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课件专题

毛概课件专题

ID:22053202

大小:3.89 MB

页数:65页

时间:2018-10-26

毛概课件专题_第1页
毛概课件专题_第2页
毛概课件专题_第3页
毛概课件专题_第4页
毛概课件专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毛概课件专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古往今来,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人们一直在追求社会的平等、安定、和谐。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人类追求美好社会理想的历史。(一)和谐社会理想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二)社会和谐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目标(四)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有利条件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三)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依据我国历史上关于和谐社会的论述孔子所谓的“和为贵”;墨子提出了“兼相爱”、“爱无差等”的理想社会方案。

2、和谐社会理想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孟子所描绘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状态。《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务使天下共享”,“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出要建立一个“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洪秀全之太平天国我国的“和谐”思想源远流长结论:从孔子的“礼之用,和为贵”到陶渊明的“世外桃源”;从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和衷共济”、“家和万事兴

3、”等说法,到洪秀全的“天平天国”、康有为的《大同书》和孙中山的“天下为公”,都体现了一种对平等、富裕、文明、和谐社会的美好追求。“<桃花源记>——陶渊明”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和谐社会的论述16世纪初,空想社会主义的鼻祖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这部著作中第一次提出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详尽的描绘了一个没有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大同世界。这个世界既是一个官民平等、互尊互爱、亲密无间、共享幸福的民主国家,同时也是一个高度重视法律的国家,还是一个宗教信仰自由的国家。18世纪,法国著名空想社会主义者摩莱里于1755年发表的《自然法典》,是为未来理想社会所制定的第

4、一部比较系统的共产主义法典草案。在这部法典里,他规定了在经济生活、政治生活以及科学教育等方面的基本原则和行为准则,描绘了一幅合乎“自然意图”的法制蓝图。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和谐社会的论述19世纪初期,法国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昂利·圣西门幻想建立的理性和永恒正义的“实业制度”王国叫做“实业制度”。按照他的说法,实业制度是使一切人得到最大限度的自由和保证社会得到最大安宁的制度,是一种最平等的制度,是各种实业和科学艺术充分发展、人们在物质和精神生活方面都能享受到最大幸福的制度。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和谐社会的论述英国杰出的空想社会主义实践家罗伯特·欧文提出了一个改

5、造资本主义、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共产主义社会的方案。1824年,欧文在美国印第斯安那州进行了被称为“新和谐”公社的示范性试验。尽管欧文对“新和谐”公社抱有极大的热情,但是资本主义的汪洋大海很快淹没了这个孤岛,公社最后不得不以失败而告终。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和谐社会的论述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和谐社会的论述19世纪30年代,在工业革命的推动和英、法两国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德国也开始产生了具有本国特色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的著名创始人和代表就是威廉·魏特林。1842年,魏特林在《和谐与自由的保证》一书中,系统阐述了自己的空想共产主义理论,并把资本主

6、义社会称为“病态社会”,把社会主义称为“和谐与自由的社会”,并指出新社会的“和谐”是“全体和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发展的科学设想“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294页。列宁认为:只有生产力充分发展,才能彻底消除私有制,实现社会和谐。消灭了剥削阶级私有制之后,就已经具备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和谐社会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有阶段性的差异,也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发展的科学设想1.

7、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构建美好社会主义社会的探索和实践“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以利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较易于克服困难,较快地建设我国的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毛泽东选集》社会和谐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目标2.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邓小平同志科学阐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也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3

8、.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