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高考备考复习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例谈高考备考复习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ID:22550364

大小:8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30

例谈高考备考复习中思维能力的培养_第1页
例谈高考备考复习中思维能力的培养_第2页
例谈高考备考复习中思维能力的培养_第3页
例谈高考备考复习中思维能力的培养_第4页
例谈高考备考复习中思维能力的培养_第5页
资源描述:

《例谈高考备考复习中思维能力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例谈高考备考复习中思维能力的培养廿肃省兰州第一中学范多宝思维能力是历史学科素养的核心,在高屮历史教学和高考屮,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高考试题是如何考査历史思维能力的?我们又如何在复习备考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本文将与各位同仁加以探讨。一、高考文综历史试题对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我们通过2015年全国II卷屮的典型习题,分析高考文综历史试题对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査情况。1.选择题举例27.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的进程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题干

2、所给材料,说明了迁都北京的政治因素,但是“客观上”一词,却峰回路转,提示学生不能从材料中去考虑正确选项。所以,题干的材料,反而具有干扰性。要解答好此题,要求学生调动知识储备:明朝的经济重心在南方。在此基础上考虑:政治重心的北移,导致经济和政治重心的分离。政治屮心大量官僚机构的存在,使北京成为一个主要的消费城市,从而带动南北跨区域贸易的繁荣。由此可见,该题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要做到有理有据地确定正确选项,必须进行一个比较复杂的推理过程。既要找到正确项,乂要排除干扰项。30.1938年,日本侵略者在北平设立“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发行“联银券”,流通于平、津、鲁、豫等地;同时还发行

3、了大量不具备货币性质的“军用票”,流通于市场,日本侵略者上述行径的目的是A.扰乱国统区金融秩序B.转嫁战争负担C.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D.强化物资管制该题考查口本侵华期间对其占领区的经济掠夺。发行不具备货币性质的“军用票”是一种掠夺资源的重要方式。这部分内容在新课标教科书中没有涉及。学生在做这道题时,不仅耍对日本发行货币和军用票对W统区、抗円根据地是否有直接影响做出判断,而且要分析“强化物资管制”“转嫁战争负担”会各是一种什么样的表现。学生还要明确“掠夺资源”与“转嫁战争负担”之间的关系,才能做出确定的判断。34.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1931年降至694.8亿千克;1

4、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这表明苏联A.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贡献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D.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这道题考查苏联工业化的问题。学生耍从两组数据的变化中,看出虽然苏联当时粮食产量在下降,但是粮食出口却在增加这一巨大反差的现象。在此基础上,结合苏联工业化的时间(1927年一1932年),想到出口粮食换取外汇从而进口机器设备。从上述几个典型的选择题,我们可以分析出高考试题对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力度较大。这些选择题,结合时政和热点问题,考査主干知识,材料、角度新颖,考查学科素养的核心一一思维能力。

5、在历史思维过程屮要调动的知识储备,有些是显性知识,有些是隐性知识。所谓“隐性知识”,就是历史教科书上没有明确写出来、老师在课堂上不一定能讲到的知识。有些属于陈述性知识,有些则属于程序性知识,也就是判断和推理的基木方法。这些知识中,有一部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较大距离,使学生感到比较陌生。比如,“经济封锁”、“物资管制”、“转嫁战争负担”等,无形屮增加了思维的难度。1.主观题举例:40.孟子与苏格拉底法制观念的比较(史料略)(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孟子和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10分)参考答案:(1)孟子:治国需要法制;权力不能干预执法;当法律与人伦冲突时,维护人伦。(5分)苏格拉底:守

6、法是正义行为;法制关乎城邦存亡;法律至上,严格守法。(5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15分)参考答案:(2)社会背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图强,法律的权威地位逐渐确立;宗法观念的影响;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6分)古希腊工商业相对繁荣;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达;各种社会思潮活跃;法律作用突出。(6分)历史价值:他们的法制观念分别对中国和西方法制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宝贵遗产。(3分)该题是一道概括、比较题,先概括孟子和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再分析其社会背景及历史价值。总体的套路不算新颖,但在平淡之屮见新奇。因为在以往的复习中

7、,老师们一般只注意到古希腊人文思想与中国孔孟“仁”及“仁政”等思想的对比,很难注意到法制思想的对比。主观题的设问并不难,难在参考答案的标准较高。部分角度、思路,中学师生难以考虑到。我们从材料中,很难找到直接用来表述的词句。参考答案的每句话,都是在把握材料主R的棊础上,用严谨的学科语言來表述的。参考答案在分析社会背景及历史价值时,紧紧围绕“法制思想”这个核心展开,结合了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因素,思维具有高度的发散性和明确的方向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