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ID:2192167

大小:2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1-15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_第1页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_第2页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_第3页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_第4页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2会量筒的使用方法。3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学会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的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学习重点:量筒的使用方法。学习难点:如何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教具学具:天平、量筒、盐水、铁块、塑料块、水、烧杯、细线、牙签导学方法:演示法、讨论法、实验法。学习过程:一、快乐自学、合作探究一)思维启动(1)ρ水=____________________,它的物理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2)大家知道只要测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就可以由公式算

2、出物体的密度,物体质量可以用_________测量,而物体的体积需要什么测量?(二)探究历程 1.量筒的使用自主阅读本,仔细观察量筒,思考下例问题。(准备多种规格的量筒,观察。)(1)量筒的单位刻度是毫升还是立方厘米?1l=____3(2)量筒的最大测量值是__________________(3)量筒的最小分度值是_________________观看本“量筒的使用方法”。小组内讨论得出结论:操作方法:注意事项:2.探究:测量盐水和塑料块密度。(1)如何测盐水的质量和体积?小组内讨论自己设计实验表格,并将实验数据填入表格中。(2)如何使塑料块浸没于水中?小组内

3、讨论提出:_______法(要用到铁块、细线)、______法(要用到牙签)(选择一种)自己设计实验表格,并将实验数据填入表格中。(三)整理实验仪器,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四)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报告要包括:(1)实验目的(2)实验原理(3)实验器材(4)实验步骤()实验数据(6)实验结论(7)实验体会二、自我小结:本节我的收获是我还有的疑惑是三、当堂训练:必做题1如图所示,其中_________同学读数正确,量筒中液体体积为__________L2.小华同学在测定食用色拉油的密度的实验中,其方法步骤完全正确。下图显示的是他测量的相关数据,请帮小华填写下表中空白测量

4、和数据。烧杯和油的总质量(g)倒出适量油后烧杯和油的总质量(g)倒出油的质量(g)油的密度(g/㎝)1683甲、乙两种物质,它们的质量跟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ρ甲__ρ乙(选填“>”、“<</FNT>”或“=”),其中乙物质可能是。选做题4.张明和王芳合作,进行“测定盐水的密度”的实验。实验器材:天平(含砝码)、量筒、烧杯、盐水实验步骤:步骤一、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1步骤二、将盐水倒进烧杯,用天平测装有盐水的烧杯总质量2步骤三、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读出盐水的体积V步骤四、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他们收拾好实验器材后,一起对实验过程进行

5、了评估:张明说:我们的实验原理正确,实验器材使用恰当,操作过程规范,读数准确,计算无误,得出的盐水密度是准确的。王芳说:在操作过程中,我发现有一点儿盐水沾在烧杯内壁上,这样,尽管我们操作规范、读数准确、计算无误。但我们测量得到的数据还是有了误差,导致计算的结果也有误差。张明认真思考后,同意了王芳的意见。然后,他们一起继续探讨如何改进实验方案,尽量减小测量的误差。根据张明和王芳对实验过程的评估,请你回答:⑴王芳这里所指的“测量误差”是在上述步骤的第步骤产生的,导致了盐水体积读数(填“偏大”或“偏小”),从而使得盐水密度的计算结果(填“偏大”或“偏小”)。⑵为了减小

6、实验的误差,必须从质量和体积两方面的测量进行控制。根据张明和王芳的意见分析,在不增加实验器材的条下,提出你的实验设计方案,使实验结果的误差达到最小。实验步骤是:⑶在你的设计方案中,控制误差的思路是:.现有一只空瓶、水、待测液体、天平和砝码。欲测出这种液体的密度,请你写出:⑴主要实验步骤及所要测量的物理量(用字母表示):⑵待侧液体的密度表达式为:。四、堂作业本P1动手动脑学物理1--4题五、我的反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