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精神分析治疗理论的自我观

新精神分析治疗理论的自我观

ID:22601957

大小:7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30

新精神分析治疗理论的自我观_第1页
新精神分析治疗理论的自我观_第2页
新精神分析治疗理论的自我观_第3页
新精神分析治疗理论的自我观_第4页
新精神分析治疗理论的自我观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精神分析治疗理论的自我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精神分析治疗理论的自我观梁黛婧(川北医学院四川南充637000)【摘要】自我是人格心理学中的一个关键概念,在不同的治疗理论中有不同的理解和作用。木文沿着精神分析心理学发展的内部逻辑线索,总结了新精神分析治疗理论中只有代表性的自我观并分析其差异。理解不同疗法自我观的差异,有助于我们理解其治疗观的差异,对更好地探索心理障碍的根源具有重要的意义。【关键词】自我;分析疗法;个体心理分析疗法;自我分析技术;客体关系治疗【中图分类号】R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7-0248-02自我是人格心理学中的一个关键概念,它是指一个

2、人对自己所有方面的认知[1]。有关自我的心理学研究最早始于詹姆斯,此后的一百多年,从精祌分析治疗到以人为中心疗法、社会建构-叙事心理学等许多心理治疗理论都从不同的角度对自我进行了研究,探讨心理疾病和障碍的秘密。木文沿着精神分析心理学发展的内部逻辑线索,总结了新精祌分析治疗中具有代表性的自我观,为深入理解新精神分析的治疗技术、探索心理障碍的根源提供支持。1.个体心理分析疗法的自我观阿德勒是新精祌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个体心理学的创立者,较之弗洛伊德,他更重视自我的作用。他认为人由于天生的缺陷而感到自卑,自我有积极努力克服自卑、从而达到卓越地位的能力。阿德

3、勒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没有人能长期地忍受自卑感,人在感到自卑的同时,必定会追求一种优越感来补偿。所有生活的失败者,心理失调的人,都是因为争取优越感的动作朝向了生活中无用的一面,真正的问题被遮掩起来了。自卑感木身并不是病态的,只有这种自卑感发展成为一种情结吋,心理健康才会受到威胁。所谓的自卑情结,就是指一个人在面对问题而无所适从的表现。人们克服自卑,追求卓越的补偿过程,实质上是自我的发展与完善的过程。阿德勒提出了“创造性自我”的概念,认为自我不仅仅是协调本我、超我、现实之间的矛盾,也不仅仅是遗传作用和环境影响的消极接收者,还奋积极创造

4、的一面。但同时阿德勒对自我的力量还持冇怀疑,人在追求优越的过程中往往会犯错误,把努力用在生活中无用的一面,如缺乏社会兴趣,不能与人合作,不能很好的解决三大生活任务:建立友谊,建立亲密关系,为社会做出贡献[2】。因此阿德勒个体心理分析疗法的目标是改变自我,让意识自我与社会环境相一致,才能达到人格的健全,从而达到心理的和谐。在个体心理分析疗法中,改变自我是通过改变个体的生活方式来实现的。苏治疗过程包括:形成一种相互尊重的治疗关系,对个体心理或生活方式进行整体评估,解释个体生活方式中存在的错误B标和假设,通过再教育的过程,帮助个体采纳具有社会兴趣和社群感的

5、行为和处理办法,改变其生活方式,促使苏走向生活中有益的方面,从而改变自我、健全人格,实现心理和谐。同时,这一过程的顺利实施也得依靠个体自我觉知的提高[3】。1.自我分析技术的自我观自我分析技术是指将自由联想、梦境分析、移情分析等精神分析技术用于患者的自我分析、自我认识,是霍妮在关于神经症以及自我异化理论中理想化自我的理论基础上提出的[4]。霍妮在对神经症的理论建构过程中逐渐展现其自我理论,提出了自我异化理论。她认为,不良的亲子关系使儿童产生基本焦虑,基本焦虑迫使儿童把对父母的基本敌意泛化到所有人,采取或对抗、或迎合、或远离他人的人际防御策略,其代价是

6、疏离了真实自我个本可以在良好环境中健康成长的可能自我[5]。三种人际防御策略是相互冲突的,这种冲突会导致人格障碍及随之相伴的内心分裂、无力感等痛苦体验,迫使个体转而向内寻求人格的整合力量,理想化自我由此产生。理想化自我把三种性格倾向整合进理想化形象的三个层面里,遮蔽了内心冲突和内心分裂,使个体获得基本生活赖以维持的统一感和身份感,并在内心营造一种力量和意义的假象。理想化自我的形成,使原本趋向于实现真实自我的自我实现力量从此趋向于追求实现理想化自我。但是,理想化自我是各种冲突品质的组合,是不可能实现的,个体在实现理想化自我的追求中完全的迷失了生活的方向

7、,这就是自我异化。霍妮把在自我异化基础上形成的自我异化自足系统作为神经症的判断依据[6】。简言之,霍妮认为理想化自我是神经症产生的根源,是治疗应该主要关注的对象。因此,霍妮认为自我分析技术应主要针对个体的理想化自我,使个体认识到理想化自我是不切实际的,发掘其真实自我。霍妮坚信人生而具有建设性的整合力量,以促使他们在最大程度上发挥自身的潜力。这种愿望和力量,正是人类积极求变的动因,也正是他们分析自己、认识自己的强大精神动力[4】。人们有自我发展的愿望和潜能,这是自我分析的可行性之所在[10]。霍妮认为,整个自我分析的B标是:要让分析者确信为解决基本冲突

8、而构筑出来的理想化自我是不切实际的,并让分析者放弃错误的自负,能够面对现实自我,使其发掘真实自我,对抗幻想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