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学生评教结果客观性的探讨及对策研究

对高校学生评教结果客观性的探讨及对策研究

ID:21931325

大小:59.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25

对高校学生评教结果客观性的探讨及对策研究_第1页
对高校学生评教结果客观性的探讨及对策研究_第2页
对高校学生评教结果客观性的探讨及对策研究_第3页
对高校学生评教结果客观性的探讨及对策研究_第4页
对高校学生评教结果客观性的探讨及对策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高校学生评教结果客观性的探讨及对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高校学生评教结果客观性的探讨及对策研究[]高校学生评教由于受教师、学生、课程、环境的影响,评教结果的客观性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偏差。为了解决由此带来的问题,一是要从实际出发而非从理想出发设计合理的指标体系;二是要对学生进行评教前的培训;三是要合理选择评教时间;四是要将学校主导模式的评价和教师自主模式的评价方式相结合;五是管理者要正确对待、合理利用评教结果。  [关键词]高校学生评教影响因素对策  [简介]费秀芬(1981-),女,四川眉山人,重庆文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重庆402160)  [课题项目]本文系重庆文理学院科研项目“新

2、建地方本科院校学生评教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Y2009JK35)  []G642[]A[]1004-3985(2013)12-0106-02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部分高校就开始引入学生评教制度。最近几年,我国高校学生评教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工作得到长足的发展。学生评教在越来越多的高校被定期化、制度化地采用。但是与此同时,对于高校学生评价的合理性、合法性、可操作性以及结果利用等问题一直处于争议之中。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笔者发现,实际上绝大多数争议的焦点都集中到一个问题,即学生评教结果的客观性问题。评教结果的客观性是指学生的评

3、教到底在多大程度上能真实地反映被评教师的教学水平。如果学生评教结果是真实客观地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水平,那么以此作为考评教师的工具实际并无争议。因此学生评教结果的客观性问题衍生出了本领域诸多其他问题。所以,探讨学生评教结果的客观性问题就显得尤为必要。  本文中笔者将通过探讨影响学生评教的若干教学因素来分析其结果的客观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学生评教结果客观性的相关策略。  一、影响高校学生评教结果客观性的若干因素分析  1.评价客体——教师因素对评教结果的影响。就教师因素而言,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对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能力、专业素养等与教学密切相关

4、的教学性因素会直接影响评教的结果,但除此之外,教师的部分教学无关性因素(即与教学无关的因素)或教学相关性因素(与教学有关系但关系不大的因素)却也作为非教学性因素间接影响评教结果。这些因素包括教师的性别、年龄、相貌、穿着打扮、教师课堂点名频率、是否喜欢“挂人”、教师的知识面、公正与否、幽默与否等。虽然这些非教学因素并不作为学生评教的内容,但会作为学生评教时的强大心理支撑背景影响学生对该教师的总体印象并进而影响评教时的判断,导致评教结果出现一定的偏差。  2.评价主体——学生因素对评教结果的影响。学生因素又可细分为学生评教态度、学生评教能力、学生个性差异

5、等。  第一,学生评教态度对评教结果的影响。首先要关注的是评价态度上的客观公正问题。我们可以说大多数学生在评教时的态度是实事求的,是不戴有色眼镜的,但我们不敢说百分之百的学生都能做到客观。而实际情况也是被教师点名批评或迟到旷课被教师扣分而怀恨在心的学生往往对该教师进行恶意评价,而和教师私人关系好的学生则更多地进行褒性评价。其次要关注的是学生在评价时是否严肃认真。当学生以一种应付心态评教时,其评教结果的客观性可想而知。  第二,学生评教能力对评教结果的影响。“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采用的学生评教指标通常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态度、教学效果这四个一级指

6、标,每个一级指标又分为若干个二级指标,分别付以权重”。这些指标涵盖了对课程设计和课程传授的评价。课程设计包括确定本次课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难点重点的处理方面,课程传授是课程设计的实施过程。对于学生来说,课程传授是学生能实际感受、观察的,因而较易进行评价,而课程设计涉及教师业务水平层面,如教学内容是否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要求,能否反映当代科学发展水平、选用教材是否合适、教学中教师如何体现其教研教改成果等,学生则很难全面、科学地进行评价。  第三,学生个性差异对评教结果的影响。在目前班级授课制(甚至是大班授课制)普遍存在的情况下,同一个教师很难满

7、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口味。所以,对于同一个教师的教学,即使学生是出于完全公正客观的心态,也有可能得出完全不同的评价结果。  3.学习内容——[]高校学生评教由于受教师、学生、课程、环境的影响,评教结果的客观性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偏差。为了解决由此带来的问题,一是要从实际出发而非从理想出发设计合理的指标体系;二是要对学生进行评教前的培训;三是要合理选择评教时间;四是要将学校主导模式的评价和教师自主模式的评价方式相结合;五是管理者要正确对待、合理利用评教结果。  [关键词]高校学生评教影响因素对策  [简介]费秀芬(1981-),女,四川眉山人,重庆文理学院

8、,讲师,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重庆402160)  [课题项目]本文系重庆文理学院科研项目“新建地方本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