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雷《敦煌吐鲁番文书论丛》评介

朱雷《敦煌吐鲁番文书论丛》评介

ID:22130681

大小:61.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7

朱雷《敦煌吐鲁番文书论丛》评介  _第1页
朱雷《敦煌吐鲁番文书论丛》评介  _第2页
朱雷《敦煌吐鲁番文书论丛》评介  _第3页
朱雷《敦煌吐鲁番文书论丛》评介  _第4页
朱雷《敦煌吐鲁番文书论丛》评介  _第5页
资源描述:

《朱雷《敦煌吐鲁番文书论丛》评介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朱雷《敦煌吐鲁番文书论丛》评介本书是武汉大学朱雷教授最新编撰的一部论文集。这部论文集共收论文二十三篇,最早的一篇发表于二十多年前(1980年),最晚的一篇为近年(1999年)撰成。没有明确分类,根据内容似可分为三组:  第一组为高昌历史研究,七篇,依次为:《吐鲁番出土北凉赀簿考释》、《吐鲁番出土文书中所见的北凉“按赀配生马”制度》、《出土石刻及文书中北凉沮渠氏不见于史籍的年号》、《论曲氏高昌时期的“作人”》、《曲氏高昌王国的“称价钱”》、《敦煌藏经洞所出两种曲氏高昌人写经题记跋》、《龙门石窟高昌张安题记与唐太宗对曲朝大族之政策》。  第二组为唐代籍帐研究

2、,八篇,依次为:《唐代“手实”制度杂识》、《唐代“点籍样”制度初探》、《唐“籍坊”考》、《唐代“乡帐”与“计帐”制度初探》、《〈唐律疏议〉中有关“部曲”法律条文的现实意义》、《唐“职资”考》、《敦煌两种写本〈燕子赋〉中所见唐代浮逃户处置的变化及其他》、《敦煌所出〈索铁子牒〉中所见归义军曹氏时期的“观子户”》。  第三组为唐代均田、勋告、府兵等杂撰,七篇,主要为:《唐代“均田制”实施过程中“受田”与“私田”的关系及其他》、《跋敦煌所出〈唐景云二年张君义勋告〉》、《唐开元二年西州府兵——“西州营”赴陇西御吐蕃始末》、《敦煌所出〈唐沙州某市时价簿口马行时沽〉考

3、》、《吐鲁番出土天宝年间马料文卷中所见封常清之碛西北庭行》、《敦煌所出〈万子、胡子田园图〉考》、《P.3964号文书〈乙未年赵僧子典儿契〉中所见的“地水”》。  此外,还有一篇,名为《东晋十六国时期姑臧、长安、襄阳的“互市”》,由于其中仅提到1907年敦煌西北长城烽燧遗址出土的西晋末年粟特文信札,没有利用敦煌藏经洞文书和吐鲁番出土文书,故本书将该文放在最后,作为附录。  现依次摘要评介如下:  《吐鲁番出土北凉赀簿考释》是朱教授的成名作。该文在贺昌群、宿白、池田温、掘敏一等先生探讨的基础上,首次将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三件计赀文书与北京大学图书馆善本室藏二件

4、计赀文书综合加以研究,并定名为“北凉承平年间(443—460年?)高昌郡高昌县赀簿”,得到学术界普遍赞同。町田隆吉先生虽然曾撰《吐鲁番出土“北凉赀簿”をめぐって》(《东洋史论》第3号,1982年),对一些问题进行了质疑,也有若干精辟见解,但对该文的结论没有影响。此外,我曾撰《吐鲁番出土北凉赀簿补说》(《文物》1996年第7期),补充了一件赵星缘旧藏的北凉赀簿,也对一些问题发表了看法,可以参阅。  《吐鲁番出土文书中所见的北凉“按赀配生马”制度》可以视作前文的姊妹篇。该文认为:北凉在计赀定簿之后,还有一种官民均须按赀配养马匹的制度。并指出:这种制度,为高昌

5、特有,直至曲氏王国,还在一定程度上承袭。也得到学术界普遍赞同。我在《高昌史稿·交通编》(文物出版社,2000年)中,结合前贤关于曲氏王国交通工具“远行马”的讨论,指出民户饲养,供官府使用,系远承北凉遗制,也特别提到该文的贡献。  《出土石刻及文书中北凉沮渠氏不见于史籍的年号》是朱教授原撰于1982年的又一篇力作。该文对出土文献所见北凉承阳、建平等年号进行考证,并首次提出北凉自建年号共有三组,定名存在规律。这个规律用文字表述就是:每组第二个年号的第一个字均为“承”字,第二个字均与第一个年号中的一个字同。用图表表示就是:①玄始—承玄;②义和—承和;③建平—承

6、平。后来,吴震先生在《吐鲁番文书中的若干年号及相关问题》(《文物》1983年第1期)中,也提出同样见解。但非常可惜,都没有对这个规律的意义进行阐述。因此,我曾撰《沮渠氏北凉建置年号规律新探》(《历史研究》1998年第4期),进行若干补充,可以参阅。  《论曲氏高昌时期的“作人”》也是朱教授的一篇力作。该文对出土文书所见曲氏王国的“城作人”、“田亩作人”、寺院“作人”、封建隶属性质“作人”,都进行了解说。其中,对封建隶属性质的“作人”研究尤为深入。该文认为:这种封建隶属性质的“作人”,地位在奴婢与部曲之间,相当南朝宋、齐时期的“十夫客”。这种封建隶属性质的

7、“作人”,到了唐西州时期,由于身份近似部曲,都改为合乎唐令的部曲了。这种观点,又见于该文的姊妹篇——《〈唐律疏议〉中有关“部曲”法律条文的现实意义》。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关尾史郎先生曾撰《〈田亩作人文书〉小考》(《新泻史学》第26、27号,1991年)、《〈田亩作人文书〉の周边》(《东アジア——历史と文化》创刊号,1992年),町田隆吉先生曾撰《使人と作人》(《骏台史学》第78号,1990年),对“田亩作人”、寺院“作人”等进行了新的探讨。而关于封建隶属性质的“作人”,由于对“十夫客”的理解不同,争论似乎更大。滨口重国先生在《唐王朝の贱人制度》(东洋史研究

8、会,1966年)中,追述前代衣食客,较早触及“十夫客”问题,且有一定影响。宫崎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