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角色扮演来培养幼儿利他行为

如何运用角色扮演来培养幼儿利他行为

ID:22202873

大小:5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7

如何运用角色扮演来培养幼儿利他行为_第1页
如何运用角色扮演来培养幼儿利他行为_第2页
如何运用角色扮演来培养幼儿利他行为_第3页
如何运用角色扮演来培养幼儿利他行为_第4页
如何运用角色扮演来培养幼儿利他行为_第5页
如何运用角色扮演来培养幼儿利他行为_第6页
资源描述:

《如何运用角色扮演来培养幼儿利他行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如何运用角色扮演来培养幼儿利他行为----幼儿教师论文-->一、问题的提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利他行为是人类社会活动中的高尚行为,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共产主义品德教育的核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指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幼儿乐意与他人交往,学会互助、合作、谦让和分享,富有同情心;帮助幼儿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和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会自律和尊重他人等等。由此可见,培养幼儿利他行为已作为五大领域之一、社会的教育目标来实现了

2、。自从一九七○年代以来,利他主义的研究日渐盛行。研究焦点主要在于同理心的探讨,以及儿童“观点取替”(PerspectiveTaking)能力的了解。此研究目的,在于发现儿童社会化的历程,并寻求儿童社会发展的策略,藉以增进其社会适应。因此,帮助幼儿克服自我为中心,培养幼儿利他行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二、利他行为的涵义“利他”(Altruistic)行为,是不求回报的高品质利社会(Prosocial)行为的一种表现方式,也是一种道德情操的外在表现,并构成其社会能力的一种层面,它能增进幼儿之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是能使他人受益的社会行为。人们在交

3、往中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分享等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利他行为是一种自愿的,以他人为目的亲社会行为,它有助于人与人之间高质量的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适应社会生活的要求。巴托(Bar-Tal,1982)对此的定义是“不求外在回报的施惠于他人之行动”。因此,最高品质的帮助行为是一种利他的行为。利他行为是人类社会活动中的高尚活动,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的能力,也是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的核心。利他行为的过程不是自发的过程,需要有计划、有目的精心培养。幼儿的利他意识行为习惯,不仅为幼儿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也是提高国民素质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

4、要组成部分。幼儿利他行为的培养,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将发挥重要作用。三、角色扮演法的界定角色扮演(Actout)是一种使人暂时置身于他人的社会位置,并按这一位置所要求的方式和态度行事,以增进人们对他人社会角色及自身原有角色的理解,从而有效地履行自己角色的心理技术。角色扮演法使人们能够亲身体验他人的角色,从而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处境,体验他人在各种不同情境下的内心情感。心理学家证实,只有一个人内心世界具有了与他人相同或相似的体验时,他才知道在与别人发生相互联系的过程中该采取怎样的行动和态度。因此,角色扮演法在发展幼儿利他行

5、为能力方面有着尤其重要的作用。四、教育实施的部分内容近两年本班幼儿利他行为培养的过程中,我们运用角色扮演,开展各类活动,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一)组织主题活动,丰富幼儿利他行为的感知体验。主题活动(Subject),即在一个阶段中,以一个教育目的为主题,制定教学计划。这个计划是在认识周围生活的基础上,开展系列活动,将几个方面的内容有机地组织起来。如“爱父母”主题活动,父母是幼儿身边最亲、最熟悉的人。通过谈话《全家福》、诗歌《原来是你》、故事《好孩子》、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绘画《我的爸爸妈妈》等活动,让幼儿认识父母的工作,感受父母工作的认真,劳动

6、的辛苦,父母的劳动给他人带来的好处,以及父母工作之余还要操劳家务、关心照顾孩子,使一家人幸福生活而付出的劳动。中班上学期的情境表演《爸爸妈妈下班回家》,使幼儿懂得尊敬父母,听父母的话,自己会做的事自己做,能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由此引出《我爱……》系列的主题活动,对幼儿进行爱的感知教育。幼儿通过角色扮演,有了爱的感知体验,在幼小的心灵播下了“爱心”的种子,诱发幼儿爱父母、爱老师、爱同伴、爱周边的人、爱幼儿园、爱集体、爱社会的情感。(二)促进伙伴交往,唤起幼儿利他行为的情感共鸣。交往(Associate)既是人的个体需要,也是现代社会对人的要求

7、。伙伴关系是幼儿生活中的重要社会关系,它对于幼儿心理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幼儿只有在与同伴的互动过程中,才会认识到他人的观点和需要,学会了解别人、约束自己;学会付出、接受,同情和友爱。如常见的“大带小”活动,这种活动为独生子女创造了一种类似兄弟姐妹在一起的角色扮演机会,让幼儿在生活、劳动、学习、游戏、交际等方面互相体贴、互相模仿、共同努力、共同分享,从而唤起其利他行为的情感共鸣。年长的哥哥姐姐由于集体荣誉感或竞争意识的作用,他们会表现出较高水平的自觉性和意志行为,并逐渐协调自己与他人的不同认识,学会理解和帮助他人,这也为年幼的弟弟妹妹提供了可

8、塑又可及的榜样作用。在“六一”Party中,平行班的幼儿带来了形形色色的糖果、糕点、水果、饮料,集中在一起布置成“文昌美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