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舍.教案设计

雅舍.教案设计

ID:22442381

大小:65.33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29

雅舍.教案设计_第1页
雅舍.教案设计_第2页
雅舍.教案设计_第3页
雅舍.教案设计_第4页
雅舍.教案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雅舍.教案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扬州职业大学人文学院毕业设计专业名称:语文教育所在班级:10语文教育《雅舍》教案学生姓名:孙菁学号:101306120指导老师:孙菁完成时间:2013年2月6日《雅舍》教案文章作者:梁实秋教案设计者:孙菁《雅舍》教案教学要求1.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表现的闲适、散淡的心态与随遇而安、知足常乐的情怀。2.欣赏本文典雅隽永而又活泼自然的语言。3.了解与体会作者幽默风趣的文风。教学设想1.重点指导学生欣赏作品的言简意丰、谐趣横生语言特点。2.安排2课时。教学内容及步骤第一课时-V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导入语••“娶女要看祝英

2、台,嫁君要选梁实秋”。文坛上,一直流传着这样两句大俗话。梁实秋真能侃,再小的芝麻粒的事儿,经他的笔一转一化,汩汩淌出一大洼水,一波三折,有滋有味。梁先生淡雅从容,典型一绅士,持杖岸立,口衔烟斗,含笑窥乐。2、作者简介:梁实秋(1903—1987),北京人,原籍浙江省杭县。名治华,字实秋,笔名秋郎、子佳、程淑。一生著作甚丰,散文有《雅舍小品》二、三集行世,文学批评论文集多种,经近40年的时间独力翻译完成莎士比亚全集40卷。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学者、文学家和翻译家。《雅舍小品》的作者梁实秋,擅长从日常生活屮选取不为

3、人注意的场景,用寥寥数笔的精确勾勒和恰到好处的雅淡幽默,对中国文化或普遍人性加以谑而不虑的针砭。文风淳正,不走偏锋,娓娓道来,令人忘倦。允称现代散文的不朽经典,非大手笔莫办。3、解题,介绍写作背景:抗U战争爆发之后,岡民党政府成立岡民参政会,梁实秋被聘为参政员。北京陷落后,他被国民党政府教育次长张道藩聘为教育部教科书编辑委员会中小学教科书组主任。此后入国立编译馆,开始抗战八年在重庆的生活。1940年在重庆北碚购置平房一栋,命名为“雅舍”。“雅舍”系砖杆木架,瓦顶尖壁,有6间,实乃是一栋典型的“陋室’。梁实秋在雅舍寓居

4、了7年,翻译、创作了大量作品。雅舍,是梁实秋先生在四川定居的住宅名,他的代表作便是散文集《雅舍小品》,以后又出版了三本续集再加合集,奠定了梁实秋作为散文家的不可动摇的地位。而《雅舍小品》开宗首篇便是《雅舍》。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介绍散文阅读方法:散文是以“情”来感染读者的一种文体。今天我们就由“情”入手,来逐步深入地阅读散文。学习阅读散文的一般方法。(PPT展示)(1)、整理情物;本文的“物”就是“雅舍”(2)、把握情感;(1)、探究情缘;(2)、学生通读课文,请学生一段一段朗读。2、出示重点词语:词语解释:

5、奢望:因要求过高而难以实现的希望。臻zh§n莽:茂盛,茂密;盛多。岑寂:高而静;清冷。猖獗:①凶恶而放肆②失败;倾覆。俨然:①形容整齐。②形容特别像。③形容庄重严肃。惶惊不安:形容惊慌害怕,心神不宁。数见不鲜:多次见到,并不新鲜。疏落参差:稀疏零落;稀稀落落;排列不整齐,互相错杂。躬受亲尝:亲自动手做。因缘:①[佛教]:产生结果的直接原因和辅助促成其结果的条件。②缘分。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喁喁yii细语:低声说悄悄话。隐忍:将事情藏在内心,强力克制忍耐,不作表示。斑斓:色彩错杂灿烂的样子。谤沱:po

6、ngtuo:①形容雨下得很大。②比喻眼泪流得很多,哭得厉害。砉然:XG:象声词。常用以形容破裂声、折断声、开启声、高呼声等千篇一律:①机械地重复或无变化。②以外观(如表面、颜色或款式)无差异。③指诗文公式化,泛指互相重复的。逆旅:客舍;旅店。无俚:百无聊赖;没有寄托。3、通读课文,试着说出雅舍的地点、环境、特点。三、抓住重点,精读课文:1、朗诵课文,作者描述的雅舍在你的印象中其实是一幢什么样的房子?雅舍是否名副其实?请找出描写雅舍外貌的句子并朗读一下?不符其实一不雅(为什么通篇除题目外,“雅舍”都用引号?)结构简陋风

7、雨难避不能蔽风雨地点荒凉行走不便鼠子瞰灯(老鼠肆虐)破坏严重门窗不严(隔墙传声)杂音扰人蚊子猖獗(聚蚊成雷)房子是人的栖息地,人们需要的是安全、舒适、经济、美观,而此“雅舍”却完全不具备这样的条件。2、段落分析,总结大意:(1)第一段,记叙“我”住的“雅舍”最是经济(虽不能蔽风雨,却有它的个性)。(2)第二段,记叙“雅舍”的地点荒凉。(3)第三段,记叙“雅舍”的(人、鼠、蚊)三声。(4)第四段,记叙“雅舍”的三景。(月夜幽绝、细雨有趣、大雨惶悚)(5)第五段,记叙“雅舍”的陈设(简朴)。(6)第六段,抒写“雅舍”于我

8、似家似寄之感。(7)第七段,说明“雅舍小品”的写作因缘。本文主旨:抒写“雅舍”于我似家似寄之感。(篇末(6))3、齐读课文第一段,体会作者笔下的四川人是如何经济地建造房屋的?到四川来,觉得此地人建造房屋最是经济。火烧过的砖,常常用来做柱子,孤零零的砌起四根砖柱,上面盖上一个木头架子,看上去瘦骨嶙嶙,单薄得可怜;但是顶上铺了瓦,四面编了竹篦墙,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