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影响经济转型的制约因素分析

新常态下影响经济转型的制约因素分析

ID:22108188

大小:5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7

新常态下影响经济转型的制约因素分析_第1页
新常态下影响经济转型的制约因素分析_第2页
新常态下影响经济转型的制约因素分析_第3页
新常态下影响经济转型的制约因素分析_第4页
新常态下影响经济转型的制约因素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常态下影响经济转型的制约因素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常态下影响经济转型的制约因素分析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674-1145(2015)02-000-01摘要经济转型升级是中国经济发展必经之路,也是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遵守的客观规律。目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发展时期,这给中国经济转型提供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制约因素。文章从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实质特征入手,就新常态下影响经济转型的制约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关键词新常态影响经济转型制约因素一、新常态视域的中国经济特征新常态是异于旧质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发展状态,它是对中国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一个新判断。学界认为新常态是一种无法回到过去高增长状态的新的

2、经济态势。新常态下的经济表现有:经济增长速度减缓,人们的物质消费相对减少,社会储蓄数额增加,企业利润相对稳定,政府的经济控制力和再监管能力一再加强。从新常态视域来看,中国经济新常态在实质特征上是客观经济运行与主观政策调整叠加作用的结果。新常态下的宏观经济波动与不确定性有所上升。受此影响,一旦经济潜在产物难以维持原来的水准,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速回落或疲软现状,也就变得不可避免。二、新常态下制约经济转型的因素(一)工资性收入增长困难。有关调查研究指出,在社会主义薪酬结构大致固定的情况下,我国工资性收入在GDP中所占份额日渐下降,民众工资性收入表现出增长缓慢的特点。需要指出的是,短期内,我国工资

3、增长速度数次再创新低;长期内,我国工资增长速度远低于GDP增长速度。如2012年,我国工人平均货币工资为35000元左右,比1986年增长了将近30倍,但是同时期人均GDP却增长了将近35倍。专家分析,我国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难度现状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实际工资增长困难,不但加大了收入分配差距,还不利于扩大消费和内需。(二)劳动力结构变化限制了劳动生产率。新常态下,我国政府在发展经济上所以采取减速策略,除了因为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需要调整外,还有就是人口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与改革初期相比,我国人口结构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社会发展给劳动力的要求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人们的生育理念也出现了

4、变化。2012年底,我国劳动力人口首次下降,16-60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同比净减少约400万,60岁以上人口同比净增加约900万。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劳动力资源净减少严重,老龄化人口增加,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正在逐渐减退。劳动力减少意味着劳动成本的增加,也意味着更多的经济发展困难。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必须减少对人口的依赖心理,加大技术创新步伐。(三)宏观经济波动不利于企业创新投入。为了鼓励科技创新,我国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创新的政策,这极大鼓舞了企业和个人的研发创新能力,许多企业都加大了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企业研发投入主要来源主要来源于内源融资和股权、债权融资,在宏观经济

5、波动频繁的情况下,企业经营能力和盈利水平都深受影响,企业现金流下降和分布也表现的更加缺乏规律性,企业创新研发也受到限制。另一方面,宏观经济冲击增加了资本市场的管理风险,企业股权融资难度也不断加大,企业借贷成本、短期融资成本也相应加大。受此影响,许多企业不得不减少研发增幅。(四)地方经济较为脆弱。就目前来说,我国地方经济尤其是乡镇经济始终以粗放型经济为主。经济新常态下,国家在宏观经济政策上会对刺激性措施进行适当调整,国家对粗放型经济的支持力度也会逐渐减弱,财政金融的去杠杆化特征越来越明显。如此一来,地方经济的脆弱性也就表现出来,如地方政府偿债能力下降,地方债务增长过快,公共债务扩张无序,地

6、实体经济和金融风险加大,严重制约了地方经济转型;地方政府在管理上会更加小心,在稳中求胜心态的影响下,他们会将经济重心放在房地产、地方资源优势行业上,使得地方经济体系更加单一,地方经济结构趋同化严重。三、新常态下消除影响经济转型的制约因素的思路(一)政府要加强供给管理,提高供给效率,改变过去那种以劳动力、资本高投入为支柱产业的发展模式,减少环境、资源对经济的束缚,减少落后产能供给,以解决经济增长质量不高的结构性问题。这就要求政府在宏观经济调整中,变需求管理为供给管理,通过有效的供给管理淘汰落后产能,实现经济管理创新。(二)提高改革成果的共享力度,让社会群体共享改革红利。在经济体制转型的关键

7、时期,政府应正视利益调整的深层次矛盾与问题,改变过去那种不合理的利益分配方式,完善社会福利机制,让改革红利惠及普通大众,增加民众的工资性收入,以实现更加全面的社会公平,增加人们对改革和经济转型的信心。(三)实现经济的多元化、差异化发展。地方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地方经济繁荣兴盛是消除国民经济转型制约因素的根本。因此,政府要在宏观经济管理上,减少对地方政府的投资,促使地方政府在发展中尽快找准定位,提高地方经济管理和服务能力,减少对政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