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与前瞻修改稿

回眸与前瞻修改稿

ID:28193049

大小:67.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08

回眸与前瞻修改稿_第1页
回眸与前瞻修改稿_第2页
回眸与前瞻修改稿_第3页
回眸与前瞻修改稿_第4页
回眸与前瞻修改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回眸与前瞻修改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回眸与前瞻:语文课程文化的研究现状及反思邱福明(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250014)近些年来,国内语文课程文化的研究逐步展开有着特殊的时代背景和出场语境。语文课程文化基本理论研究得到不断深化、语文课程文化的现实状态审视受到关注、语文课程文化的建构研究逐渐增多。语文课程文化的研究存在“外围化”倾向,对其文化特质的研究比较薄弱;研究“思辨式”范式居多,实证性研究和操作性研究较少。应加大力度研究语文课程文化在母语方面的独特基质、尽快确立语文课程文化的分析框架及研究范式,从而彰显语文课程文化研究对于语文课程理论建设与课程改革实践的独

2、特意蕴。一、背景与语境国内语文界开展语文课程文化研究是近几年的事情,并从2001年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逐渐呈现出不断发展的态势。这一现象的出现并非偶然,与其研究背景密切关联。一是伴随文化研究热潮应运而生。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爆发了“文化”热潮,文化研究作为一种兼收并蓄、具有极大开放性的综合视角,进入中国学术语境,并且如燎原之火,迅速蔓延开来的。在“人作为文化的存在”核心思想指导下,人文社会科学的文化研究受到前所未有的礼遇。文学、历史、语言学等学科迅速转向了文化研究。受其影响,国内关于教育和课程研究的文化转向也相继出现。作

3、为教育文化和学校文化重要内容的课程文化逐步进入人们的研究视线。例如刁培萼主编的《教育文化学》列专章考察了学校课程文化的传播功能和机制。郑金洲的《教育文化学》明确把课程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来研究。此后,不断有新的关于课程文化的研究专著出现。如郝德永的《课程与文化》围绕课程作为文化传承工具这一命题展开了批判性研究,在赋予课程文化品质的基础上,阐述了一种着眼于文化批判与生成的建构性课程文化模式。王德如的《课程文化自觉论》论述了课程文化自觉的建构以及创新的基本规律和实现途径。余强翻译的《课程文化》在分析美国六种课程文化后,阐述了

4、一个全新而完整的课程文化分析框架以及如何在未来理论探究和课程改革中应用这一框架。伴随国内课程文化的研究浪潮,语文课程文化的有关文章和论著开始逐步出现,并延续至今。二是应语文科课程母语本色和国内第八次课程改革的要求。20世纪末的语文大讨论从人文关怀的立场重新阐释语文课程的文化意蕴和实践意向,对语文课程本身的文化特性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而且语文教师们也越来越发现,一旦语文课程文化天性和文化灵魂丧失,语文课程将偏离正常轨道,更不可能有高质量的语文教学。特别是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

5、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表述给语文重新定位,强调了语文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实现了质的飞跃,也催生了“-页脚---语文课程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观点。人们开始关注语文课程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探寻语文课程背后的中国文化变迁的历史,不断思索语文课程如何拓展学生的新文化视野。他们一方面重视语文课程本有的文化传承的本职,探索如何处理好经典作品与大众作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另一方面又更加关注语文课程文化的独特基质。于此引发了一股从文化角度考察语文课程的文化内涵、文化品性、文化建构等的理论研究热潮。三是由于对课程的认识视角的

6、转换。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人们对“课程”的理解也在逐步深入和多元化。特别是从“课程开发”到“课程理解”研究范式的转换,再加上文化研究把课程改革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与复杂的社会现实之间的互动关系,意图揭示课程改革的实际运行和存在方式,力争为人们正确理解课程改革和采取恰当的行动提供有效的指导。这就为人们研究课程的文化开辟了新的视角。对课程改革的历史、现实和文化理论发展的反思,使人们意识到加强课程改革的文化研究是课程改革历史经验的总结。从这一角度看,语文课程作为“理解课程”以及语文课程改革的文化意蕴就自然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二、成绩与进展

7、本文重点检索了截止到2009年10月的CNKI数据期刊库,收集到了关于语文课程文化的论文30多篇,并在参考相关著作的基础上,对我国语文课程文化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和归纳。研究的成绩与进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语文课程文化的基本理论研究得到不断深化1、语文课程与文化的关系“语文课程与文化的关系”是语文课程文化研究绕不开的命题。研究主要围绕这种关系以何种方式存在,又如何处理和实现展开。大部分学者认为,文化是语文课程的母体,语文课程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是文化传承的工具。但也有研究者认为这一基本的认识曲解了语文课程与文化的关系,更重要的是

8、导致语文课程文化本体地位的缺失。提出“语文课程与文化是相互依存、互为作用的。一方面,文化造就了课程,决定了课程的内容与范畴,没有文化,课程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末;另一方面,课程又形成文化,为文化的传播、发展和创新提供了途径,没有课程,文化便成一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