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后期中医治疗沈秀茹

月经后期中医治疗沈秀茹

ID:22138330

大小:7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7

月经后期中医治疗沈秀茹_第1页
月经后期中医治疗沈秀茹_第2页
月经后期中医治疗沈秀茹_第3页
月经后期中医治疗沈秀茹_第4页
月经后期中医治疗沈秀茹_第5页
资源描述:

《月经后期中医治疗沈秀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月经后期中医治疗沈秀茹沈秀茹(海伦市建城卫生院152300)月经周期延后7天以上,甚至40〜50天一行的,并连续3个月以上者,称为月经后期。(一)病因病机1.血寒(1)实寒:外感寒邪影响经行,产后或过食寒凉,以致寒搏于血,血为寒凝,冲任欠通,故后期。(2)虚寒:素体阳虚,或房劳损阳,或久病伤阳,以致阳虚阴盛,冲任失于温养,血海不能按时满溢,故后期。2.血虚久病体虚,或产乳过多,或慢性失血,或饮食劳倦伤脾,以致生化乏源,营血不足,冲任失养,故后期。3.痰湿素体脾虚,或肥胖体质,或过食肥甘,或宿有痰饮等,以致运化失职,聚湿生痰,痰阻冲任,血海不能按时满溢,故后期。4.气滞素多忧思抑郁,尤其在经前

2、伤于情志,或肝郁气滞等,以致气不宣达,疏泄不及,气滞血瘀,冲任受阻,故后期。5.血瘀在经期或产后瘀血内蓄,以致气机郁滞,阻碍血行,冲任不通,故后期。6.阳虚素体怯弱,阳气木虚,或久病伤阳,或房劳过度,耗损肾阳,阳虚脏腑失于温煦,功能衰减,以致冲任不充,血海不能如期满溢。7.阴虚素体阴虚,或久病伤阴,或情志过极而津暗耗,或房劳过频而损伤肾精,使阴液不足,阴虚不能制阳,阳亢火动,灼津伤血,水亏血少,冲任不充。(二)诊查鉴别1.应当详细询问病史,如初潮的年龄,月经周期及经量,发病前后有无环境的改变,奋无精神和情志因素的刺激,营养状况,是否服用过性激素,末次服药的吋间、剂量及服法等情况。1.以月经周

3、期延后7天以上,至40〜50天,其至更延3〜5个月一行。而行经期基本正常,经量可正常,也可偏多。若经量少,应注意有闭经的可能,应予重视。2.平素具有感寒饮冷,情志抑郁,或先天不足,初潮来迟等病史。3.妇科检查,子宫大小正常或略小;实验室检查做卵巢功能测定有助于诊断。4.超声检查,了解子宫、卵巢的发育和病变。先天不足者,多有发育不良,身材矮小,乳腺、外阴、毛发等发育较差等。5.月经后期应与月经先后无定期、早期妊娠相鉴别。(1)月经先后无定期,以月经吋而提前,吋而错后1〜2周为主症。月经后期病没有提前,只有延后。(2)早孕多发生于育龄期妇女,冇停经史,早孕反应,妇检子宫体增大而变软,宫颈着色,妊

4、娠试验阳性反应,B超盆腔扫描可见宫腔内有孕囊。月经后期则无以上表现。(三)实寒型月经后期辨治【症状】以月经周期延后,量少,色黯,有血块为主症,伴奋面色青白,畏寒肢冷,少腹冷痛而得热则减,舌苔白,脉沉紧。【治法】温经散寒,活血调经。【主方】温经汤(《妇人大全良方》)。【用药】人参、怀牛膝各12克,当归、川芎、白芍、桂心、莪术、丹皮各10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加减】如经量多者,去莪术、牛膝,加炮姜、艾叶;腹痛拒按,吋下血块者,去人参,加炒蒲黄、五灵脂;经行不畅者,加泽兰、益母草;腹痛甚者,加玄胡索、川楝子。(四)虚寒型月经后期辨治【症状】以经期延后,量少,色淡黄,质稀无血块,喜暖喜按为主症,

5、伴有面色苍闩,腰酸无力,小腹冷痛,便溏尿清,舌淡苔白,脉沉无力。【治法】扶阳散寒,养血温经。【主方】艾附暖宫丸(《沈氏尊生书》)。【用药】熟地黄12克,香附、当归、白芍、续断、黄芪各10克,炒艾叶6克,川芎5克,吴茱萸4克,肉桂3克,水煎服。【加减】气滞腹痛甚者,加台乌药、小茴、玄胡索;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者,加白术、补骨脂。(五)血虚型月经后期辨治【症状】以经期延后,量少,色淡红,质稀,头晕眼花,爪甲无华为主症,伴有面色苍ft,心悸少寐,少腹疼痛,舌淡少苔,脉细弱或虚。【治法】补血调经,养血益气。【主方】人参养荣汤(《和剂局方》)。【用药】当归、闩芍、黄芪、远志、茯苓各10克,熟地黄、白术各

6、9克,陈皮8克,人参、桂心、甘草各8克,五味子5克,水煎服。【加减】脾虚不运,食少便溏者,去当归,加扁豆、砂仁;心悸少寐者,加五味子;潮热盗汗心烦者,加女贞子、旱莲草、何首乌、地骨皮。(六)气滞型月经后期辨治【症状】以经期延后,量少,色黯红,质黏稠或有凝块,少腹胀痛,胸脘闷胀为主症,伴有精神抑郁,时欲叹息,经前乳胀,舌苔正常,脉弦或弦涩。【治法】开郁行气,活血调经。【主方】加味乌药汤(《医宗金鉴》)。【用药】乌药、香附、槟榔、甘草各10克,砂仁、木香各5克,生姜3片,水煎服。【加减】量少有血块者,加川芎;郁痛甚者,加柴胡、郁金;少腹痛甚者,加玄胡索;气郁化火者,加丹皮、山栀子;两胁疼痛者,加

7、青皮、闩芍。(七)血瘀型月经后期辨治【症状】以经期延后,量少,色紫黑,质黏稠有瘀块,瘀块排出后痛减,舌质紫黯有瘀斑为主症,伴有小腹疼痛、杞按,脉沉涩或沉弦。【治法】理气活血,祛瘀调经。【主方】桃红四物汤(《医宗金鉴》)。【用药】桃仁、红花各10克,当归、川芎、熟地黄、赤芍各12克,水煎服。【加减】小腹胀甚者,加香附、牛膝;腹痛剧烈,经行不畅者,加莪术、益母草。(八)痰阻型月经后期辨治【症状】以经期延后,量或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