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阅读教学中的阅读

浅谈阅读教学中的阅读

ID:22589139

大小:5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30

浅谈阅读教学中的阅读_第1页
浅谈阅读教学中的阅读_第2页
浅谈阅读教学中的阅读_第3页
浅谈阅读教学中的阅读_第4页
浅谈阅读教学中的阅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阅读教学中的阅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阅读教学中的阅读浅谈阅读教学中的阅读古蔺县石宝小学王智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活动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教师对学生阅读教学的训练,组织引导得当,学生就会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就能扩散学生思维,拓展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让学生学会真、善、美。学生有书相伴,和书籍结交成为好朋友,人生就不会寂寞。阅读能品味人生,阅读能提升人生境界。《新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做出了明确的说明:“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个过程包含教师走进文本,与文本、与的交流过程,包含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围绕文本的互动交流过程。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能够理

2、解和感受文本,从中获得启迪与熏陶”。因此,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阅读的主体,是阅读的中心。何为文本,我的理解是这样的,在教学活动中,文本就是教师和学生手中的阅读材料,当然最主要的阅读材料就是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和读物。课外,文本就是学生的课外书籍,报刊杂志等等。那么,教师应该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如何巧妙引导,教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阅读,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呢?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是实现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基础。让学生与文本对话,学生的个性就能得到张扬,就能享受学习语文的快乐,感受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我想:让学生与文本对话,对于学生来说,首先要唤醒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3、。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文本产生兴趣,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走进文本,所以它需要教师努力创设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在有趣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感受语文的魅力,同时也需要教师创设一个师生、生生与文本对话的交互情境,让学生融入文本,让文本走进学生的心里,从而进行直接的语言交互、情感交互、思想交互,让阅读教学变成一个双向的对话交互过程。比如我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时,初读文本时我首先会让学生欣赏歌曲《父亲》,让学生从中感受到父爱是多么的深沉,是多么的伟大,再让学生初读文本,找出最能体现父爱的语段反复朗读,细心体会。这样既能激发起

4、学生阅读的兴趣,又能吸引学生走进文本。二、深入文本,抓重点词、句、段巧设问题,让学生走进的心里。在阅读教学活动中,不管采取什么方法进行教学,总伴随着教师的预设和生成。教师精心预设的问题要能巧妙的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进的心灵深处,只有这样,才会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比如我在教学《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一文时,-1-让学生思考“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为什么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让学生在整体感知文本的基础上讨论交流,从文中哪些地方能感受到“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的不容易。学生在默读课文的过程中,找到了阻碍筑路大军前进的困难所在,并纷纷联系实际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时,我又问:“那

5、么,这些困难,我们的建设者们又是怎样克服的呢?从文中找出答案,并谈谈你的体会。”这个问题,学生能轻松的从文本中抓住“昼夜、反复、彻夜通明、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等关键词语获取答案,并能感受到建设者充满智慧,不畏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三、精读少讲,引导学生把文本读进去,再读出来。阅读教学活动,教师应重在指导学生抓着重点词、句、段先读进去,再读出来。比如我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的重点段落的时候,我会引导学生用伤心绝望,悲痛欲绝的感情反复读“阿曼达,我的儿子!”让学生体会父爱是多么伟大。我还会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

6、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后思考:为什么不直接写“他挖了36小时”,而要写“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呢?36个小时,就这样不停地挖,阿曼达的父亲为什么要这样挖?为什么能这样挖?为什么在这个时候要对父亲进行一段外貌描写呢?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中去理解父亲爱子之深,读出父亲的坚持到底、永不放弃、疲惫和艰辛。这是学生思维的碰撞和心灵的交流,课堂也就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四、个性化地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不同,读出来的文本也是不同的。我们要让学生个性化的去读,这样他们才能

7、把文本演绎得丰富多彩,使课堂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活动场所。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独特的思维得到了张扬。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只要将语言文字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就能在头脑中产生不同的画面,体会到不同的快乐。学生的个性化朗读,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感悟、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五、回顾文本,总结反思,畅谈感悟,拓展延伸。《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就学习而言,总结反思过程,我会和学生一起去做。拓展延伸,我会有目的的教给学生去做。畅谈感悟,我会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