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全蚀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策略

小麦全蚀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策略

ID:22116229

大小: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7

上传者:U-991
小麦全蚀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策略_第1页
小麦全蚀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策略_第2页
小麦全蚀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策略_第3页
小麦全蚀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策略_第4页
小麦全蚀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麦全蚀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小麦全蚀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策略摘要:小麦全蚀病是一种典型的根病,掌握发病规律及早采取综合措施控制发生蔓延和危害意义重大。  关键词:小麦全蚀病发生规律防治策略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是河北省植物检疫对象之一,它是一种典型的根病,病菌侵染的部位只限于根部及茎基部1~2节处,种子传播是由于病残体残屑夹杂于种子间而引起的,种子本身不带菌。  小麦感病后轻者减产10~20%,重者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土壤是病菌主要侵染,较难根除,无病区一定要警惕,防止全蚀病传入境内。小麦全蚀病病菌的寄主范围较广泛:如小麦、大麦、玉米、黑麦、燕麦、旱稻、元麦、粟都可以侵染,别危害的杂草有:画眉草、看麦娘、狼尾草、蟋蟀草、毒麦、无芒画眉草等。   小麦全蚀病菌是一种土壤寄居菌。该菌主要以菌丝遗留在土壤中的病残体或混有病残体未腐熟的粪肥及混有病残体的种子上越冬、越夏,是后茬小麦的主要侵染源。由于小麦全蚀病不是一次性的发病,它要受区域、气候、温度、地理环境、种植年限、小麦品种、施肥品种和数量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发病程度和范围较难预测。  宁晋县自2002年就开始有点片发生,逐年加重,到2010年涉及到10个乡镇40多个村,部分田块减产达到50%,为此应因起高度重视。    一、田间症状表现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根腐和基腐性病害,在小麦全生育期均可发病,病菌只侵染根部和茎基部1~2节。幼苗发病后,植株矮化,下位黄叶多,分蘖减少,类似干旱缺肥状,初生根(种子根)和根茎(地中茎)变成黑褐色,严重时可造成全株连片枯死。“全蚀”这个名词就是用来形容苗期被害严重时的状态。拔节期冬麦病苗返青迟缓、分蘖少,病株根部大部分变黑,在茎基部及叶鞘内侧出现较明显灰黑色菌丝层。抽穗后病株成簇或点片状发生早枯白穗,病根变黑,易于拔起。在茎基部及叶鞘内布满黑褐色菌丝层,呈“黑脚”状,后颜色加深呈黑膏药状,其上密布黑褐色颗粒状子囊壳。土壤干旱时,黑脚及黑膏药特征不明显,也不形成子囊壳,但茎基和根变成黑褐色,出现白穗。“黑脚”和“白穗”成株期所特有的症状。     二、发病规律    小麦全蚀病属于真菌性病害,病原为禾顶囊壳菌。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土壤内的植株病残体及带菌粪肥中越冬、越夏。小麦播种后即可侵染,并陆续出现苗枯、黑脚、黑膏药、白穗等症状。小麦整个生育期均可受害,但以幼苗期和苗高15cm时被害最为严重。病害的发生轻重受多种因素影响。连作重茬发病重;土壤沙质通气好、偏碱性发病重;土壤缺肥病重,施用铵态氮肥及增施磷肥可明显减轻发病;春季多雨,土壤湿度大有利于发病。  小麦感病越早,产量损失越大,因此,对小麦全蚀病不可忽视,要及早采取综合措施控制发生蔓延和危害。    三、综合防治    1.农业防治。  1.1加强检疫。严禁从病区调种,防止病害传入,保护无病区。   1.2合理施肥。增施有机底肥,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每亩施用腐熟有机肥6000kg左右。化肥施用应注意氮、磷、钾的配比,据统计,当土壤速效磷达0.06%、全氮含量0.07%、有机质含量1%以上,全蚀病发展缓慢;速效磷含量低于0.01%发病重。  1.3加强田间管理。深耕细耙,精细整地。深耕(30~40cm)改土,降低土壤耕层菌源量;在返青拔节期适时中耕,促进根系发育,加强水肥管理,大雨后及时排除田间积水;灌浆期及时灌水降温,减轻干热风害,不用病残物积肥,施用充分腐  熟的净肥。  1.4合理轮作,科学安排茬口。对于零星发病区,坚持就地封锁,就地消灭。发病田要单收单打,所收小麦严禁留种,且麦秆、麦糠不能直接还田,最好高茬收割,然后把病茬连根拔掉焚烧,尽量减少菌源。重病地块,可实行轮作换茬,推行麦菜、麦棉等轮作,以切断全蚀病菌源积累,控制病情的发展。严重发生地块,三年内不种小麦而改种其它作物,可以控制全蚀病的发生。  2.药剂防治   2.1病田进行药剂处理土壤:对已发生病的地块,小麦播种前进行土壤外理,方法是一、可亩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kg加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kg,拌细土50kg均匀撒在田中,然后进行翻耕;方法二、可亩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胶悬剂2~2.5kg兑水100kg稀释后在秋播造墒时随水源漫漫均匀灌于土壤中。  2.2药剂拌种:方法一、选用12.5%全蚀净水悬浮剂20~40mL,对水150mL拌麦种10kg堆闷6~12小时阴干后播种。据生产试验表明,采用全蚀净拌种,不仅防防治效果好,而且对小麦安全,增产效果明显。根据发病程度可以适当调节用药量。方法二、选用2.5%适乐时悬浮剂10mL加3%敌委丹水悬浮剂50mL,对水150mL拌麦种10kg堆闷3小时。  3.药剂喷雾防治  3.1在小麦三叶期和返青期进行喷浇式用药。方法是:按每亩用20%粉锈宁乳油100mL,兑水50~60kg,把喷头去掉向小麦基部均匀喷浇。  3.2小麦拔节期间,每亩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200g,或20%三唑酮乳油100~150mL,兑水50~60kg喷浇麦田,防效可达60%左右,加入200mL食用醋可明显提高防治效果。  3.3药剂灌根。小麦返青期,施用蚀敌或消蚀灵每亩100~150mL、对水150kg灌根,防效更佳。   3.4叶喷防治:对全蚀病高发区,在小麦拔节后就要对小麦进行预防,在小麦抽穗后至灌浆期,要特别注意预防和控制。在小麦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喷洒12.5%全蚀净水悬浮剂1~2次,喷洒浓度是每20~25g小麦全蚀净兑水15kg。在药液中加入渗透剂或少量洗衣粉,可增加渗透性和粘着性。在小麦灌浆期间若遇高温(超过33℃以上),应在药液中加入100g的食醋,以降低小麦体内的温度和消除小麦体内由于高温分解蛋白质而产生大量的氨,减少小麦干穗和引发全蚀病的大面积发生。在遇到小麦干热风时,也可以使用此种方法。  简介:李景玉,现年52岁,1981年参加工作一直在河北省宁晋县农业局植保站工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