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乐正骨筋滞骨错理论的哲学观

平乐正骨筋滞骨错理论的哲学观

ID:22589494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30

上传者:U-991
平乐正骨筋滞骨错理论的哲学观_第1页
平乐正骨筋滞骨错理论的哲学观_第2页
平乐正骨筋滞骨错理论的哲学观_第3页
平乐正骨筋滞骨错理论的哲学观_第4页
平乐正骨筋滞骨错理论的哲学观_第5页
资源描述:

《平乐正骨筋滞骨错理论的哲学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平乐正骨筋滞骨错理论的哲学观1赵明宇①张向东①赵启①廉杰①王秋生①①河南宵洛阳正竹医院河南郑州450008摘要:平乐正骨筋滞骨错理论是在平乐正背理论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筋病学理论,儿十年来,在平乐正骨学派广泛应用,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平乐正骨筋滞骨错理论以屮医基础理论为支撑,遵循唯物主义辩证法,在临床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以独特平衡观为核心理念的平乐正骨筋滞骨错理论哲学观。其哲学观认为:1、不平衡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2、我们重视静态的平衡,更注重动态的肀衡:3、平衡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本文从这三个方而进行详细阐述。关键词:筋滞骨错,平衡,哲学观ThePhilosophyofPingleOrthopedicsJINZHIGUCUOTheoryZHAOMing-yu,ZHANGXiang-dong,ZHAOQi,etal.HenanLuoyangOrthopedicsHospital,Zhengzhou450008,ChinaAbstract:PingleOrthopedicsJINZHIGUCUOTheoryisinheritedanddevelopedonthebasisofPingleTraumatologytheoryontheoryoftendondiseasewhichfordecadeswidelyusedinPinglebonesettingschoolandachievedgoodclinicalefficacy.PingleOrthopedicsJINZHIGUCUOTheoryissupportedbythebasictheor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followstheDialecticalMaterialismandgraduallyformsthephilosophyofPingleOrthopedicsJINZHIGUCUOtheorywhichiswiththeuniquebalancedviewasthecoreideaduringtheprocessofclinicalpractice.Itsphilosophy:1.Theimbalanceisabsolute,andthebalanceisrelative;2.Weattachimportancetothestaticbalance,andpaymoreattentiontothedynamicbalance;3.Theformofbalanceisvaried.Thispaperwillexpoundfromthethreeaspects.Keywords:jinzhigucuo,balance,philosophy平乐正骨筋滞骨错理论是在平乐正骨理论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筋病学理论u]。它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支撑,遵循唯物主义辩证法,在不断地临床实践过程屮,逐渐形成了以独特T衡观为核心理念的T乐正赀筋滞赀错理论哲学观。平乐正骨筋滞骨错理论哲学观主要从三个方面阐述其核心理念:1、不平衡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2、我们重视静态的平衡,更注重动态的平衡;3、平衡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2]现论述如下,以飨同道。