋做好阅读笔记和文献摘录,最人限度地从这文献资料屮吸取奋川的信息。三、比较归纳法。运用比较和归纳的方法对搜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分类,尤其是那些涉及主耍观点的文献耍重点分析归纳。四、统计法。统计法是论文写作中常用的方法,尤其是写综述性质的论文时,对文献资料的统计分析更

5、有说服力。相关资料收集情况:关于七夕起源的研究:王爱科《牵牛织女神话传说与七夕节的起源》(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认为牵牛织女祌话传说与七夕节在起源上并无相互衍生的关系,二者的融合始自西晋,在南北朝时伴随着七夕民俗事象的进一步丰富和节日民俗重心的转化方冰最终完成;并对许多学者欠于七夕起源的研究做丫简单的对比归纳;陈连山《论七夕节的源流》(《天中学刊》,2013年第1期)对七夕的起源及其内各进行了考察,认为汉代始有七夕节,主要有求子、乞巧等内容;张®《七夕探源》(《.湖北大学学报》(哲社版),1993年第4期)认为七夕节的形成与牵牛、织

6、女两星的传说有关,七夕节源于产生于西周时的“汉之游女”的神话,产生于战国吋期的楚地,其乞巧之俗产生于汉代;杜汉华等《“牛郎织女”“七夕节”源考》(《襃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对七夕节的发源地和付体进行了考证,认为七夕节的起源始于楚国的汉水流域,其母体则是穿天节,并结合“卞郎织女”的故事阐述;T七夕的演变成型经过;周俐君《清明端亇七夕屮秋重阳腊八考》(曲阜师范人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年)对七夕的起源、祭祀对象和七夕乞巧、穿针、曝书风俗进行了考证。关于七夕乞巧习俗的研究:马莹《北朝七夕风俗与两域文化》(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

7、4年)认为七夕节节期的确立,在东汉魏晋之际,随着干支纪円法被按纪円法所代锊才被真正确立卜*來。详细的对比介绍了南朝和北朝七夕的习俗:南朝陈瓜果于庭中乞巧并以喜子(喜蛛)的粘网为占验,穿针七千;北朝骑射风俗——“讲武驰射”活动。并指出七夕穿针乞巧的风俗在汉代形成,七夕曝衣风俗也兴起于汉代,魏晋吋期七夕旮曝衣、晒书等风俗;毕雪飞《七夕文化在门本的传承与发展》(《日本学刊》,2007年第6期)简述了我国汉代、明代、晋代及唐代七夕乞巧的形式和内涵,认为织女并非纺织祌,女子以瓜果祭织女,除了14织女表达对农作物的保护和丰产的感谢外,更重耍的是A其祈求子孙

8、的繁盛,提岀乞巧或与生殖文化冇关;赵逵夫《七夕节的历史七夕文化的乞巧内容》结合牛郎织女传说,通过七夕诗、七夕赋对七夕盛况的描写整理出乞巧内容;蔡丰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