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格律简述

唐诗格律简述

ID:22293884

大小:67.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8

唐诗格律简述_第1页
唐诗格律简述_第2页
唐诗格律简述_第3页
唐诗格律简述_第4页
唐诗格律简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唐诗格律简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唐诗格律简述(1)唐诗的种类唐诗冇两种,一类是古体诗,顾名思义是指唐代诗人继承唐代以前的诗体而写的诗;一类是今体诗,顾名思义是唐代诗人按照当吋新兴的诗体而写的诗。唐代的古体诗乂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五言古诗,乂称五古。五言古诗字数不限,似毎句五个字(一字称“一言”)。例如杜甫的“三史”、“三别”,尽管每首都冇儿十句,但句句五字。而孟郊的《游子吟》,一共只有六切,每川也都是五个字。另一类是七言古诗,又称七古。七言古诗字数也不限,但每句七个字。例如白屈易的《长恨歌》全诗长一百二十句,似毎句都是七个字。而柳宗元的《渔翁》一

2、共只有六句,毎句也都是七个字。古体诗屮还有一种杂言诗,诗屮三字<lj至九字句互为参杂。例如李內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全诗四十五句,除/三字句、八字句以外,K•他字数的诗句都冇。因为杂言诗更多的是七字句,一般把杂言诗归入七言古诗一类。唐代的今体诗(近体诗)也分为两类。一类是律诗。律诗乂分为两种,-•种是五言律诗,也城五律。五律的每句五个字,每首八句。例王维的《山居秋暝》;一种是七言律诗,也称七律。七律每川七个字,每首八旬,例如杜泔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律诗屮还有一种九言长律,或称五言排律。五言排律每句五个字,但句数

3、超过八句,一般十二句,宥的更多。例如韩愈的《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就是十二句。近体诗W—类是绝川。绝句也分为两种。一种是五言绝句,又称五绝。五绝每句五个字,毎苜四句。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一种足七言绝乂称七绝。七绝每句七个字,每首四句。例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绝句比律诗起源早,而.FL唐以前的绝句在用韵、平仄方不太讲究,没冇规定,因此f人把没有规定的绝句称为“A绝”,把有规定的绝句称为“律绝”,但古绝屮也有不少用的是“律绝”中可以变通的句子,因此两者界限不是十分清楚,一般统称为绝句。唐诗的种类如下表所示:

4、五言古诗(五古)r1{体诗七言iS*诗(七A)杂言诗(可归七古)五言律诗(五律)律诗七言律诗(七律)今体诗(近体诗)五言长律(五言排律)绝句五言绝句(五绝)七言绝句(七绝)(2)唐诗的平仄平仄是古人对汉语平、上、去、入四种声调的进一步归类。乎就是四声屮的平声。T声和柔圆润、尾音较长、起伏小。仄就是四声屮上、去、入三种声调的总称。仄是侧、不平的意思。仄声起伏人,音尾短,其至没奋。律诗按照一定的规则安排平仄,使平声仄声互为调节,产生高低变化,充分表现了汉语声调的和谐性。下面试以王维的五律《III居秋暝》和杜甫的七律《

5、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为例,介绍一下律诗安排平仄的三条主要规则:山店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來秋。叨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舟£渔可下A动孙莲王洗芳归春、唄意竹随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剑外忽闻收蓟北,初闻涕汨满衣裳。如看妻了•愁柯在,漫卷诗15輿欲狂。闩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峽穿巫峡,便不襄阳向洛阳。从上面两苜诗中可以看到:第一,句中相错。即一句屮的偶数字(称音步或节拍、节奏点)平仄要交错。前平,则后仄;前仄,则后平。第二,句间相对。即单句与双句的偶数字平仄要对立。单句平,则双句仄;单句仄,则双句平。第三

6、,联间相粘。即上两句的双句与下面两句的单句中的偶数字T•仄要相同。上句〒,则下句也平;上句仄,则下句也队。律绝可以看作是律诗的截取部分,因此同样必须遵守这些规则。五律和七律各有四种平仄句型,以及各由这四种句型错综变化而成的四种格式都与这三条规则有关。另外,伴诗调平仄主耍看偶数字,即五律看二、叫字、七律看二、四、六字,即所谓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不过律诗中还冇些其他的平仄规则,如果影响到这控规则,那么“一三五”也要“论”的,“二四六”也无法“分明”了。由于这些内界比较专业,也比较复杂,我们这里就不展开了。读

7、者如果有兴趣,可以从古汉语教材及一些介绍格律的15中进一步了解。最后讲一讲普通话的四声与古代四声的联系与区别。齊通话的四声是由古代四声演变而來的。普通话不管是阴T•字,还是阳〒字,大部分來自古代的〒声字;普通话的上声字大部分也來古代的上声字;普通话的去声字人部分來£1古代的去声字,一部分來£1古代的上声字(但无论是来自古代的去声字,还是来自古代全浊声母的上声字,也都属于仄声)。仅从以上的情况来看,以普通话的四声来了解平汄格律是不会产生矛质的。问题是普通话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字屮还有一小部分来古代的入声字。其屮普

8、通话中来B代入声字的上声、去声字,因为同属仄声,我们可以不去分辨,似普通诘中来自古代入声字的明〒、阳5T•字就不得不加以识别了,否则将会影响我们对平;人格律的认识。比如“当春乃发生”句中的“发”字,唐代是入声字,与“春”字平仄相错,但普通话读阴平,显然与平仄格律相抵触。识别的方法有两种,一足川吴语或粤语等依然保留入声的一些发音特征的方言读读看,如果发音短促急收的一般就是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