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谦宜《絸斋诗谈》与格调诗学关系辨析

张谦宜《絸斋诗谈》与格调诗学关系辨析

ID:22350303

大小:59.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28

张谦宜《絸斋诗谈》与格调诗学关系辨析_第1页
张谦宜《絸斋诗谈》与格调诗学关系辨析_第2页
张谦宜《絸斋诗谈》与格调诗学关系辨析_第3页
张谦宜《絸斋诗谈》与格调诗学关系辨析_第4页
张谦宜《絸斋诗谈》与格调诗学关系辨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张谦宜《絸斋诗谈》与格调诗学关系辨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张谦宜《絸斋诗谈》与格调诗学关系辨析絸絸蒋寅先生《张谦宜〈絸斋诗谈〉与清初格调诗学的传承》一文的发表将淹没于卷轶浩繁的清代诗论中的《絸斋诗谈》引入到人们的视野。蒋文认为《絸斋诗谈》是明清格调诗学的坚定守护者、传承者。但仔细爬梳《絸斋诗谈》,蒋寅之论有失偏颇。张氏之论,出入于格调、性灵之间,显现出一种矛盾性和复杂性,不能贴一标签了之。这种矛盾性缘于这本书创作目的是指导后学学诗,是诗歌写作的入门指导。  关键词:张谦宜《絸斋诗谈》格调诗学  :I206:A  清康雍时期山东胶州籍学者张谦宜所著的《絸斋诗谈》长期以来淹没在卷轶浩繁的清代诗论之中。蒋寅先生

2、《张谦宜〈絸斋诗谈〉与清初格调诗学的传承》一文对《絸斋诗谈》的格法论述进行了细致的梳理,认为“其诗说却是明代格调派到乾隆间沈德潜格调诗学的一个桥梁,是格调诗学在清初最后的坚定守护者,同时也是寂寞的传承者”。蒋寅先生此论在诗学史上对张谦宜予以明晰定位,独具慧眼。不过将《絸斋诗谈》视为格调诗学的坚定守护者、传承者恐怕有失偏颇。笔者不揣浅陋,陈论如下,与蒋先生商榷,求证方家。  一格调诗学  以“格调”品评诗歌渊源甚早,而在明代格调说蔚为大观。李东阳为代表的茶陵派诗人不满台阁体主持诗坛而造成的萎弱诗风,提倡复古,模拟汉魏盛唐,李东阳格调说的特点是在理论阐

3、述方面从诗乐关系出发,强调声调的地位和作用;在具体的诗歌批评中,多从字法、句法、章法着眼。前七子中李梦阳《潜虬山人记》云:“夫诗有七难:格古、调逸、气舒、句浑、音圆、思冲、情以发之。”从“格、调、气、句、音、思、情”七个方面论述诗歌创作的难点,在这七个方面将“格”、“调”置于前两位,强调其先决作用。当然李梦阳及其他前后七子所强调的格调说一方面遵守汉魏盛唐格法之意,另一方面也有仿效汉魏盛唐诗篇浑灏雄健之味。但是,格调说无论在理论阐发还是在批评实践中,往往会对汉魏盛唐诗歌的字法、句法、章法亦步亦趋,如此又陷入了模拟抄袭的泥淖,迷失自我。李梦阳《答周子书

4、》云:“文必有法式,然后中谐音度,如方圆之于规矩,古人用之,非自作之,实天生之也。今人法式古人,非法式古人也,实物之自则。”李梦阳此论形成了法式古人就是顺应天成,师法自然,这毫无疑问是荒谬的。因为格调说强调复古与文学表现个性的共识相抵牾,因此格调说内部也产生了龃龉,如何景明《与李空同论诗书》一方面强调格调,另一方面又不满蹈袭古人的作法,指出“刻意古范,铸形宿镆,而独守尺寸。仆则欲富于材积,领会神情,临景构结,不仿行迹。”“临景构结,不仿行迹”,融入了更多的个性化色彩,是对古人亦步亦趋的反动,实际上,何景明、王世贞等人的相关格调诗学的议论已经有向公安

5、三袁“性灵论”、“真趣论”靠拢的迹象。  明代格调诗学在万历中后期公安“三袁”崛起后受到强烈批判,“三袁”尤其是袁宏道大力提倡性灵说,袁宏道《叙小修诗》评价其弟袁中道诗集,认为虽然不无瑕疵,但“大都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有时情与境会,顷刻千言,如水东注,令人夺魄”。所以给予极高的评价。清代袁枚继承性灵说并踵事增华,同样强调独具特色的个性,反对因袭模仿。性灵说在明后期和清初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的出现是对格调诗学的反动。  二《絸斋诗谈》与格调诗学  细味《絸斋诗谈》,蒋寅所言张谦宜对格调诗学的继承是有道理的,《絸斋诗谈》卷三

6、论述格、调、句、字和神的关系:  “格如屋之有间架,欲其高竦端正;调如乐之有曲,欲其圆亮清粹,和平流丽。句如炼如熟丝,方可上机;字欲琢如嵌宝器皿,其珠玉珊翠之属,恰与絸窍相当。……若神之一字,不离四者,亦不滞于四者。发于不自觉,成于经营布置外,但可养而不可求,可会其妙不可言其所以然。”  从这一段的论述来看,毫无疑问,张氏认为格调字句是诗歌创作之基础,当留意于此,只有格调字句达到理想的境界,才能谈“神”,而“神”应当说是具有个性化色彩的风神、风度之意,“神”似乎更应该是“性灵”、“神韵”等诗学论述的话语。从这种逻辑关系中隐约可感受到张氏诗论认为神韵

7、风神以格调字句为基础,没有格调字句,“神”也就无从措置。这自然是格调诗学的语境。  格调诗学对宋人多持贬斥态度,《絸斋诗谈》中也有类似的观点絸絸蒋寅先生《张谦宜〈絸斋诗谈〉与清初格调诗学的传承》一文的发表将淹没于卷轶浩繁的清代诗论中的《絸斋诗谈》引入到人们的视野。蒋文认为《絸斋诗谈》是明清格调诗学的坚定守护者、传承者。但仔细爬梳《絸斋诗谈》,蒋寅之论有失偏颇。张氏之论,出入于格调、性灵之间,显现出一种矛盾性和复杂性,不能贴一标签了之。这种矛盾性缘于这本书创作目的是指导后学学诗,是诗歌写作的入门指导。  关键词:张谦宜《絸斋诗谈》格调诗学  :I20

8、6:A  清康雍时期山东胶州籍学者张谦宜所著的《絸斋诗谈》长期以来淹没在卷轶浩繁的清代诗论之中。蒋寅先生《张谦宜〈絸斋诗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