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水源性高碘地区监测方案(2018版)

全国水源性高碘地区监测方案(2018版)

ID:22198363

大小:205.62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10-27

全国水源性高碘地区监测方案(2018版)_第1页
全国水源性高碘地区监测方案(2018版)_第2页
全国水源性高碘地区监测方案(2018版)_第3页
全国水源性高碘地区监测方案(2018版)_第4页
全国水源性高碘地区监测方案(2018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全国水源性高碘地区监测方案(2018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全国水源性高碘地区监测方案(2018版)为贯彻落实《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和《水源性高碘地区和高碘病区的划定》(GB/T19380-2016)标准的有关要求,加强水源性高碘地区监测工作,建立健全监测工作机制,指导病情监测与防治措施有机结合,保护水源性高碘地区居民身体健康,特制定本方案。一、目的及时掌握水源性高碘地区居民户未加碘食盐普及情况,动态评价内外环境破含量变化及病情的消长趋势,为适时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和科学调整干预策略提供依据。二、内容与方法(一)监测范围。天津、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和陕西及其他省(区、

2、市)按照《水源性高碘地区和高碘病区的划定》(GB/T19380-2016)划定的高碘地区。(二)监测点的选择。监测省份以县为单位开展监测工作,在划定的高碘地区以行政村为单位确定监测点。各监测县将水碘中位数大于100(ig/L的行政村按照水碘值进行排序,采用系统抽样方法,每个县抽取5个行政村,如果少于5个行政村则全部抽取(如果有水碘中位数在300(ig/L以上的行政村,保证至少抽取一个),结果填入表1。(三)监测方法和内容。1.必测指标。(1)生活饮用水水碘。如监测村已改水,则调查改水工程运行情况,并采集2份末梢水水样测定水碘含量(计

3、算平均值);如监测村尚未改水,采用10%抽样法,将每个村分成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在多于50口水井的村,从每个方位中各随机抽取10%的井(某方位不足10口井时则抽取饮用人口最多的1口井);少于50口井的村,每个方位各随机抽取1口井;少于5口井的村全部抽取,测定水碘含量。同时,调查监测村的人口学资料,结果填入表2。(2)儿童甲状腺容积、尿碘和盐碘。在每个监测点所在村小学或所在乡镇中心小学,抽取监测点所在村的40名8—10岁非寄宿学生(年龄均衡、男女各半)检测甲状腺容积(不足40名时年龄扩大到6_12岁),结果填入表3。同时采集儿

4、童尿样和儿童家中食用盐样,检测尿碘含量并半定量检测食用盐碘,结果填入表4。(3)孕妇尿碘和盐碘检测。在每个监测点所在村,抽取20名孕妇(人数不足时,全部抽取),记录孕期,采集孕妇尿样和家中食用盐样,检测尿碘含量并半定量检测食用盐碘,结果填入表5。2.选测指标。(1)孕妇甲状腺容积。在每个监测点所在村,对上述进行尿碘和盐碘检测的20名孕妇,检测甲状腺容积,结果填入表6。(2)儿童和孕妇甲状腺结节。对儿童和孕妇进行甲状腺容积检测时,记录甲状腺结节大小,结果填入表3和表6。(2)孕妇甲状腺功能。在每个监测点所在村,对上述进行尿碘和盐碘检测

5、的20名孕妇进行采血,检测甲状腺功能,结果填入表7。(四)检测方法及判定标准。1.生活饮用水水碘含量。采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碘缺乏病参照实验室推荐的“适合缺碘及高碘地区水碘检测的方法”。2.甲状腺容积。采用B超法,按照《地方性甲状腺肿诊断标准》(WS276)判定。3.尿碘含量。采用《尿中碘的测定第1部分: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WS/T107.1)或《尿中碘的测定第2部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WS/T107.2)。4.盐碘检测。采用半定量检测。(五)监测频次与时限。每年一次。每年9月30日前,完成监测工作及数据传报。三、质

6、量控制(一)人员培训。1.对各级监测相关人员开展培训,确保监测方法统一、技术规范和协调有序。2.从事甲状腺B超检查的专业人员,培训合格后方可开展监测工作。3.水碘、尿碘、盐碘检测和甲状腺检查技术统一组织培训,培训人员经考核合格后,方可开展监测工作。(二)样品采集及实验室检测。1.承担检测任务的地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地方病防治)机构应当经过国家碘缺乏病参照实验室的质量控制考核,考核合格的实验室方可开展实验室检测工作。2.每批样品测定须同时检测标准物质,进行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3.省级或地市级疾病预防控制(地方病防治)机构要对县级检测

7、的水样和尿样随机抽检5%的样品进行实验室复核检测工作。(三)督导检查。省级疾病预防控制(地方病防治)机构每年至少对20%的县(市、区)进行现场督导;地市级疾病预防控制(地方病防治)机构要参与指导监测县(市、区)的工作。督导检查的重点包括是否严格按照方案执行、样本采集和抽样方法是否规范、检测技术是否通过考核、资料收集是否完整、可靠等。(四)数据管理。1.数据录入由监测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地方病防治)机构承担;省、地市级疾病预防控制(地方病防治)机构负责数据质量复核。2.承担监测工作的各级疾病预防控制(地方病防治)机构应当有专人负

8、责监测信息的管理,确保监测数据在收集、管理、分析和报送过程中及时、准确并且完整。3.各种原始资料要及时分类、归档和备份。4.未取得本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许可,不得擅自在媒体和学术刊物上公布或发表本辖区监测信息。四、职责与分工(一)各级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