1不平衡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T乐正骨筋滞骨错理论哲学观认为,不平衡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而不平衡的绝对性与平衡的和对性是辩证统一的。在诊疗疾病的过程中应以唯物主义辩证法的观点去认识平衡与不平衡,进而指导临床实践活动。金项2015河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平乐正骨“筋滞骨错”理论研究》,项鬥编号:2015ZY02007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不平衡的绝对性与平衡的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不平衡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另一方而,绝对的不平衡屮存在着相对的平衡,和对的平衡中存在着绝对的不平衡,即不平衡中有平衡,平衡中有不平衡。不承认平衡屮蕴含着不平衡,否认不平衡的绝对性,把筋骨乃至人体生命看作是一成不变的,就会走叫形而上学;相反,不承认不平衡中冇平衡,否认相对平衡的作用,就会滑向相对主义。屮医学理论体系自形成之初,在阐述人体生理、病理等理论之时,就紧密结合古代哲学思想。《素问.宝命全形论》曰:“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皮肉为阳屮之阳,筋骨为阳屮之阴。冉继续分,皮肤为阳屮之阳,肌肉为阳屮之阴;筋为阴中之阳,骨为阴中之阴。人体出现颈肩腰腿痛疾患时,被认为筋骨之空间结构或功能状态出现异常,导致脊柱、关节之动力系统与静力系统失衡,故而恢复并维持机体的肀衡状态是防治的关键。恰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言:“阴平阳秘,精神乃治。”W内外专家在不断探索各种能够恢复机体平衡的诊疗手段,平乐正骨人亦在不懈努力,并逐渐形成独特平衡观理念。2我们关注静态的平衡,但更重视动态的平衡平乐正骨筋滞骨错理论强调,我们关注静态的平衡,但更重视动态的平衡。这给临床诊疗疾病提供了总体的指导原则。阴阳对立双方不是静止不变,而是此盛彼衰、此增彼减的的运动变化中。在阴阳消长屮,阴阳双方保持着相对的动态平衡,这种平衡是动态的常阈平衡,即非绝对的静态平衡。就机体的生理活动而言,机体内各器官之间、机体各功能之间、机体与机体功能之间、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均需维持动态平衡,才保护机体正常的运动规律。一旦阴阳消长超出了正常生理限度(常阈),机体的动态平衡失调,疾病由此而生。阴阳失调,治贵在调。通过各种方法调整阴阳,使机体重新建立气血脏腑筋骨的动态平衡。即“谨察阴阳之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就机体生理而言,气血的循环贯注,津液的环流代谢,饮食的消化吸收,筋骨的生理活动等等,均是在机体内部及及机体与外界环境的动态变化中实现的。[3-7]就病理而言,不论是风寒湿侵袭、气机不调、K期姿势不良、慢性劳损、急性损伤均为阴阳动态平衡失调所致。而筋滞骨错、气滞血瘀、筋骨失荣,则为机体功能失常的病理结果。总之,无论是整体与局部,还是筋与骨,只要动态平衡失调,就引起脏腑经络、筋骨气血、表里内外等各种病理变化。[d8]就疾病的诊断而言,目前,筋痫临床主要诊断手段均以X线、CT、MR1等结构性影像技术为主[9]。患者来就诊时,检查时采取的体位是静止的,影像资料所呈现的是静止状态下的状况,而临床上要解决的患者的症状却是在运动屮不断变化的,是动态的。故而,能客观反映患者机体功能状态下生理、病理情况的诊断技术成为研究的方向。我院影像中心采用负重位MRI技术,更加客观地反映颈、腰椎生理及病理状态下椎间盘硬膜囊及椎间孔、椎管、椎体序列等的状态,可为颈、腰椎退行性疾病的诊断提供可靠依据[1°"11]。我院影像中心利用作为功能影像的红外热成像技术(IPT)D2],将腰背肌筋膜炎忠者的红外热像图表现分为高温混合温度低温三种形式。红外热成像图在静息态下采集漏诊或误诊率较高,张斌青等[13]冰敷干预盾动态观察红外热成像图上软组织及周围神经损伤组织温度恢复的速度和程度,为准确区分病变软组织与周围或健侧正常组织,可为软组织疾病的诊断提供一定的依据。就疾病的防治而言,我们治疗的口的必须是恢复患者筋与骨动态的平衡。