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孤”城

守望“孤”城

ID:21966237

大小:5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5

守望“孤”城  _第1页
守望“孤”城  _第2页
守望“孤”城  _第3页
守望“孤”城  _第4页
守望“孤”城  _第5页
资源描述:

《守望“孤”城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守望“孤”城【摘要】大学毕业生第一求职意向就是留在大城市,即使在大城市找不到工作,也“死守”大城市寻找就业机会,这种现象一方面形成了大学生在大城市缺乏社会关系网的局面,另一方面,又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遵循在发展中解决问题的思路,解决这一社会问题既要从人才培养机制入手,也要从制度建设方面努力,还要有更开阔的社会视野。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死守大城市    一、现象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当前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在这一问题中,最突出的矛盾表现在,一方面,大学生在城市的扎堆,城市就业越来越难,但

2、一些大学毕业生宁可找不到工作也要“死守”大城市;另一方面,基层单位需要大学生去工作,但由于多方面原因,基层单位招不到大学生。有调查表明,大学生在就业地域的选择上,存在着固守大城市、开放地区,而不愿意去老少边穷地区的倾向。相当多的大学生把到沿海开放城市和直辖市作为自己未来安身立命的首选场所,分别达到35.9%和32.6%,愿意回家乡的学生也只有3.2%。在就业单位的选择倾向上,三资企业位居榜首,成为大学生的首选,占到了27.8%;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是大学生职业选择的重要方面。  面对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

3、从大学毕业,这种现象的矛盾性越来越突出。死守在大城市的大学毕业生,身边没有传统的亲缘、血缘关系网作为支撑,他们孤独的在城市生活,偌大一个人口稠密的城市对他们来说是缺乏情感支撑的,这犹如生活在一个“孤”城。研究守望“孤”城的大学生这一现象具有现实意义。    二、他们为什么要守望“孤”城?    作为社会变迁的产物,大学生死守大城市这一现象并不是偶然产生的,而是在社会变迁过程中逐渐显现的。需从“社会——个人”角度分析这一现象后面的原因。  1.城乡差距导致的推拉效应  美国社会学家莱文斯坦阐述的“推拉

4、理论”认为,移民现象发生的原因是原居住地的推动力(或排斥力)与新迁入地区的拉力(或吸引力)之间的相互作用。排斥力和吸引力包括许多方面,有个人的、家庭的、社会的、政治的、宗教的等多种原因。在我国,城市是政治中心,是国家和社会主要管理部门所在地;经济上,城市集中了大部分二、三产业,是现代经济的主要成分,而农村以农业为主,二、三产业发展缓慢;在文化上,现代文明主要以城市文明为代表,中国亦是如此,城市文化生态远比农村文化生态复杂,城市的文化产业又远比农村发展迅速。中国当前的城乡二元格局导致城市对人们的吸引力

5、越来越大,相对来说,农村就很难吸引人们,部分地理条件恶劣的山区对人们还有很强的排斥力。随着农村现代性因素的增强,农村的排斥力正在减弱,具体到大学生死守大城市这一现象,城市发挥的吸引力相对于农村的排斥力更明显。  2.家庭传统观念  虽然中国社会进入转型期已经很长时间,但中国社会依旧是一个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社会,家庭成员彼此间的影响依旧很强,中国农村尤其如此。在传统家庭中,都有跳出农门之说,以前,农村孩子上了大学就能在城市找一个好工作,算是跳出了农门,大学生家庭在当地说话就有底气,也能有人听;近年来,

6、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农村孩子上大学的机会越来越大,大学毕业之后能在城市工作才算是出人头地,有孩子读大学的农村家庭之间的比较更加直观,看谁家的孩子能找个好工作,农村家庭在此方面的攀比心理由此产生,这使得农村生源的大学毕业生死守在城市找工作的现象不但没有因就业压力增大而减弱,反而有所增强。  3.大学生群体压力  由于社会形成了毕业即留大城市的社会风气,大学毕业生在找工作时也认可这种价值判断。这就在大学毕业生群体中形成了群体心理,生活在这一群体中的成员都能感受到这种心理。大学毕业生的个人能力和素质是参差

7、不齐的,一些能力稍欠的大学生出于对自己实力、条件的评估,有回家乡就业的想法,迫于群体压力,怕说出来和做出来后丢面子。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刚毕业的大学生比较感性地选择死守城市。  4.文化教育的潜作用  大学毕业生所经历过的求学之路都是伴随现代化的教育体制和教育内容,规范的现代教育,一方面塑造了当代大学生有别于农村生活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他们要将所学现代化知识应用到实践的前提是有“用武之地”,由于二元结构的存在,我国具有现代性的社会条件、物质条件,以及生产条件大多集中于城市,虽然农村现代化进程有所进步

8、,但其生活、生产条件离城市尚远。这些客观条件决定了大学生只有留在城市才能有其用武之地。    三、大学生死守大城市带来的影响    任何社会现象都存在于一定的社会时空,必与其他社会事物相联系,大学生死守大城市同样地影响了与其有直接和间接联系的社会事物。  1.关系网发生改变  由大学毕业生死守城市引发的对关系网的改变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大学生个人关系网的改变,居住在农村的个人的社会关系网主要是依靠血缘和亲缘关系建立起来,而且他们的主要社会关系在农村,一旦农村大学生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