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生产管理的新途径——时间测量(1)

改进生产管理的新途径——时间测量(1)

ID:22507240

大小:5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9

改进生产管理的新途径——时间测量(1)_第1页
改进生产管理的新途径——时间测量(1)_第2页
改进生产管理的新途径——时间测量(1)_第3页
改进生产管理的新途径——时间测量(1)_第4页
改进生产管理的新途径——时间测量(1)_第5页
资源描述:

《改进生产管理的新途径——时间测量(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改进生产管理的新途径——时间测量(1)

2、第1第1时间测量和分析,目的在于刻画生产效果及其变化过程,让生产计划能给出准确的完工时间,为生产管理和改进提供明确指示。生产过程有两个重要参数:数量和时间。时间与数量不同组合,其成本、交货期、库存、设备利用率等结果会有很大差别。从e-works中《运作方式(1)》一文可以知道,时间的测量和分析用在生产管理中要支持两件事:对生产过程监测;辅助编制生产计划。时间测量的操作过程见F-1。一、生产过程监测各式各样的流量图可以刻画生产效果及其变化过程的情况。F-2是基本的

3、流量图。纵坐标为工作量(小时),水平坐标为日期(天)。垂向线段是与日期对应的输入或输出(任务的负荷时间)。这是实际测量结果,不是分析结果。从基本的流量图中可以直观地看到:生产的输入(绿线)和输出(红线)。通过几何作图,从图中还可以测量出不同日期的在制品量(用负荷时间表示)等数量和关系。F-2中用灰色线段表示。灰色线段到水平坐标轴的距离就是对应日期的库存。这个距离也就是绿线到红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在37天时库存最少,45-47天中库存最多。基本流量图还可以派生出多种图形,以便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生产。比如F-

4、3表示了实际生产周期分布情况。从中可以看到生产任务的顺序交换混乱。如果每项任务都是按照顺序进行加工,黑虚线框左端应该与绿线重合。按照图中的情况,则造成20天内(第30到50天)全部生产任务通过这个工作中心的总时间加长,在制品在这个工作中心的积压增多。我这里有一个简单得演示程序,原代码开放,有兴趣的同道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索取。但请告诉我您的情况。二、对结果的统计分析对一个个单独的生产任务,只能见到不规则的变化。而在较长时间里,生产的统计规律可以显现出来,比如生产周期的平均值是有规律的。这些规律可以从流量图

5、中解读出来,见图F-4。矩形代表生产任务,为简单只画了一个。其高度代表计划工时,长度代表生产周期。当输入输出为两条平行直线时,生产任务的平均通过时间最短(可由排序理论证明)。表示产出的红线,也就是这个工作中心实际发挥的能力。实际中,只要不超过机器能力上限,每天机器实际被用掉的能力是不固定的,即红线的角度C摆动。同样,生产周期长度也是伸缩可变动的。工艺时间在生产周期中只占很小一部分,所以能力供应线在摆动时能自动得到生产周期伸缩波动的配合。注意:伸,库存增加而能力发挥减小;缩,库存减少而能力发挥增大。这个

6、现象的积极意义是:生产中的问题虽然不断,因为有这种内在关系,问题只要不闹出圈,生产就能走下去。消极的意义是:在头绪纷乱的情况下,为了让生产走下去,用缓冲库存来抵消任务断档等担心。《运作方式(1)》中介绍的"负荷帐户",就有这种潜台词。不难看出,所介绍的生产控制和改进的方法也是瞄准库存,平均库存,与零库存的理念完全一致。但它更加适合混流,而不仅对一个流有效。《运作方式(1)》中谈到"折算"、"负荷限"等参数选取问题,目的在于解决库存控制。平均库存与平均能力的比值等于平均消耗时间,它以库存面积为计算基础。

7、从平均消耗时间可以推算出平均生产周期。在分析中有三个因素要考虑进去:①期初和期末库存量的差值,②交换顺序造成的平通过时间额外加长,③在更长时间里库存量波动与顺序量波动有抵消的趋势。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排序理论和统计分析的内容。实际分析中,这些工作靠专业分析软件来完成,并给出折算、负荷限等各种参数。这个过程可以这样理解:与库存对立的是设备利用率。在任务饱满时,不能为了减少库存而降低设备利用率。尤其机器贵,固定成本也高。所以靠"负荷限"来求得在设备平均利用和平均生产周期之间的平衡。一方面在"推算出开工时间

8、"中,采用平均生产周期。经过折算(考虑最早完工时间和最晚完工时间),将任务负荷添加到负荷帐户里;一方面调整负荷限额,在负荷与能力之间求得平衡。上述整个工作,也可以认为是试凑,把数据凑出来。这需要对自己工厂的产品、生产、计划有非常精深的理解。我试过,很难。如果用分析软件,也不是三、五个月就能奏效。从以上分析种,我们还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生产结构化特点强,有内在的严谨。这不是说生产像齿轮传动那样,轮齿对滚过去,速比恒定。人要出问题谁也拦不住。但在生产中,出问题的后果可以预料,不会有什么戏剧性的变化。以上所

9、说的是单个工作中心的情况。实际工作中,我们关心的是生产系统的情况,而这涉及生产-供应链等。请看下文。相关链接:改进生产管理的新途径(序言)改进生产管理的新途径——运作方式(1)邮箱:yiyiyiczyahoo..第1第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