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课堂达成有效

关注课堂达成有效

ID:22538285

大小:5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30

关注课堂达成有效_第1页
关注课堂达成有效_第2页
关注课堂达成有效_第3页
关注课堂达成有效_第4页
关注课堂达成有效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注课堂达成有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注课堂达成有效:文章阐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关注课堂,合理创设教学情境、准确把握教学起点、精心组织数学活动、巧妙设计教学提问、积极提升数学思考,以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达成课堂教学的有效。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  :G623.5:A:1002-7661(2011)07-100-01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数学课堂的必然选择。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课堂教学变得开放、灵活起来,学生有了更多的主动学习的机会。但是,仍有不少“新课堂”与新理念“形似神异”,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肤浅和浮躁;仍有一些教师对教学实质

2、把握不准,课堂教学呈现出教学情境离题低效、教学起点把握不准、教学活动形式放任、教学提问简单空泛、教学评价廉价模糊等低效甚至无效的场景,教学实践中,亟需教师充分关注课堂,充分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达成课堂教学的有效。    一、合理创设教学情境  1、情境创设应贵在求真,不应弄虚作假。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情境创设中,强调创设尽可能实在的真实情境,因为真实的情境接近学生的生活体验。任务的真实性使学生能了解自己所要解决的问题,有主人翁感,任务本身的真实性也容易启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所以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并有可能实现的情境至关重要。  2、情境创设应有思考性,切忌花哨离题。  有思考价值的

3、问题情境至关重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对数学学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决定了思维的方向,也是思维的动因。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认识活动的有效方法,它造成学生心理和知识内容之间的不平衡。而学生要解决这种不平衡状态,就要通过认知活动,通过思考。同时要注意不要为“情境”而创设情境。    二、准确把握教学起点  1、深入了解学生,找准教学的起点。  课堂教学首先要关注、了解教学的对象,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与要学习的新知识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要求学会的知识和技能,有多少人掌握、掌握的程度怎样。只有准确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才能抓准教学的真实起点,根据学生的实际

4、情况设计教学环节。  2、客观分析教材,把握教学的重难点。  教材内容仅是教学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在领会教材意图,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分析教材不足,敢于调整教学顺序,重组教材内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对于不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题材应作调整、修改和补充。  3、找准最近发展区,提高教学的层次。  对具体一节课来说,我们必须首先要清楚:哪些教学内容是属于现有发展区懂得问题,学生可以通过独立学习掌握;哪些教学内容是属于最近发展区问题,需要同伴互助和教师帮助才能掌握。找准最近发展区,不断提升教学的层次和水平,使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    三、精心组织数学活动 

5、 学生对数学的体验主要是通过动手操作,动手操作能促进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刻的体验,从中感悟并理解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体会数学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它是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重要方式。    四、巧妙设计教学提问  1、注意提问的针对性与辐射面。  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发展水平之间存在一个适宜度的问题,要使问题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选取思维发展水平高的学生回答太容易的问题与选取思维发展水平低的学生回答太难的问题一样,都不能达到提问的预期效果。同时教师还要考虑提问时的辐射面。不能总是提难度过高或过低的问题,也不能总是提问少数几个学生。  2、注意为学生提供思维

6、的时间与空间。  教师应允许学生有思考的时间去酝酿及发展其思维的结果,不要急于要求学生立即反应,也不要急于把答案告诉给学生。  五、积极提升数学思考  1、为学生提供探索、发现的素材。  我们提倡创造性使用教材,将书上静止的知识转化为学生主动探索、发现的对象,使学生的观察、思考、猜想、探索有一定的凭借。  2、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再创造能力。  发现与创造需要知识作基础,更需要科学的方法作支柱。例如渗透假设、变换、转化、分析、综合、归纳、类比的方法,渗透收集、整理信息,估测等方法,并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应用这些方法,提高再发现、再创造的能力。  总之,教师要处理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深刻领会

7、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本质,牢牢把握数学教学的起点,有效落实教学目标,理解数学学习和活动的本质,引导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潜心钻研,勇于探索,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真实、有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