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化学思维训练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加强化学思维训练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ID:21882230

大小: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5

加强化学思维训练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_第1页
加强化学思维训练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_第2页
加强化学思维训练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_第3页
加强化学思维训练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_第4页
加强化学思维训练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_第5页
资源描述:

《加强化学思维训练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加强化学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广东省紫金县职业高级中学广东紫金517400)  :思维能力是中学化学教学要求的各种能力的核心,它和观察能力,实验能力,表达能力都有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中加强思维训练,就能使学生对化学问题具有一定的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够进行创造性活动。  关键词:化学教学;思维训练;创新能力  :G633.8:B:1672-1578(2012)05-0253-01  现代教育不能让学生机械地死记硬背,也不能采用注入式让学生强硬接受,而应该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科学方法,教会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达到教是

2、为了不用教的目的。因此,在教学中加强思维训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就能使学生对化学问题具有一定的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够进行创造性活动。  在化学教学中如何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呢?结合教学实践,谈点个人看法。  1.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兴趣  让学生学好化学,就必须关注社会现实,在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通过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感受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例如用一个苹果,再加上两条活性不同的金属条(Fe和Cu)及一只小电流计,就可以做成一个水果电池;将成熟的苹果和青香蕉放在一个塑料袋中扎紧袋口,与只有青香蕉放在塑料袋中

3、扎紧袋口,让学生观察比较,和成熟的苹果放在一起的青香蕉熟得快还是单独放置的青香蕉熟得快,通过实验比较,再联系课本有关乙烯催熟作用的知识,学生一目了然。这样联系生活实际教学,学生不但喜欢化学,还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运用知识X络,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要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就要从教材内容出发,运用知识X络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如了解“卤素”的知识,就必须知道氯气及其化学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可以以点引线,点线结合运用知识X络引导学生观

4、察、分析、归纳:      分析主线:结构决定→性质决定→制法和用途  在知识X络内氯气的性质中以反应:Cl2+H2→H++Cl-+HClO↓→HCl+O2↑为线索展开讨论教师启发引导,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归纳出:①氯气能溶于水(1:2)其溶解过程包括物理和化学两种变化;②氯气能导电,但氯气不是电解质;③氯气的成分复杂,包含的分子有Cl2、H2O、HClO,离子有H+、Cl-和ClO-及少量的OH-;④氯水会变质为稀盐酸贮存方法:棕色瓶盛装,置于冷暗处;⑤氯气只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Cl2在水中才产生强氧化剂HClO)联想漂

5、白粉的漂白机理和漂白粉失效原因,引导学生将HClO漂白作用于SO2的漂白作用比较;⑥收集氯气的方法:向上排气法和排饱和食盐水法﹤因大量Cl-离子抑制了Cl2水反应﹥;⑦可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氯气。这样引导学生思维发散,重点突出,脉络清楚,收到温故知新的良好效果。  3.利用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和推理思维能力  有了兴趣就有了成功的动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化学实验能激发和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要学生认识事物及其变化规律,应在实验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

6、能力。如在学习硫酸性质时,我补充演示了浓硫酸与蔗糖反应的实验:﹤方法:取白砂糖10g研细后放入100ml烧杯中,加入1~2ml水调和,然后注入10~15m198﹪的H2SO4  小心搅拌,观察发生的现象﹥并列出观察提纲:①反应物颜色状态;②反应现象;③生成物颜色状态。演示后提出问题:①反应过程中有哪些现象?﹤蔗糖由白逐渐变为棕色,最后变为黑色,并像“发酵”那样体积膨胀成疏松多孔状黑色物质。﹥②用于接触容器外壁--放热;③体积为什么膨胀成疏松多孔状?浓H2SO4起脱水作用的同时,将碳氧化成CO2,自身还原成SO2,反应放出的热使H

7、2O蒸发。﹥      总结出: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又如在演示NH3的喷泉实验后,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NH3溶于水呈碱性?NH3可以形成喷泉,什么样的物质能够与NH3一样形成喷泉?以理解喷泉实验的原理是气体极易被一种液体吸收而形成压强差。并推断出CO2、SO2等用NaOH溶液吸收也能形成喷泉,通过上面的训练,培养了吸收观察能力,分析、综合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4.挖掘隐蔽因素,培养思维能力  教学中激发引导学生的思维,目的在于使学生动脑善于思考,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消除其依赖心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相信自己有

8、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聪明才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化学试题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隐蔽因素,这些隐蔽因素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1、在通常情况下,用气体密度法测定下列气体的式量,所测结果偏高的是﹤﹥。  A、CO2B、Cl2C、NO2D、H2S。  分析:本题隐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