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义精神与其复兴

侠义精神与其复兴

ID:22115323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7

侠义精神与其复兴_第1页
侠义精神与其复兴_第2页
侠义精神与其复兴_第3页
侠义精神与其复兴_第4页
侠义精神与其复兴_第5页
资源描述:

《侠义精神与其复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侠义精神与其复兴  :立足文化史与比较文化角度,探讨了侠文化,认为侠义精神应当作精华与糟粕的区分,其中纯正的侠义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真髓,也是民族的缺失,应予继承与复兴,这是历史课题,也是文化重任。  关键词:文化;侠义;精神;民族;复兴  :I206:A:1005-5312(2012)15-0021-02  侠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自史迁、班固后虽不专见于正史,但文学作品、稗官野史、文人论述代不绝书,近几年风云激荡,已有显学之势。这种文化现象颇有探讨价值。笔者认为,这一切的根源在于侠义精神的永恒价值,但同时又要对一些变异的精神成分予以甄别,而我们倡导

2、赓续的正是能够体现国家、民族精神的纯正侠义精神。  一、由侠的探讨侠义精神  依现存史籍,最早论及侠的是韩非子,他在《五蠹》提出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这一名言。此后,司马迁专辟《游侠列传》存于《史记》之中,其首次阐述侠义精神说,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溢美之处颇多。近代以来,对侠文化的研究出现了千年沉寂后的复苏,也因此对侠义精神的探讨有了一些进展。梁启超主张儒源说,认为无下之大勇,孰有过我孔子者,又说漆雕氏之儒,正按后世游侠之祖也,孔门必有此一派,然

3、后漆雕氏乃得衍其传。鲁迅倡墨源说,认为孔子之徒为儒,墨子之徒为侠。侠者究竟出于儒家还是墨家,自然是个非常复杂也难以说清的问题,但侠者基本精神与儒墨思想达成了重合与一致却是显而易见的,也是重要的。《论语》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的语句,《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语句,均与侠者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的精神同一。墨家以极富救世热忱自倡,《墨子》的杀己以存天下、万事莫贵于义,与史迁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的侠义精神合。这种对应分析也说明侠义精神与中国传统主流文化是合一的。  由侠的本源探讨,参阅近人对侠文化的一些研

4、究成果,笔者试将侠义精神梳理为:执义,笃信,轻生,尚武,放达。(一)执义为侠义精神的核心。依孔子解释,义者,宜也。胡适解释说宜就是应该,凡是应该如此做的,便是义。侠与义往往组合成词也说明义为侠之核心。侠者除暴安良,急公好义,路见不平,拔刀相见,甘为公义而战,甘为天道授命,凡义之所在,九死不悔,正是古来先王圣贤所倡。(二)笃信是侠义精神中的绝对性特征要素。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乎,侠者忠于然诺,一言既出,舍命践行,以为立于天地间的信条。(三)轻生是侠义精神中至为壮烈撼人的因素。这一生死观一反乐生畏死的人之常情,洞达人世,视死如归,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血性洋溢。

5、(四)尚武是侠义精神的勇力特征因素。今人将侠义文学称之为武侠小说,主要原因也在此。(五)放达是一种飘逸、豁达、淡泊、自由的人生态度与生活形象。儒家用行舍藏的出入世精神历来为士人所遵循,后世儒者大多参与政治并为名利所羁绊,但侠者在出入世方面则反而疏放,不乐仕进,与在朝当道着保持明显距离,这就是所谓处江湖之上,而且比士人所谓的江湖(在野)更为典型,侠者的江湖似乎是一种不受或少受王法制约的另类社会,因此侠者也具有负剑远游、千山独行、大漠历险、孤寂寥落的典型形象。  二、侠义精神的另类或谓之蜕变  以上简略梳理,可见侠义精神的可贵。然而,侠义精神又是一个复杂的精神现

6、象集合,可以说亦正亦邪,亦侠亦暴,因此自侠者产生以来,纯正的侠义精神仅见于少数侠者,大多数侠者是集复杂的侠义精神为一体的人,否则史迁何以讲其行虽不轨于正义。尤其是后世侠者的一些气质与作为,与我们所推崇的纯正侠义精神所异较多,也需要甄别,以作为盲目侠崇拜之鉴。近世学者已概括了这方面的一些特征,如背公私党、横干法X、擅作威福等,侠者不容于史,侠义精神不昭于世,由此可找出原委。因此,需要作为糟粕予以辨析并剔除于侠义精神之列。(一)犯律。侠者既不存入世之观,又不容于君王,于是虽国有律法,但视之若无,自行其事,因此攻剽杀伐、藏亡匿死、作奸犯科、轻凌弱者的形象就成为共性

7、。(二)凶顽。恃其勇力武功,矜豪傲慢,横敛欲求,不免沦为乡曲之霸、官府之仇。(三)结伙。慕侠者之名的人往往投其门下,于是侠者交接党羽,形成一种地方势力,隐隐与政府对峙,甚至假宗教、习武之名而成暴动集团,或在山庄、集市、航道形成帮会势力,后世黑社会中隐然有侠者身影。(四)放浪。因缺乏文化修养,多为粗豪之士,所以其生活追求近于纨绔的肥马轻裘,也近于绿林的放荡自恣,不拘小节,不矜细行。  这些初步罗列,可以看出侠义精神自身导引、侠者谨守纯正侠义精神的不严。我们阅读金庸的十四部小说,既可以看到纯粹无暇的侠义精神,也可以看到毒素式的侠义精神,前者如乔峰、张三丰、令狐冲

8、的风范,后者如岳不群、左冷禅的作为。有的学者认为侠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