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的实践回归

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的实践回归

ID:22104534

大小:81.44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7

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的实践回归_第1页
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的实践回归_第2页
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的实践回归_第3页
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的实践回归_第4页
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的实践回归_第5页
资源描述:

《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的实践回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的实践回归李小鲁胡冰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摘要:现代学徒制是人才培养的一种模式,其木质是由学校、企业、行业协会三方共同实施教育的一个过程。现代学徒制的引进与推广,从经验学习到学校试点,从顶层设计到具体落实,已有丫相当多的感性经验。然而受制于整个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大多数学校的现代学徒制都流于“时尚”的外表,没有h显出现代学徒制在职业教育中的特色,没有深入职业教育的实践深层次,因而也不能展现现代学徒制对技术技能教育的全新作用,这不能不说是职业教育发展战略上的一种缺失。深化现代学徒制改革应从统一理论认识、创新教育过程、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三方面着力。

2、通过对某一专业完整的教育实践设计和一个教育周期内一门课程的实践设计这两条路径来完善现代学徒制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关键词: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实践设计;改革;作者简介:李小鲁(1952-),华南理工大学,屮国职业教育学会副会长,广东职业教育学会会长,教授,博士,研宄方向:哲学、职业教育;作者简介:胡冰(1979-),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收稿日期:2017-09-11Received:2017-09-11一、现代学徒制在职业教育中的特征(一)现代学徒制的实践性现代学徒制之所以能与职业教育对接,在于职业教育培育的人才动手能力强,并丑直

3、面生产、服务一线。因而,从对接那时起,现代学徒制就以职业教育实践为依托。唯有对职业教育中的实践教育有深刻的认识,现代学徒制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二)现代学徒制的标准化学徒是一个古老的称谓,缘起于农业文明时代的家庭手工作坊,其传承技能、技术、技艺的方式为口口相授、手手相把、心心相切。师博是与学徒相对砬的身份,由传统行会来进行认定,并授于其带学徒的资格。师博带徒弟的传统模式不能满足现代工业人才的需求,现代学徒制要承袭传统模式的特点,又要得到现代化发展的充分支持,传统培育模式的标准化是现代学徒制的核心。现代学徒制从根木上来说,是人才培养的一种模式,木质上是一个教育的过程,必须由学校、

4、企业、行业协会三方共同研究开发专业培养标准,才能按标准实施教育。(三〉现代学徒制的高技术含量现代产业具有鲜明的高技术特征,特别是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生产越来越普遍的情况下,生产尚位对人的技术要求,呈现综合性、高素养的主要特征,这是传统学徒制的师徒技术相授和传统教育的理论知识传授都不能够单独满足的。因此,现代职业教育需要克服这种形式的技能和知识传授的局限性,特别是进入自动化和智能制造时期,岗位的技术要求更高,这就更需要职业教育在实践性和标准化的基础上创新现代学徒制,提高现代学徒的技术含量,以适应新的产业岗位技术要求。二、当前我职业教育中应用现代学徒制的问题(一)理论准备不足一方

5、面,现代学徒制是棊于现代产业发展需求而产生的,必然与当前产业结构、产业模式、地方经济紧密结合。另一方面,现代学徒制依靠职业教育的实践理论,以一个专业的教育实践和一个教学周期的教育实践完善的理论为前提。但是,现代学徒制的试验中,往往强调的是岗位胜任能力,这必然重视学生“硬技能”的培养而忽视“软技能”的培养。可见,如何处理岗位胜任能力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之间的关系,是理论研究的关键,但目前对这一N容的研究仍为薄弱环节,因此影响了现代学徒制的发展。(二)政策设计滞后2012年教育部才将现代学徒制作为一种政策提出,在此之前,全国只有部份职业院校对现代学徒制进行了探索性试验,既落后于职业

6、教育的发展,又落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认知的不足,并且受制于传统的教育观念,现代学徙制的推进过程极不顺利。特别是现代学徒制作为职业教育人冰培养模式的体制性改革,其政策配套严重不足。如招生招工的户籍制度、社会福利保障和保险、学习与生产、计酬和学习考核制度等方面,都没有完整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保障。(三)培养目标不明我W的职业教育由普通教育分化而来,传统的人才培养目标依然广泛地存在于职业教育之中,职业教育对人才培育的特殊性把握不足。因此,现代学徒制培养的人才标准在教育的目标化、专业化、课程化、教材化和教学规范化上,没冇形成完整的体系。(四)推动机制的欠缺由于政府缺乏完整科学的推动机制,

7、各个学校各自为战,学校与企业、行业缺乏有效沟通,政府对行业、企业也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因此企业、行业基木没有从实质上介入到学校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中,不能将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有效转化为现代企业人才管理模式。这个M题,从根本上说是校、行、企没有构建合理的利益机制。三方想不到一块,坐不到一起,做不到一处。企业主导时,学徒就是生产工人;学校主导时,学徒就是一般学生。两者之间,没有“情景互置”,教学效果无法真正达成,不能从根木上实现校、行、企三方共同培养的教育过程。(五)师资力量的匮乏企业讲师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