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与前瞻中西教育哲学教科书书写

回眸与前瞻中西教育哲学教科书书写

ID:22050207

大小:124.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26

回眸与前瞻中西教育哲学教科书书写_第1页
回眸与前瞻中西教育哲学教科书书写_第2页
回眸与前瞻中西教育哲学教科书书写_第3页
回眸与前瞻中西教育哲学教科书书写_第4页
回眸与前瞻中西教育哲学教科书书写_第5页
资源描述:

《回眸与前瞻中西教育哲学教科书书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回眸与前瞻屮西教育哲学教科书书写摘要:中西教育哲学作为一门学科,已有百年的历史。中国在20世纪30年代即有这一学科之初步成效。1949年之后,海峡两岸各自有其发展特色。由于地球村吋代的来临,米来华人世界与西方学界,势必有更紧密之互动。教科书不仅反映教育哲学研宂的水平,也直接影响其教学成效,此研宂即以中西教育哲学发展史为经,而以不同年代、教育哲学之范式书写体例为纬,点评代表性著作,并针对不同体例,提出未来撰写建言。两岸体系式之著作,己然完备。分析取向或各类专著也见雏形。教育哲学教科书应加强以哲学思考融入具体教育政策、议题之论证式书写,才较易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此外,对话与

2、叙事取向的教科书,还很匮乏。对话体例本是希腊哲学之长,叙事更是近年后现代所推崇。从多元书写的角度来看,不仅可以丰富教育哲学的内界,也更能接近实务工作者的距离。我们实不宜忽略优良教科书对职前大学生、研究生、在职进修教育工作者及大学教师教学研宄的导进功能。本文采集自网络,本站发布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关键词:教育哲学;教科书;教育理论中图分类号:G4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124(2017)01-0018-09一、绪论从T.Kuhn之范成(paradigm)2观点来看,教育将学作为一门学术或学科领域,在20世纪以降已卓然有成。美

3、国在1940年已有了教育哲学会(PhilosophyofEducationSociety)、英国在1964年也成立了大英教育哲学会(ThePhilosophyofEducationSocietyofGreatBritain)。屮国大陆早己于1988年屮国教育学会下成立了教育哲学专业委员会,台湾则于2016年正式成立了“台湾教育哲学学会”。美国在20世纪初,师范院校早己开没教育哲学课程。英国伦敦大学则在1947年正式开设此一课程,1998年并有课程开设50周年之纪念文集[1]。台湾自1949年后承袭“国民政府”在大陆时期之遗绪,在田培林、黄建中、吴俊升、王文俊、赵一苇等

4、先辈之努力下,教育哲学一直成为教育系及师范教育最基础的科目之一。中国大陆虽一度仿苏联学术体制,但在1979年后也恢复了高校教育哲学之科目。Dewey之经典著作《民主与教育》(又译《民主(本)主义与教育》),其副标题即为“教育竹学导论”,虽则如此,英美教育竹学一直要到20世纪中叶,分析教育哲学异军突起之后,才算正式取得学术的认可。Broudy[2]>Nelson[3]之文,始可看出美国学者在20世纪60年代以降对教育哲学学科建制的殷殷期勉。分析派的英美大师如Scheffler[4]、Peters[5]并多次撰文,疾呼教育哲学在师范教育上所应占的位置。类似企图证成教育哲学

5、学科价值的中外文献很多,笔者读过最言简意賅且传祌的是刘文霞、杨日飞的说法,二氏指出,教育哲学虽不是万灵丹,却能把教育者引向明智(志)、修德、善思、致用的至善之境[6]。教育哲学作为一门学科,其重要性与价值,当然不能单凭教育哲学工作者自己说,至少必须有学术工作者的认同、教育其他专业者的支持,以及实务教育工作者的肯定。但揆诸实际情形,哲学工作者可能认为教育哲学的探索成果,不符合哲学学术之规范,其他教育学术亦不一定同意教育哲学可以为教育提供理论基础,更有许多实务工作者认为教育哲学过于抽象,无助于他们解决教育实务。前述问题,至少涉及教育竹学学科之性质定位、功能,屮外已经有许多

6、的讨论。简中.说来,这涉及教育工作者的研究取向,教育哲学工作者如何定位他们自身。学者们在设定研究问题时,是从理论中演绛,还是从实务中反思?学者们又期许教育哲学的研宄成果,如何或指引教育实务到何种程度?如果累积了一百年的教育哲学研宄成果有价值,有必要传承给未来的准教师们参考,学者要在教科书中呈现哪些研宂成果?本文即拟从此出发,扫描一下屮西重要的教育竹学教科书体例。受限于篇幅,笔者约略以教育竹学发展史为经,不同年代、不同范式书写体例为纬,点评代表性著作。本文不仅希望为同道及研究生们提供一份教育哲学之研究书目,更希望借此反思教育哲学之书写与教学,为尔后的教育哲学研宂及教科书

7、书写提供个人建议,进而强化华人世界教育哲学的建构与推广。受限于篇幅及个人学养视野,特别是对屮国大陆研究成果,难免挂一漏万,在此要特别向因地缘因素,未?L拜读的大陆学者致歉。二、体系式教育哲学:建立教育哲学架构1.吴俊升与台湾教育哲学吴俊升在1935年初版之《教育哲学大纲》在台湾影响深远,应该也一定程度上影响改革开放后的屮国大陆。台湾流通的是1973年的增订版[7],增列了当时的新宠存在主义与逻辑实证主义的教育观。吴俊升在初版中已揭示三种教育哲学的研究程序,至今仍广为中西学者持循。一是以哲学里与教育有密切关系的各个主要问题,例如心灵论、知识论、道德哲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