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酸防治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大黄酸防治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ID:21880995

大小: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5

大黄酸防治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_第1页
大黄酸防治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_第2页
大黄酸防治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_第3页
大黄酸防治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_第4页
大黄酸防治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黄酸防治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大黄酸防治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大黄酸于大黄、虎杖、酸不溜等常用中草药,为蒽醌衍生物的单体,具有抗肿瘤、抗炎、抗菌及调节肾功能等作用。介于其广泛的药理活性,已有不少专家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和应用,并指出了大黄酸防治糖尿病肾病的功效。本着低毒、低成本、易得的原则,大黄酸有望得到进一步开发,成为新型有效的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安全用药应用于临床。本文就大黄酸防治糖尿病肾病的药理作用做出综述。  【关键词】大黄酸;糖尿病肾病;研究进展    大黄酸(Rhein,4,5—dihydroxyanthraquinone,简称RH)属单蒽核类1,8—二羟基蒽醌衍生物,主要分布于

2、蓼科植物掌叶大黄、药用大黄、唐古特大黄、河套大黄、秦岭大黄、天山大黄、何首乌、虎杖、拳参、酸不溜的根、茎,豆科植物尖叶番泻、狭叶番泻、决明的叶、荚或种子,玄参科植物林生玄参全株,禾本科植物芸香全草及百合科植物萱草的根中,是大黄、虎杖、何首乌等多种传统中药的有效成分。近年来发现RH的广泛药理活性,如保肝、抗炎、抗氧化、抗肿瘤、降糖、调脂等,有很大的潜在临床药用价值。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及并发症的不断攀升,困扰着不少专家和患者。糖尿病肾病[1](DiabeticNephropathy,简称D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如何有效地

3、防治DN已成为当今糖尿病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表明,大黄酸可通过多条途径治疗糖尿病肾病。本文就RH在治疗糖尿病肾病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1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其作用机制    1.1改善糖代谢异常  病人血糖水平升高是DN产生的最重要原因。动物实验发现,RH具有降糖作用[2-4]。大黄酸具有改善糖代谢异常,逆转胰岛素抵抗,有效防止糖尿病肾病的独到疗效及新的药效特点,是目前已知治疗糖尿病肾病药物所不具备的,并且安全性较好。郭啸华[4]等人在研究中用大鼠作实验,以高糖高脂饮食联合低剂量链碌佐菌素(STZ)注射方法诱导出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后,分模型组、预

4、防组和治疗组,后两组分别在STZ注射后1周和1个月后给予大黄酸100mg/kg剂量灌胃,每日1次,连续6个月,在不同时间进行形态学和有关生化指标的观察。结果大黄酸预防给药和治疗后的观察结果显示,大黄酸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的24h尿蛋白排泄,改善肾重指数。肾脏组织病理学显示.大黄酸处理后的糖尿病大鼠肾小球和丝球体的面积明显减小,襻腔扩张减轻.系膜增生和细胞外基质减少。大鼠肾小球纤连蛋白沉积明显减弱。大黄酸也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脂水平。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效果越来越明显。胰岛索抑制试验表明,在大黄酸预防给药或治疗6个月后.糖尿病大鼠的血浆稳态葡萄糖水平显著降低。该

5、研究说明大黄酸通过降低糖尿病大鼠的尿蛋白排泄、减轻肾脏肥大、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脂水平,有效地防治2型糖尿病肾病。  1.2改变肾脏基因表达谱  某些疾病的发生跟基因有关,DN就是一个多基因参与的复杂过程,肾脏基因表达谱研究是揭示DN发病机制及引导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刘志红等[5]利用基因芯片技术了解db/db糖尿病小鼠肾脏基因表达谱及其经RH治疗后的变化,分析发现在总共12437个基因(包括EST)中,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N组有1085个基因表达下调,37个基因表达上调,其中变化幅度大于2倍的分别有166个和29个,与DN组相比,RH治疗组有384个基因

6、表达下调,155个基因表达上调,其中变化幅度大于2倍的分别有47个和30个,说明RH治疗可以改变其基因的表达谱,为进一步研究RH防治DN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新方向。  1.3保护内皮细胞  内皮细胞损伤是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形成的基础,在诸多导致内皮细胞损伤的介质中,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PAI-1)具有重要作用,后者不仅与凝血状态有关,而且还能调节血管的舒张。通过改变血管通透性和内皮下基质的产生参与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形成。RH能够通过影响细胞内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活性,抑制TGFβ1诱导的内皮细胞PAl—ImRNA表达和蛋白质合成,从而对内皮细胞有显著的保护作

7、用。刘志红[6]等人在“大黄酸对转化生长因子诱导内皮细胞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表达的影响”的研究中发现大黄酸可以明显抑制TGF-β1诱导的内皮细胞PAI-1mRNA和蛋白合成的增加,这种作用可能与其干扰TGF-β1的信号传导,下调p44/p42MAPK的活性相关。大黄酸的这种抑制内皮细胞异常高表达Pal-1的能力,为其在病理状态下保护和改善内皮细胞功能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也可能是大黄酸防治糖尿病及其血管并发症的作用机制之一。  1.4保护肾小球的硬化  纪泽泉[7]等人在研究“大黄酸对肾小球硬化肾皮质凋亡酶-3活性及细胞凋亡的影响”的实验中发现大黄酸对肾小球硬化

8、有明显防治作用,可能通过影响NF-κ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