只 有理顺滞仙不通的软组织,再整复错位的骨关节,纠正机体筋骨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整体与环境之间的失衡状态,恢复机体的动、静态平衡,才能够更好地协调机体的内外平衡,从而使气血阴阳平衡。在治疗原则上,坚持屮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整体辨证与局部辨证相结合、以筋为先以衡为用[2]。制定以治筋手法和正骨手法为主的多样化个性化诊疗方案。中医学主张,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其耍旨亦在调节人体阴阳偏颇而使之处于生理活动的动态平衡。3平衡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平乐正骨筋滞骨错理论认为平衡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从结构上讲包拈,系统内部结构之平衡、系统与系统之平衡、系统与环境之平衡、系统特定环境下之平衡、系统之循环平衡。从构成人体物质的角度讲包括气血津液之平衡、脏腑之平衡、物质与功能之平衡。从人体部位讲包括上下平衡、左右平衡、前£;平衡、内外平衡。从形态上讲包括有形之平衡与无形之平衡。但无论如何划分,从根本上讲是阴阳之平衡。平衡形式的多样性,要求我们在临床上诊疗实践活动屮应关注平衡的形式。我们应当维护三种平衡[14]:①形态平衡,从整体或局部看,保持正常的外观形态;②结构平衡,其基础是关节或跨关节的肌肉、肌腱、韧带等组织结构完整;③功能f•衡,机体在屮枢神经支配下,顺利完成各项生理功能的平衡。我们应该避免W种倾向:①过分注重平衡,而忽视了不平衡。一味地追求平衡,不该采用手术,最后却采取手术治疗;或者该采用手术治疗,而采取内固定治疗;或者内固定治疗该短节段固定的最后采用了长节段固定。②认为平衡是绝对的,冇毛病不去治疗,等到严重失衡,这样使治疗的难度加大,宥的不得不采用手术治疗。•T乐正骨人针对Y•衡形式的多样性,创造出各具特色的颈肩腰腿痛临床治疗方案。鲍铁周等[15_16]发现了颈椎牵引的最优角度、时间,采用颈椎优值牵引加提拉推顶手法治疗颈椎病,在不同的治疗阶段恢复筋骨相应的动态f•衡。鲍铁周™、毛书歌[18]等从恢复筋骨结构平衡和功能平衡的角度出发,采用牵弹三步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牵复三步法治疗寰椒关节错缝,临床疗效显著。《难经本义》说:“阴阳经络,气相交贯,脏腑腹背,气相通应”。现代解剖学认为,腰椎的稳定,后缘靠腰竹的竖脊肌,前缘靠紧贴后腹膜的腰大肌和腹内压。腹内扭是稳定腰椎的主要内动力。赵明宇等[1920]采取腰腹联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显著。赵明宇等[21]动态拔仲手法松解股四头肌治疗膝骨关节炎,在纠正“骨错”之前,先松解腰臀部及股网尖肌,再根据整体观念处理腰椎小关节错缝、骨盆倾斜及膝关节错缝,从而最大限度地恢复关节的稳定性,使伢与筋重新在动态手法中达到新的平衡。赵明宇等[22]以整体观念为指导,通过调整骨盆来纠正跟痛症患茗双下肢假性不等长;以根据手足顺对法、头足逆对法取穴行针刺,边行针,边令患者活动患足,以疏导经气,使针穴与患处经气相牵引,效如桴鼓。廉杰等[23]应用平乐正骨“筋滞骨错”理论治疗骶髂关节紊乱症,以筋为先,以衡为用,临床效果显著。《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赵永娟等强调早期腰椎早期功能锻炼,静中有动,力求机体动静的动静平衡。赵明宇等通过脉象来诊察机体气血阴阳的偏颇,进而通过针灸、屮草药来调和阴阳。根据病情,或“从阴引阳,从阳引阴”,或“以左治心,以A治左”,或“病在上者卜*取之,病在卜*者上取之”等等。制定的诊疗方案,避免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弊端。平乐正骨筋滞骨错理论的哲学观是在临床实践活动中提炼岀来的。从临床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到临床实践,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在毎一个循环屮,都会进 一步产生更高一级的认识。就好像对Y•衡的理解,随着临床实践活动的进一步深入,我们就会认识到更高层次的平衡。参考文献[I]赵明宇,赵启.平乐正骨“筋滞骨错”理论探析[J1.中医正骨,2014,26⑻:68-70.