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员工追随动机、工作投入与离职倾向关系研究

新员工追随动机、工作投入与离职倾向关系研究

ID:22576289

大小:58.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30

新员工追随动机、工作投入与离职倾向关系研究    _第1页
新员工追随动机、工作投入与离职倾向关系研究    _第2页
新员工追随动机、工作投入与离职倾向关系研究    _第3页
新员工追随动机、工作投入与离职倾向关系研究    _第4页
新员工追随动机、工作投入与离职倾向关系研究    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员工追随动机、工作投入与离职倾向关系研究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员工追随动机、工作投入与离职倾向关系研究----人力资源管理论文-->1绪论1.1研究背景相关研究数据指出,服务外包企业的员工流失率在16%-20%之间,相较于其他行业稳居前列,这为企业的日常管理和招聘工作制造了障碍。而新员工的高离职率对企业的消极影响更是不容忽视。究其原因,与新生代员工步入职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他们与互联网一同成长,个性鲜明,敢于挑战多种职业,往往只是基于自己的情绪和爱好而选择"说走就走"的跳槽,或是"裸辞",并且也不乏冒险与挑战精神,工作一段时间后便选择加入创业的浪潮,他们一般表现为自我为中心,承诺感低,择业就业观多变,有个性,流动性强等特点。目前,

2、对员工离职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个体、组织和社会二方面,而其中以个人和组织匹配为研究视角的居多。但国内外针对于越来越成为趋势的新员工职业早期离职问题的研究还比较少,也未形成系统的理论和框架。新员工初入企业,承受着理想和现实差距之大的心理冲击和波动。在努力调整也理状态和适应工作环境的这个阶段,很可能形成早期离职倾向。基于此,研究服务外包企业新员工离职问题具有着理论和现实意义。近年来,传统的组织结构已经向扁平化的新型组织结构转变,优秀的领导者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的传统观点也思露出种种弊端,由此引起了管理学界对基层员工作用的重新审视和考量。追随问题也逐渐引起过去常常聚焦于领导问题的学者的关

3、注,成为研究热点。以往在企业实践及学术界,对领导力和领导者的研究极其丰富,却忽略了追随山并低估了追随者的地位。领导者和追随者被定位成家长与孩子的关系、师生关系及婚姻关系。随着研究的深入,追随者的地位也逐步上升,管理学研究也逐渐转向追随背后的真正原因,即追随动机问题。它是以追随者作为载体,是其内也的一种意朦和状态,同时也会形成不同的追随行为。企业员工能否形成有益于自身和企业的追随动机,并为最终实现个人和组织的目标而付出最大的投入,将决定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1.2研究意义1.2.1理论意义本文立足于服务外包企业,构建追随

4、动机、工作投入与离职倾向三者关系的理论模型,存在两点理论意义:(1)一定程度丰富了追随动机理论的发展成果。国外在追随领域的研究历史悠久,而我国目前仍处于思辨质化研究阶段,实证研究基本匿乏。本文通过研究追随者的内也意愿和行为,采取实证研究的方法,选择追随动机为关键前置变量,探讨其对离职倾向的作用,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追随动机理论。(2)丰富了离职倾向理论,拓宽了其解释变量的研究范畴。国内外在离职领域已形成了众多成果,但对影响中国背景下新员工早期离职倾向的变量涉及较少,现有文献大多从个体满意度、组织公平等视角进行研究。因此,本文在新员工特征分析、追随动机及工作投入理论研究的基础

5、上,全面探讨新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因素,拓宽了其解释变量的研究范畴。1.2.2实践意义服务外包行业离职率一直处于很高的水平,对人才的抢夺愈发激烈,而大连地区服务外包企业新员工的离职倾向程度还没有定论。因此本文试图分析追随动机、工作投入和新员工早期离职倾向之间的关联,分析其离职倾向的影响因素,从而为大连地区服务外包企业提高现有管理水平提供建议。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以使管理者更好地识别和回应新员工的追随动机,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方式,培养并激发新员工的追随动机,提升其积极有效的追随力,并引导他们形成有益于自身和组织的追随行为,增强组织的核心竞争力,有效稳定新员工队伍。.......

6、.........................2研究综述2.1新员工概念界定2.1.1新员工的定义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新员工的定义还存在争议,而分歧主要在对新员工"入职时间"的界定上。表2-1是不同学者对新员工内涵及入职时间的界定:当代组织的新员工自我意识强,不屈从于权威,有较强的存在感,并敢于提化自己的见解:他们教育程度高,知识储备多,看待事物和问题有其独到的视角,思维和行为方式上有很强的个人印记,创新意识较强;但往往情绪化,择业就业观多变,没有受过大风大浪的他们难免会产生挫败感和心理冲击,并大多通过跳槽来实现职业诉求,组织承诺感低:同时也注重发展和平台,成就欲望强,能否

7、实现自我价值是他们择业最看重的要素之一:他们可塑性强,发展潜力大,处理分析信息的能力强,若加以正确的引导,将最大化的发挥其潜力。..........................2.2离职倾向理论研究综述2.2.1离职倾向的影响因素整理归纳国内外离职倾向文献,其影响因素分为个人、组织和外部环境三类。个人因素是指个体特征对离职倾向的作用。即使从事同样内容和性质的工作,个体所获得的成就感与满足感也不尽相同,离职倾向也就不同。组织因素是指组织内氛围、上下级关系、个体感知公平等对离职倾向产生的影响。而外部环境因素是指经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