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烧伤疼痛护理干预疗效 

分析烧伤疼痛护理干预疗效 

ID:22407284

大小: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9

分析烧伤疼痛护理干预疗效 _第1页
分析烧伤疼痛护理干预疗效 _第2页
分析烧伤疼痛护理干预疗效 _第3页
分析烧伤疼痛护理干预疗效 _第4页
分析烧伤疼痛护理干预疗效 _第5页
资源描述:

《分析烧伤疼痛护理干预疗效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分析烧伤疼痛护理干预疗效 烧伤患者除了忍受严重和持续的烧伤导致的剧烈疼痛外,还要忍受每次创面清理过程中的操作性疼痛,患者的生理和精神上都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在清理烧伤创面的过程中,基层医护人员对烧伤疼痛的重视度不高,尤其是护理人员对烧伤清创和换药过程中的操作性疼痛认识不足,导致目前基层医院对烧伤后疼痛的处理手法单一。本研究通过多模式护理干预烧伤创面处理过程中的疼痛,来说明护理模式对烧伤疼痛干预的重要性。因此,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来减轻烧伤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烧伤患者的生活质量,是烧伤科护理的重要管理指标之一。我科自201

2、0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对55例小面积烧伤患者的疼痛采用多模式护理干预措施,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方法  1.一般资料  本研究为随机对照研究,设定烧伤面积、程度和部位的不同分级后,随机在门诊和病房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观察患者创面清理过程中的疼痛评分;共入组110例患者,每组55例;均为2010年5月至2014年12月在侯马市人民医院烧伤科门诊及住院治疗患者。  入选标准:男性70例,女性40例。患者年龄最小16岁,最大53岁。确诊为Ⅱ度烧伤;烧伤等级和位置:有30例为四肢浅Ⅱ度烧伤,有26例四肢深Ⅱ

3、度烧伤,有24例为头面部浅Ⅱ度烧伤,有30例为躯干部浅Ⅱ度烧伤,烧伤面积均在5%以内。排除标准:意识不清,不能描述疼痛程度;严重肝肾功能异常者;Ⅰ度和Ⅲ度烧伤,烧伤面积大于5%。  2.干预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物理疗法镇痛和穴位神经刺激仪镇痛等手段。  (1)创面处烧伤患者除了忍受严重和持续的烧伤导致的剧烈疼痛外,还要忍受每次创面清理过程中的操作性疼痛,患者的生理和精神上都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在清理烧伤创面的过程中,基层医护人员对烧伤疼痛的重视度不高,尤其是护理人员对烧伤清创

4、和换药过程中的操作性疼痛认识不足,导致目前基层医院对烧伤后疼痛的处理手法单一。本研究通过多模式护理干预烧伤创面处理过程中的疼痛,来说明护理模式对烧伤疼痛干预的重要性。因此,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来减轻烧伤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烧伤患者的生活质量,是烧伤科护理的重要管理指标之一。我科自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对55例小面积烧伤患者的疼痛采用多模式护理干预措施,取得较好疗效  随机对照研究,设定烧伤面积、程度  和部位的不同分级后,随机在门诊和病房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观察患者创面清理过程中的疼痛评分;共入组1

5、10例患者,每组55例;均为2010年5月至2014年12月在侯马市人民医院烧伤科门诊及住院治  男性70例,女性40例。患者年龄最小16岁,最大53岁。确诊为Ⅱ度烧伤;烧伤等级和位置:有30例为四肢浅Ⅱ度烧伤,有26例四肢深Ⅱ度烧伤,有24例为头面部浅Ⅱ度烧伤,有30例为躯干部浅Ⅱ度烧伤,烧伤面积均在5%以内。排除标准:意识不清,不能描述疼痛程度;严重肝肾功能异常者;Ⅰ度和Ⅲ度烧伤,烧伤面积大于给予常规护理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物理疗法镇痛和穴位神经刺激仪镇痛等理前给予心理干预:持续严重的创面操作性

6、疼痛将会对患者生理和心理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引起抑郁症和焦虑症。在常规护理上除了为患者创造安定的治疗环境外,还要进行一系列的心理疏导和抗焦虑治疗,尤其在创面处理前给予抗焦虑药物和心理治疗。  (2)应用物理疗法减轻创面处理操作性疼痛:换药操作室播放轻缓、柔和的背景音乐、在换药操作治疗过程中使用红外线烤灯和浸浴疗法进行烧伤创面清理,以降低烧伤创面感觉神经的兴奋性,达到缓解疼痛的效果,同时我们处理创面过程中使用HAN穴位神经刺激仪强化镇痛效果;烧伤创面清理后采用一些新型敷料(人工皮肤膜等)覆盖创面保护神经等。  3.疗效评价标

7、准  针对每次烧伤创面清理过程中,记录疼痛评分;结合面部表情分级评分法、疼痛视觉模式评分法(visualanaloguescale,VAS)和疼痛数字评价量表级别标准,将疼痛感划分为5级。0级:轻微痛;0~1分;Ⅰ级:2~4分,轻度疼痛,患者能够忍受;Ⅱ级:5~6分,中度疼痛,患者不能忍受,疼痛较为明显;Ⅲ级:7~9分,重度疼痛;Ⅳ级:10分,剧痛,患者难以忍受。同时,记录创面处理前后1小时平均动脉压、呼吸、心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  4.统计学处理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每次创面处理前后的疼痛评分采用Pears

8、on相关系数和Mann-n;标准差(x±SD)表示。统计软件采用Graphpadprism5,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创面处理前VAS对比无统计学差异。创面处理(换药)后两组患者VAS均降低,说明烧伤创面清理后导致疼痛的相关因素减少;干预组的VAS比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