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课程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课程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ID:22324228

大小:5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8

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课程的问题与对策研究_第1页
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课程的问题与对策研究_第2页
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课程的问题与对策研究_第3页
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课程的问题与对策研究_第4页
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课程的问题与对策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课程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课程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课程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李晶    摘要:学前教育专业实践课程的改革是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课程的改革问题进行了探讨,以对当前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改革有所裨益。    关键词:学前教育;实践课程;问题与对策    随着幼儿教育的发展,新的教育观念、教育理论不断涌现,目前,城市中的学前教育机构要求幼儿教师不仅仅掌握幼儿教育技能的基本训练能力,还要他们能在更高层次上理解幼儿,开发幼儿的潜力,富于创新能力,并能对幼儿教育工作

2、进行深入研究,使自己成为一个有发展后劲的幼儿教师。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的理念也已渗透进学前教育机构。某种意义上说,幼儿教育对这些理念的要求更高。这也要求高师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必须不断改革,以适应这种变化。在此笔者就自己的实践做如下探讨。    一、实践类课程的专业化设置与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设置的矛盾    传统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以“三学六法”和艺术教育为主体。除“六法”(语言、计算、常识、音乐、美术、体育教学法)具有明显的学前教育专业特点之外,其他课程主要从邻近专业延伸(或衍生)而来。例如,从学校教育专业延伸过来的课程主要有教育学、教

3、育史、比较教育等,并衍生出学前教育学、幼儿教育史、学前比较教育学等;从心理学专业延伸过来的课程有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等,并衍生出幼儿教育心理学、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等;从医学专业延伸过来的有生理学、人体解剖学、卫生健康学等,并衍生出幼儿营养学等;从艺术院校延伸过来的钢琴、声乐、舞蹈、美术课程,虽然由专业艺术教师担任,但长期以来他们重点学习的是音乐、美术的专业课,对学前教育关注不够,对幼儿的心理不太了解,所以教学往往专业性过强,很少考虑幼儿的特点,与幼儿园实际联系不够紧密,加上招生生源分艺术生和文化生的差别,上课针对性就不够强。

4、    这样的课程集合,形式上好像合乎逻辑,实际上并没有整合成系统的学前教育专业自身特点和真实需要的课程体系,不仅内容庞杂,体系混乱,而且消耗了大量的课程资源,没有很好地将师范性与职业性有机结合。    高等学院的学前教育的建设必须在师范性与职业性之间寻找平衡点。首先建设一支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年龄和学科结构合理,专兼职相结合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师队伍迫在眉睫。其次,对课程设置、教学大纲及教学内容应结合职业需求进行整合,尤其是要逐步加大实践环节的操作,只有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才能适应社会就业需要。    二、尚未设置起一种比较完善的基于知识和

5、创新的实践类课程    目前,实践课程主要安排在高年级,并以集中见(实)习为主要形式。从以下三方面分析:    1.从课时总量及分布来看,总量不够,分布过于集中    一般开设时间主要集中在三年级时4周的专业见(实)习、四年级时8~10周的毕业实习。而且几年来由于就业形势严峻,一直不固定,用人单位为了能选到满意的学生,一般在三四月份就陆续开始招聘。    2.从形式方面来看,点式、块式的实践课程设置不连贯    以集中见(实)习为主要形式,可以称之为块式的实践类课程安排。此外,还有分布在各门教学法课程中的见习活动,可称之为点式的实践类课程安排

6、。虽然各个点与块之间有不同的要求,但这种散点式的课程设置,使各点或块的主要负责教师之间一直存在着如何进行衔接与配合的问题。    3.从内容方面来说,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的连接不够紧密    常见的实践类课程的主要内容是见(实)习幼儿园保育、教学活动主题设计与实施及幼儿园环境创设等,主要指导教师是由各教学法任课教师和见(实)习基地的教师担任,当然也安排在教学法课程中。经过见(实)习,学生虽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但往往缺少理论的指导与提升,因此,不少学生感觉学习理论课程没有用或用不上。不知如何从专业角度,从一定的理论高度来分析理解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

7、中发生的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如,学前教育心理学,学生通过实验了解了一些心理现象,但这些现象通常是常见的,或是成人的心理状态,真正面对幼儿的心理需要解决问题时容易不知所措,这与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疏离以及实习指导的相关制度的欠缺等因素具有一定的联系。加上近年来学前教育的中西教育法交替更新及学前教育就业市场的层次逐步提高,学前专业主干课程也根据实际需求适当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如,胎教、0~3岁婴幼儿的早期教育、亲子活动的设计、幼儿园双语教学的探索、特殊教育的尝试等。    那么,教师应该设置一个实践课程的良性循环系统。在新的课程方案中

8、,使它贯穿各个年级、各门专业理论学科及教学法课程的学习,努力形成四年一贯制的教育实践类课程体系。将实践类课程改为循环式、螺旋式,在内容上逐步深入,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