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贵州原始农业起源与发展

浅谈贵州原始农业起源与发展

ID:22578198

大小:98.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30

浅谈贵州原始农业起源与发展_第1页
浅谈贵州原始农业起源与发展_第2页
浅谈贵州原始农业起源与发展_第3页
浅谈贵州原始农业起源与发展_第4页
浅谈贵州原始农业起源与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贵州原始农业起源与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贵州原始农业起源与发展刘恩元(贵州省文物考古硏究所)摘要:本文以贵州省考古发掘出土资料为线索,从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商周至秦汉时期等三个时期不同遗址出土的大量实物为依据,论述了贵州史前至秦汉时期农业起源与发展历程。关键词:原始农业;生产工具;农业经济中图分类号:K8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962(2005)01-0034-06贵州农业的起源与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曾有专家从不同角度进行过研究。本文从农业方面的考古资料出发,论述贡州史前至秦汉时期农业起源与发展,请专家指正。

2、一、旧石器时代人类与生产工具贵州古代先民自古以来就生息繁衍在长江上游的乌江及珠江上游的盘江两大流域的肥沃土地上,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据考古资料报道,早在20万年前,贵州桐梓、盘县、黔西等地就有古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1972年至1983年间在桐梓县岩灰洞发现距今约20万年前的‘桐梓人”化石牙齿6枚,打制石器生产工具及石制品12件1。盘县大洞发现距今20万年左右的古人类化石牙齿2枚,打制石器2000余件,生产工具主要有边刮器、凹缺器、鋸齿刃器、端刮器、雕刻器、手斧、手镐等2。黔西县观音

3、洞遗址发现距今10万年左右的打制石制器3000多件,其中有第二步加工的石器生产工具迖数10件,生产工具主要有刮削器、端刮器、砍砸器、尖状器、凹缺刮器及雕刻器等3。水城硝灰洞发现距今5万年左右的“水城人”牙齿化石1枚,打制石制器53件,第二步加工的石器生产工具仅5件刮削器4。桐梓马鞍山遗址发现距今180CX)年至14(X)0年的古人类牙齿化石4枚,打制石器生产工具170多件,即刮削器、尖状器、斧形器,砍砸器及骨铲1件等5。兴义猫猫洞遗址发现距今14000年的“兴义人”化石下颔骨和股骨共7件,打制石

4、器制品1120多件,生产工具主要有锤,刮削器,尖状器、砍5®器、锛形器、雕刻器等,骨器6件,角器8件,即骨雕,骨刀、角铲等6。平坝飞虎山遗址发现距今13000年左右的打制石器制品700多件,生产工具主要有刮削器,尖状器、砍砸器、雕刻器、斧形器等,骨角器79件,即骨锥、骨铲和角器等:。普定穿洞遗址发现距今16000-8000年的‘穿洞人”化石头骨、下颔骨、桡骨、胫骨和牙齿等40多件,至少代表3个个体,打制石器制品3000多件,生产工具主要有石锤、石钻、矽砸器、刮削器、尖状器、斧形器及锛形器,骨角器

5、1000余件,即骨铲、骨锥、骨针、无刃骨棒、带叉扁骨器、扁体骨器(骨笄7)打击骨制器、鹿角器等8。广顺神仙洞出土石器5件,即砍砸器、刮削器和骨器2件,骨铲、骨锥及蚌刀1件<。普定白岩脚洞发现距今KXXX)年前的打制石器制品1600多件,打制石器生产工具有砍砸器、刮削器、石刀、端刮器、尖状器、雕刻器及凹缺刮器等1()。毕节扁扁洞发现距今10000与前的打制石器制品70多件,打制石器生产工舅有刮削器、砍砸器、尖状器等11。织金猫猫洞遗址发现距今10000年左右的打制石器生产工具18件,即刮削器、砍砸

6、器、尖状器等12。威守王家院子及草海发现距今10000年左右的打制石器制品140多件,打制石器生产工具主要有刮肖[器、尖状器等13。安龙观音洞遗址发现距今9970至7080年的人类骨骸头骨残片v肢骨和牙齿,其中以单个牙齿数量最多,从年齡而论,老年和少年44本颇多。打制石器制品数千件,打制石器生产工具主要有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端刮器、修背石刀、凹缺刮削器和雕刻器等。骨制器数十件,可分为打制、刮制和磨制三种,磨制者较多、器形有骨锥、骨铲、乌形器等,以及陶器残片14。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以知贵州境内

7、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上层发现含有可能属于较早时期的陶片地点己迖30多処,即桐梓马鞍山'遵义凤帽山、威宁草海及王家院子,毕节老鸦洞、朱昌牛鼻洞、海子街马鞍洞、六枝挑花洞、兴义猫猫洞、广顺神仙洞等遗址。出土陶器质地均夹砂、粗糙、手制,陶色有红、褐、黑等,陶器多倾薄,大多数陶月表面饰绳纹、几何纹等。其时代最早可出现在8000多年的文化层中。例如在安龙观音洞遗址距今8000多年的文化层中就出土有陶器残片、打制石器、磨制石斧、石镑及骨器共存、骨器中有铲、锥和艺术品等,同时还出土了猪、牛、羊等20多个种动物骨

8、骸。兴义猫猫洞遗址上层出土有打制石器、磨光石斧、石锛、骨锥、骨刀、角器及陶器残片。以及威宁草海等地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上层多出土有磨光石器、骨器、陶片与打制石器共存的现象,这为研究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依据。从上述考古学和人类学资料充分表明,在这些遗址及所属地域上生活的古人类,就他们的主体而论,很可能与贵州境内古代夜郎先民有着密切的相互承袭的联系,其表现有以下几点:首先是旧石器时代早、中、晚期的古人类在石器生产加工技术上有继承与发展关系一锤击法碰站法砸击法锐棱砸击法等。其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