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督导和员工沉默:基于社会交换理论视角的研究

不当督导和员工沉默:基于社会交换理论视角的研究

ID:22600736

大小:5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30

不当督导和员工沉默:基于社会交换理论视角的研究    _第1页
不当督导和员工沉默:基于社会交换理论视角的研究    _第2页
不当督导和员工沉默:基于社会交换理论视角的研究    _第3页
不当督导和员工沉默:基于社会交换理论视角的研究    _第4页
不当督导和员工沉默:基于社会交换理论视角的研究    _第5页
资源描述:

《不当督导和员工沉默:基于社会交换理论视角的研究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不当督导和员工沉默:基于社会交换理论视角的研究----人力资源管理论文-->1.绪论1.1问题的提出2010年美国安全国土部在全国开展了一个名为“如果你看见什么,就说什么”的运动,即如果一个人看到了潜在的问题,他就应该告诉权威人士,这个看似简单的主题不仅适用于国家安全,而且适用于组织中的雇佣关系。事实上在很多组织工作中,看到你所关心的事情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因为员工每天都能在工作中或与客户和同事的互动中,发现导致组织效率低下的潜在问题以及方法改进、战略转变的机会。然而,他们并不是一定要说出所观察到的事情,以便管理者可以及时采取行动

2、,也就是说,他们更多是选择保持沉默而不是积极谏言。对个体而言,沉默会使员工会产生不满、压力和犬儒主义,员工会认为自己不受重视、价值得不到实现,从而缺少对公司的责任和使命感,同时,他们也会更加缺少对组织的重视、认同和信任组织(Morrison和Milliken,2000)。这种长时间的沉默行为会让员工的心理产生负面情绪,甚至会与企业慢慢疏远,可见沉默行为使得员工与组织之间维持着一种“貌合神离”的畸形关系。已有研究指出,员工沉默行为受到组织、领导和个人因素影响。作为个人可能需要一定的动力促使他们去分享自己的观点,即只有当个人感觉到与他

3、人分享自己的观点可以得到某种回报时他才会去做,否则他会选择保持沉默,社会交换理论可以为员工是否沉默提供有价值的解释。作为工作场所中社会交换的重要组成部分,领导的态度行为会对员工影响很大,因为员工在组织中的行为、工作中交换意识的建立和维系,很大程度上与组织或是上级领导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领导行为并不总是积极正面的,而且领导不恰当的管理方式常见于组织,最典型代表当属不当督导(AbusiveSupervision)。...................1.2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文献和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社会交换角度上来验证不当督导与

4、员工沉默的关系,解释机制内在逻辑和剖析两者的权变因素,通过实证研究达到以下目的:(1)不当督导对沉默行为的影响,进而预测员工沉默的产生,对员工沉默相关理论进行补充,并提供实证证据进行论证。(2)探究不当督导对员工沉默的解释机制,考察员工交换意识是否在不当督导与沉默行为关系中起中介作用。(3)剖析影响不当督导对员工交换意识的权变因素,探讨心理契约违背如何调节不当督导与员工交换意识这一关系。(4)根据实证研究结论,提出建议和意见来打破组织中沉默行为,提醒领导注意自身言行和管理方式,旨在多方面改善员工对组织的情感交换,提高员工参与度,营

5、造和谐内部环境,促使企业良性发展。...................2.文献综述2.1不当督导及其相关研究综述2.1.1领导领导是组织中相当重要的角色,通常被看作是运用一定正式或非正式权力来达到组织目标的人。过往学术界更多关注领导的正面行为如何影响组织的发展和下属的行为态度,如变革型领导、魅力型领导、真诚型领导、道德型领导等。领导对下属的行为影响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第一,领导在组织中拥有正式权力、人际圈和对资源的掌控,使得领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下属职业发展,如果下属对领导职级差的感知越强烈,影响就越大;第二,领导作为单独社会个体

6、,本身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就会潜移默化影响着下属(Avolio和Gardner,2005)。2.1.2不当督导定义和理论内涵近些年,社会新闻经常报道领导如何不恰当对待下属,不当督导行为在职场中屡见不鲜,这也引起了学者们对领导者不当行为研究的重视,因为它会对组织运作、员工行为和态度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不当督导(AbusiveSupervision)在2000年由Tepper最早提出,员工对于领导持续性地表现出语言或非语言性敌意行为程度的知觉。之后,KelloployeeSilence)又称作组织沉默,其产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最早Ro

7、senS和TesserA研究发现,真正对沉默行为进行深入研究是在Milliken和Morrison(2000)之后。此后不久,Pinder和Harlos(2001)定义沉默在个人层面上的分析模型。随后的研究都建在Pinder和Harlos的定义上,扩大到对关心的任何关键问题时的沉默。国内对沉默行为的研究主要在2005年以后,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2008年郑晓涛的沉默行为结构维度的中国化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量表,使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较好的衔接。.....................3.假设提出与模型构建.....

8、...........-->173.1假设提出........................173.2模型构建...............................234.研究设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