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共同体本位论”质疑

“大共同体本位论”质疑

ID:22358530

大小:75.0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10-28

“大共同体本位论”质疑_第1页
“大共同体本位论”质疑_第2页
“大共同体本位论”质疑_第3页
“大共同体本位论”质疑_第4页
“大共同体本位论”质疑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共同体本位论”质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大共同体本位论”质疑秦晖先生在〈从大共同体本位到公民社会--传统中国社会及其现代演进的再认识〉1一文中,「试图」跳出「两大认识范式」,即强调「生产方式」的「封建社会论」和强调宗法伦理、整体和谐与非个性化的「儒家文明」论,提出了「传统中国社会即不是被租佃制严重分裂的两极社会,也不是和谐而自治的内聚性小共同体,而是大共同体本位的『伪个人主义』社会」2的新的「认识模式」,由此来探究近代中国没能顺利走向「公民社会」的原因。然而,秦先生所谓以「国家主义」为特征的「大共同体本位」的观点是否能成立,却是一个值得深入讨论的问题。  一 西式公民社会是否是社会现代化的唯一旨归  秦文的目的是论证近代中国没能顺

2、利走向「公民社会」的原因,潜意识里把「公民社会」看作是社会现代化的标志之一。诚如文中所说3:  “大共同体本位论”质疑秦晖先生在〈从大共同体本位到公民社会--传统中国社会及其现代演进的再认识〉1一文中,「试图」跳出「两大认识范式」,即强调「生产方式」的「封建社会论」和强调宗法伦理、整体和谐与非个性化的「儒家文明」论,提出了「传统中国社会即不是被租佃制严重分裂的两极社会,也不是和谐而自治的内聚性小共同体,而是大共同体本位的『伪个人主义』社会」2的新的「认识模式」,由此来探究近代中国没能顺利走向「公民社会」的原因。然而,秦先生所谓以「国家主义」为特征的「大共同体本位」的观点是否能成立,却是一个值得

3、深入讨论的问题。  一 西式公民社会是否是社会现代化的唯一旨归  秦文的目的是论证近代中国没能顺利走向「公民社会」的原因,潜意识里把「公民社会」看作是社会现代化的标志之一。诚如文中所说3:西欧在个体本位的近代公民社会之前是「小共同体本位」的社会,人们普遍作为共同体成员依附于村庄(马尔克)、采邑、教区、行会或家族公社(南欧的扎德鲁加),而东欧的俄罗斯,传统农民则是米尔公社社员。近代化过程是他们摆脱对小共同体的依附而取得独立人格、个性自由与个人权利的过程。且不论文中对西欧中世纪社会的描述是否准确,至少可以看出认为获得「独立人格、个性自由与个人权利」是公民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现代化的标志。  现

4、代化的西方性质是不容质疑的,它表现为以技术革新和科技发展为先导,引发社会结构和劳动组合方式的革命性变革,突现了社会思想的世俗化、社会政治的民主化、社会生活的城市化、社会经济的工业化,完成了文明的质的飞跃。然而,这个过程在西方是一种自发的自然过程,带有明显的西方印记,当它向全球扩张时,必然要遇到当地固有文化的顽强抵抗,结果是没有一个非西方社会完全成为西方式的现代化模样。实际上,现代化的精神实质在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会体现出不同的表现模式,它要受历史基础、自然条件、国家规模等一系列既定因素的影响,这就意味着现代化模式的多样性。独立人格、个性自由和个人权利并不是绝对抽象的概念,它们的获得必然要与一个社会

5、中固有的文化相联系,与正在形成中的现代化模式相联系。如现代日本与现代英国、美国的公民社会就有明显的不同,日本现代化的实现并不是以完全牺牲本民族文化而取得的,在日本的国民性中保留着十分浓厚的文化传统的成分,但并不妨碍它成为一个公民社会。因此,把建立西式公民社会看作是社会政治现代化的唯一走向,显然是不妥的。中国现代化历史程中的政治现代化,其目标之一应当是实现中国特色的公民社会,公民资格的获得应当是建立在中国的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与其他领域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模式。  走向公民社会是一个漫长的、复杂的过程,它是社会全面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却不是先导部分,一定程度上还表现出某种滞后性。因此,从这

6、个意义上说,谈论近代中国未能走向「公民社会」,是一个没有太大理论价值的问题。众所周知,近代中国现代化的被动性、后发性和艰巨性,决定了新中国成立前的历史课题只能是通过革命手段建立主权独立的民族国家,这期间近代工业的发展虽小有成绩,但远没有形成对全社会产生影响的规模,国家经济的主体部分尚处在封建、半封建经济形态之中,因此,全社会层面的思想变革还根本就谈不上。即使是当今社会,由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公民意识的觉醒仍然是一个要着意解决的问题,怎么能要求近代中国就要走向公民社会呢?显然,秦文的深层用意是要探讨中国以国家主义为特征的现代化模式是否符合现代化的「标准」,是否能继续走下去。尽管我们的经济改

7、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建立的过程中遇到了国家权力与市场作用之间的矛盾,似乎国家干涉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完善。然而,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是彻底的自由主义市场经济,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过程中,国家干预经济的事例比比皆是,他们巧妙地把「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有机的结合起来,促进了社会的全面发展。因此,问题并不在于「国家主义」与「现代化」是否相容,「国家主义」的彰显也未必就是现代化的绊脚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