[21赵明宁•,廉杰,鲍铁周,等.平乐正竹“筋滞骨错”理论再析[J1.屮医正竹,2015,27⑷:74-77.[3]孙贵乔,郭艳幸,何淸湖,等.平乐正骨气血共调平衡论一平乐正骨理论体系之平衡理论研究(一)[J].中医正骨,2012,24(9):70—74.[4J孙贵香,郭艳幸,何清湖,等.平乐川骨五脏协调平衡论一平乐正骨理论体系之平衡理论研究(四)[J].中医正骨,2012,24(12):79—84.[51孙贵香,郭艳幸,何清湖,等.平乐正竹天人合一平衡论一平乐正骨理论体系之平衡理论研究(六)[J].中医正骨,2013,25(2):69-73.[6]孙贵香,郭艳幸,何清湖,等.平乐正骨膳食平衡论一平乐正背理论体系之平衡理论研究(八)[J].中医正骨,2013,25(4):75—78.[7J孙贵乔,郭艳幸,何淸湖,等.T•乐正骨起佔奋常〒衡论一平乐正货理论体系之平衡理论研究(九)[J].中医正骨,2013,25(5):69—71.[8]孙贵香,郭艳幸,何清湖,等.平乐正骨筋骨互用平衡论一平乐正骨理论体系之平衡理论研究(二)[J].中医正骨,2012,24(10):73—77.L9J赵明媛,會向阳,翟远坤等.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什伤科中的应用进展⑴.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5,23(8):79-80.[1()1杨静,张敏,郭会利等.负重动力位mri在颈椎病诊断屮的价值m.屮医正骨,2014,26(6):39-42.[II]张斌青,张敏,刘玉珂等.负重动力位MRI在腰椎病诊断中的价值[J].中医正#,2014,26(4):33-35.[12]张斌青,张敏,郭会利等.红外热成像技术在腰背肌筋膜炎诊断屮的应川Uhill东匡药,2()15,55(34):108-109.[13]张斌青,张敏,郭会利等.冰敷丁预动态观察在红外热成像诊断软组织及周围祌经损伤屮的应用[J].中医正骨,2015,27(1):27-29.[14]张向东,曹向阳,王鹏等.中医骨伤科的“动静结合”思想[J].中医临床研究,2015,7(25):37-39).[15]鲍铁周,宋永伟,郭艳幸.优值牵引法治疗颈型颈椎病[J].中国骨伤,2005,18(5):260-262.[16]鲍铁周,孙树春.颜椎病的分型牵引治疗[J].巾医正骨,2005,17(5):53-54.[17]鲍铁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农紂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专栏(五|•五)牵弹三步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技术[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11,18(9):83-84.[18J毛书歌,李新生,鲍铁周等.牵复三步法治疗寰枢关节错缝157例中医正骨,2009,21(10):57—58.[19]赵明宇,黄桂成,王凯,等.腰腹部联合手法治疗腰椎叫盘突出疝疗效观察[J1.新屮医,2012,44(5):109—111.[20]越明宇,黄桂成,王凯,等.腰腹部联合乎法治疗腰椎fuj盘突出症的影像学分析[J].屮平屮医药杂志,2013,28(2):562—564.[21]赵明宇,赵启,鲍铁周等.平乐“筋滞骨错”理论手法治疗膝骨失节炎30例[J1.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14,22(11):51-52.[22]赵明宇,赵启,鲍铁周.董氏奇穴配合骨盆调整治疗顽固性跟痛症21例[J].屮国针^,2015,35(5):459-460. L23J廉杰,赵明宇,吴丹.应乐正骨“筋滞骨错”理论治疗骶髂关节紊乱症的临床疗效研究U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5,27(6):820-822.[24]赵永娟,贾爱明,姚妮.腰椎间盘突岀症康复护理干预的疗效观察[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9,31(4):361-362.作者简介:赵明宇(1976-),男,河南郑州人,傅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研究方仏屮医药防治颈肩腰腿痛相关疾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