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测量物质的密度

教学设计:测量物质的密度

ID:40377956

大小:18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01

教学设计:测量物质的密度_第1页
教学设计:测量物质的密度_第2页
教学设计:测量物质的密度_第3页
教学设计:测量物质的密度_第4页
教学设计:测量物质的密度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测量物质的密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内丘县第三中学范立杰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内丘县第三中学范立杰【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量筒,会用量筒测液体(如盐水)体积和测小块固体(如石块)的体积。2.进一步熟悉天平的调节和使用,能较熟练地使用天平、量筒测算出固体和液体的密度。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2.对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定物理量这种科学方法有感性认识.3.通过探究过程的体验,使学生对测量性探究方法,从实验原理、实验器材的选取和使用、实验步骤的设计、数据

2、的采集与处理到得出结果,分析实验误差有初步认识和感受.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数据记录、处理的体验,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2.通过探究活动中的交流与合作体验,使学生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养成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念.【教学重点】会根据实验原理设计并选择最佳实验方案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教学难点】实验方案的选择及误差分析。【教学准备】学生实验:天平、砝码、烧杯、量筒、细线、细铁丝、蜡、盐水、小石块。【教学过程】主要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创设情境激

3、趣诱思】[导入]现我们身边若有一玫戒指和一块金牌,你如何鉴别它们是不是纯金做的?【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设计意图:以生动的故事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诱导了学生的思维,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听故事思考故事中的问题:怎样辨别戒指和金牌是否是纯金做的呢?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其中有测量物质的密度的方法。【教学过程】量筒的使用[问题引导]要测量小石块的密度,需要测量石块的哪些物理量?依据哪个公式进行计算?[板书]实验原理:[问题引导]测量石块的质量要用到天平(回顾天平的使用方法),要测量石块的体积用什么工具

4、呢?[自学阅读]课本上“想想做做”提出的问题:(1)这个量筒是以什么单位标度的?是ml还是cm3?(2)量筒的最大测量值(量程)是多少?(3)量筒的分度值是多少?(4)图6.3-1中画出了使用量筒时的两种错误,它们分别错在哪里?[归纳总结]三观察:观察单位标度、量程、分度值。使用时,要会放、会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的底部相平。有些液面(如水银)是凸形的,读数时应以凸形的顶部为准。回答:测量石的质量和体积。根据公式计算回答:用量筒。学生认真观察实验桌上的量筒,回答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测量水的体积,测量石块的密度[设计实验

5、方案]让学生讨论怎样测量小石块的密度。[进行实验]让学生分组完成实验,把测量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误差分析]如果先测小石块的体积,再利用量筒测量石块的质量,测量结果偏大还是偏小?(设计意图:测量小石块的密度比测量盐水的密度简单的多,放手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误差分析,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测完石块后,再让学生思考如何测在水中不下沉的蜡的密度,开拓学生思维,引出针压法和悬垂法。根据现有的器材,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组讨论测量石块密度的方法方案设计:(1)用天平测量出小石块的质量m(2)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3)

6、把用细线吊着的小石块浸入到量筒的水中,读出水的体积V2(4)利用公式计算ρ=m/V2-V1[进行实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测量小石块的密度。记录并展示实验数据,分析测量结果各组有差异的原因。学生亲自试验如何测出蜡的密度。测量盐水的密度[设计实验方案]怎样测量这杯盐水的密度,实验步骤怎样设计?让学生说出方案。[误差分析]烧杯里的盐水能不能倒干净,如果倒不干净会给测量结果带来怎样的影响。那么要消除这种影响,实验需要如何改进?启发学生想出更好的实验方案。方案三:方案一:先用量筒测出盐水的体积,再倒入烧杯中测它的质量。方案二:1、先用天平测

7、量空烧杯质量m2、向烧杯中倒入一部分盐水,测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3、将烧杯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读出示数为V4、再根据公式计算盐水的密度ρ=(m1-m)/V1、先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2、再把烧杯里面的盐水倒到量筒里一部分测量盐水的体积V。3、再用天平测量剩下的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4、再根据公式计算盐水的密度ρ=(m1-m2)/V。[温馨提示]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不能放在天平上测量质量。对于学生用量筒代替烧杯放在天平测质量的实验方案加以否定。(设计意图:在测量盐水的密度方案设计时,学生最容易想到的是方案一和二,

8、通过误差分析,实验步骤的调整,自然过渡到方案三,优化的实验方案不是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分析,水到渠成,顺理成章。)[进行实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测量盐水的密度。记录并展示实验数据,分析测量结果各组有差异的原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