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思考

山区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思考

ID:22323094

大小:34.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0-28

山区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思考_第1页
山区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思考_第2页
山区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思考_第3页
山区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思考_第4页
山区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区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山区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思考山区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思考山区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思考山区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思考山区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思考山区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思考山区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思考  日前,国家实行义务教育新机制,对城乡九年义务教育学生学杂费用全免后,政府教育投资增大,如何优化山区农村教育资源笔者结合**县的教育实际情况,就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资金(简称“新机制改革资金”)的拨付、管理、使用情况及资源科学整合进行探讨。  一、农村教育现状令人堪忧,教育发展受限制  **县地处武陵山区腹部,是一以土家族和苗族为主少数民族县。全县7乡2镇和一个副县级经济开发区,共计204个村

2、,是一个富有民族传统教育的县。**县地处武陵山区腹部,是一以土家族和苗族为主少数民族县,总人口万人,其中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1983年被定为苏区县,1986年、1994年两轮被定为国家级贫困县,1996年被定为湖北省12个特困县之一,2002年被定为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国家首批星火西进科技示范县,是农业部8个定点扶贫县之一。  近几年来,**县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一主三化”方向和实施“六大一强”战略,抢抓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新一轮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等机遇,全力推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取得了较大成绩。2007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亿元(20

3、00年价),实现财政收入亿元,人均dp为7358元,农民人平纯收入2202元。  **县是一个富有民族传统教育的县。全县103所中小学中,有农村寄宿制学校56所,其中,普通高中二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一所,小学37所,初级中学7所,九年制学校9所(民办1所),约占全县农村中小学总数的%;在全县33023名中小学生中,有寄读学生18492人,占全县农村中小学在校学生总数的63%。全县教职工1906人,另有“资教”、“特岗”教师217人。目前全县小学入学率达100%,初中毛入学率达%;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达到国家“普九”验收标准。  教育资源配置现状问题:  (一)学校布局不合理,趋向

4、城镇化。以前“普九”强化村级乡级学校建设,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出现“普九债务”新名词,造成目前各个学校举债办学,滞后发展。近几年来,随着农村向城镇化发展,过去“普九”花钱建起的学校,现在很多村小成了管理区办公场所,有的学校是人去楼空,造成不少教育资源的浪费,由以前的“定点式学校”到“流动式学校”,由过去学生跟着学校走到现在学校跟着学生跑,造成少数孩子上学难。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人们的计生观念发生了改变,由以前的“多子多福”到“独子培训”,有的乡村一年生育不到10例孩子,加之现代年轻人的生育观也发生改变,大多年轻人三十左右才要孩儿,随着大多农业人员进城镇务工,边远山区学校生源日趋

5、减少,有的村一年生育不到3至5名学生,形成由以前的一村一所小学到现在的几个村供一个小学,还仍装不满教室,大量的农村生源进入城区,城镇学校由此长出了“超大班”,多的一个班80人至100人,少的有80人以上,造成师资力量和学科配套的配置难。**城区仅有1所高中1所初中、1所民办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小学和3所幼儿园,规划扩大城区教学规模,以满足进城学生所需,又都存在现有周边发展空间不足的问题,使得城区学校的搬迁扩展投入过大而无法实现。  (二)教育质量不高,优质教育资源大量外流。  1、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日趋老龄化,知识结构单一。教师队伍老化,青黄不接。从**教师队伍来看,平均年龄40岁以上

6、,大多数教师是五、六十年代参加工作,还有大部分教师是六、七十年代民办教师到八十代年由民代转公,不少农村中小学的教师在59岁还站在讲台上。不少教师年老多病,无钱治疗,在乡下也只能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还有教师是“半边腿”,上课在教室,下课在田间,知识老化不全面,致使教育水平不高。  2、教师队伍素质不强,待遇偏低,激励机制不健全。新补充的教师、年轻教师教学经验不足,从初中择优调入的教师短期内不能形成长为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现有教师的知识更新不及时,课堂与教学设计的理论知识与能力较差,无法适应新课程和当代学生的要求,课堂设计与教学安排基本上是面向整个班级,对学生个体差异的适应性和针对性缺乏

7、研究,导致教学质量低下。同时由于教师待遇偏低,激励机制不灵活,致使不少年轻优师外流,**县每年要外流5到10名优秀教师,据统计近5年县内的骨干优秀教师通过各种途径离开教师岗位的就有44名。另外受社会不良影响,少部分教师见利忘义,违规违纪,上课不认真讲课,放学后要求学生再补课,加重了学生的经济负担,学生不欢迎,家长不满意。这些因素导致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教育质量的下滑和教育人才难进的恶性循环。  3、学科结构不合理,提高教育质[]量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