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业分业与混业经营模式选择

中国金融业分业与混业经营模式选择

ID:22149141

大小:5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7

中国金融业分业与混业经营模式选择_第1页
中国金融业分业与混业经营模式选择_第2页
中国金融业分业与混业经营模式选择_第3页
中国金融业分业与混业经营模式选择_第4页
中国金融业分业与混业经营模式选择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金融业分业与混业经营模式选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金融业分业与混业经营模式选择:随着金融交易技术进步,金融自由化和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国家放弃金融分业管制政策,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热衷于兼并和多元化经营。本文意在通过分析发达国家的金融制度变迁,从中吸取经验教训,结合我国实际对我国金融业的未来选择进行探讨并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关键词:分业;混业;经营模式选择    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债券引发的金融危机由于其巨大的威力,注定会是本世纪最重大的事件之一。曾经在华尔街叱咤风雨100多年的独立投资银行几乎消失殆尽:雷曼兄弟破产,贝尔斯登、美林被收购,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被迫转型寻求政府的保护。混业经

2、营模式似乎又"回归"了。那么,金融业到底该选择何种经营模式以及如何选择呢?  一、金融业分业与混业经营模式概述  根据金融机构经营的业务范围和分工程度的不同,金融业经营模式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1999年以前以英国、日本、美国为代表的分业经营模式;另一类是以德国为代表的混业经营模式。  1、对分业与混业的界定  分业和混业是金融业的两种经营模式。分业一般指法律规定将商业银行业务与投资银行业务分开的经营体制。混业一般指商业银行及其它金融企业以科学的组织方式在货币资本市场上进行多业务、多方式的交叉经营和服务。  2、对两种经营模式的评判  美国对金融业分业与

3、混业经营的论争最为激烈。争论的焦点是对"风险"和"效率"的不同看法。首先谈谈对风险认识的分歧。分业论者认为:证券市场危机四伏,银行这样一个服务于社会公众的机构,不应该涉足高风险的证券市场,否则将陷入古典的经济危机:  图1古典式的经济危机传导图  若银行不参与证券业,则可以打断以上危机恶性循环的链条。与此相对,混业论者认为:银行参与证券业未必伴随着高风险。理由:⑴银行的经营风险决定于自身管理水平而非具体业务;⑵银行参与证券业有助于实现经营多样化,从而有降低总的风险。再谈谈"效率"。分业论者认为专业分工有助于提高效率,而混业容易形成垄断,从而因丧失竞争而

4、丧失相应的市场效率。混业论者则针锋相对,认为:⑴分工源于市场竞争,强制分工则有损效率;⑵混业拓展了银行业务空间,具备了多样化经营的条件,更容易实现收益最大化。从以上论争可以看出,分业论者更多地强调安全与稳定,而混业论更注重效率。所以最终制度的选择,在于安全与效率间的取舍。  二、发达国家金融业经营模式的历程及启示  金融业在20世纪经历了从混业到分业,再从分业到混业的演变。表面上看,这似乎印证了中国的一句古话"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然而历史并不是简单的重复,需要认真总结其背后的规律。  1、金融分业与混业的国际实践  18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30年代,

5、资本主义处于自由发展的时期,这时政府很少干预金融机构的成立及业务的选择,既存在有专业特色的抵押贷款银行、储蓄银行、贴现银行等,也存在混业经营的大银行,如美国的J.P.摩根,英国的施罗德集团。  分业的产生开始于美国大危机时制定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1933年的派克罗听证会揭示了部分同时经营存贷款业务和证券业务的经理人和银行家,利用同时经营两类业务的便利损害投资人利益的恶行,所以该法规定商业银行业务与投资银行业务彻底分离。这一规定使得即使声誉良好的J.P.摩根和花旗银行等也不得不将投资银行业务剥离。然而,应该注意的是其分业模式仅限于此,余业务仍是可

6、以混营的。  英国自1986年实行了"大爆炸"式金融改革,大银行迅速增加。日本也于1997年实行了日本版的"大爆炸"式金融改革。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于1999年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废除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最终拆除了商业银行业务与投资业务之间的外在隔离墙,但仍要求保留内在的防火墙--组织和人员的分离。所以,这一轮的混业旨在构建"金融航母"应对国际竞争。  2、发达国家实行混业经营的经验启示  第一,金融业经营模式的选择应该与特定的金融发展阶段相适应。  从世界范围看,30年代以前各国都采取了混业经营模式,最主要的原因是当时间接融资方式占

7、据着优势地位。如果真的实行分业经营,弱小的证券业根本无法发展。而实行混业有利于证券业借助银行业的力量成长。30年代后各国相继实行分业经营,真正的原因是因为证券市场已经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可以从银行体系中分离出来,独立运作,经济危机只是导火线而已。进入80年代,由于金融创新程度的提高,投资银行的实力已经非常强大,而商业银行的实力则不如从前,各国政府为了拯救处于困境中的商业银行,选择了混业经营模式。  第二,实现混业经营是个渐进的过程,应遵循现实性和长远性结合的原则。美国从开始修改《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到最终通过《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历经近20年。日本从

8、推行新银行法到金融大爆炸也花了20年左右的时间。由此可见金融模式改革并非一蹴而就的,应该逐步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