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裁判“利益衡量”的现实问题

司法裁判“利益衡量”的现实问题

ID:22095388

大小:5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7

司法裁判“利益衡量”的现实问题_第1页
司法裁判“利益衡量”的现实问题_第2页
司法裁判“利益衡量”的现实问题_第3页
司法裁判“利益衡量”的现实问题_第4页
司法裁判“利益衡量”的现实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司法裁判“利益衡量”的现实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司法裁判“利益衡量”的现实问题法官审理案件,在案情事实查清后,不急于去翻法规大全和审判工作手册寻找本案适用的法律规则,而是综合把握本案的实质,结合社会环境、经济状况、价值观念等,对双方当事人的厉害关系作比较衡量,作出本案当事人哪一方应当受保护的判断,这就是利益衡量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这种模式已广泛应用于各国司法实践,但大陆法系国家并不予与书面承认而已。随着利益衡量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应用实践的问题也就越突出。(一)利益衡量的概念。法官裁判案件时,在查清案件事实后,并不急于寻找适用该案件的法律规则即大前提,而是综合案件的具体情况结合一些其他现实条件,对当事人之间发生

2、的利益之冲突可能是法律规则中所忽略的一种自我内心的裁判即一定要比较出孰轻孰重。利益衡量就其本质而言是对各种利益冲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比较和斟酌,以得出自认为合理结论的过程。而就法官而言,是对上述利益冲突从不同的方面作比较,于内心得出自认为合理又合法的判断,以兹在司法审判中作出一个能使双方当事人都满意的甚至是整个社会所能接受的判决结果的过程。据此,利益衡量是指在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发生两个或以上的利益冲突,由法官对该利益冲突进行权衡而作出孰轻孰重选择的过程。(二)利益衡量的性质。利益衡量与价值判断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司法实践中的利益衡量到底和价值判断是何关系呢?上文

3、已述利益衡量之实质是对利益冲突的比较选择而作出合理判断之过程,既然说利益衡量其实就是一个过程,那么在此过程中,衡量者(法官)不断的分析、评价每个利益(价值)及其可能造成的社会影响,以及利益(价值)相互之间的权衡、参详,即持续为价值判断。因此,利益衡量实质上是由一连串互相影响、层层推进的价值判断锁链组成,在性质上当属价值判断的过程集合,它与价值判断本身不是一个面相上的问题。①二、利益衡量的应用的条件(一)利益衡量应用的前提。利益衡量得出实质判断后,一定要找到法律根据,不能直接从实质判断得出判决,仍然是从法律规则得出判决,即必须遵循前面讲的裁判的逻辑公式。②换言之,利益

4、衡量仍然要遵循司法三段论模式。利益衡量不仅要满足上述的法律条件,且要满足一定的适用条件。利益衡量司法应用的基本前提就是出现了法律规则所不能解决的问题抑或是法律规则所遗漏的对合法利益的调整。而法律的正义是使每个人与其所应得到的东西(包括利益在内)之间的均衡状态,③当然解释者对于利益的选择与放弃并不一定就会和每个人应得的利益一一对应。法官在裁判案件时不能紧抓利益不放,还必须结合案件的事实及法律的精神进行综合的考虑。且并非每一个案件都需要利益衡量的,利益不应是决定因素而是参考因素。若案件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明确,根据该当法律要求一方利益必须得到保护,那么不管该当利益与其他利益

5、比较多么的微不足道都应当得到保护,这是法律的正义要求。因此利益衡量论首先应当确定自己适用的前提,即它只能在法律与事实的法码能够对等的各种利益冲突中适用,离开这一语境,利益可能会成为恣意的借口,正义将得不到维护。④(二)利益衡量应用的法域条件。最初的利益衡量理论是由民法学家提出并运用及完善于民事法领域,后经发展其他法学部门法律实践也会涉及利益衡量。但有学者认为利益衡量理论就只适用于民法领域,而有学者则认为不单单是民法,其它各部门法都可以并得到相当有效的应用。如日本利益衡量理论代表人物加藤一郎就认为:“现在来看在非常广泛的意义上所说的利益衡量,不限于民法,凡涉及一切法律

6、判断,亦即法的解释,就有利益衡量问题。只是法域不同,则利益衡量的方法有相当的差异。”⑤而我国的大部分学者主张利益衡量理论仅适用于民事法领域,但梁慧星老师和胡玉鸿教授主张利益衡量是一种普适性的法律方法,即应当应用于各部门法领域。三、在我国司法领域“利益衡量”所面临的困难(一)利益衡量的正当性及标准问题。“利益衡量”现今已广泛应用于各国的司法实践中,但作为司法过程的伴生物,其在运行过程中的正当性值得商榷。利益衡量的最大优点就是弥补法律的空缺以实现个案的正义,但个案的正义是否等同于法律的正义呢?在一个案件中所作的利益衡量可能是正当的,但是换到别的个案中就不一定具有正当性可

7、言。据此,如若“利益衡量”不能建立一套相应的规制规则,那么就很难真正的实现法律的正义,而仅仅是实现了个案的正义。且法官在作出个案的“利益衡量”时缺乏一个长期有效的标准,法官为何作出此种利益高于彼种利益的“衡量”?利益衡量必然会涉及价值判断的因素,若法官没有任何方法原则为依据,而仅依其自定的标准作出裁判,对于依“在个案中之法益衡量”所作的裁判即无从控制,法官也可以堂而皇之依自己的主观见解来裁判。⑥该当问题应引起反思,在司法裁判的过程中法官作出一系列的“利益衡量”必然会涉及主观与客观的冲突,更为值得关注的是法官在缺乏客观标准面前的无奈。因而,前述的种种困难归根结底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