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精神分析》PPT课件

《新精神分析》PPT课件

ID:41225439

大小:1.64 M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8-19

《新精神分析》PPT课件_第1页
《新精神分析》PPT课件_第2页
《新精神分析》PPT课件_第3页
《新精神分析》PPT课件_第4页
《新精神分析》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精神分析》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兰州城市学院教育学院心理学本科专业人格心理学第三章新精神分析教案张海钟,1963年生,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人。1994年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心理学)硕士。2001年河西学院教育学系心理学教授。2003年西北师大教育学院心理学系特聘教授/硕士生导师。2002年甘肃省高等学校教师专业技术高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教育学学科组成员。1998年获得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成材奖2004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甘肃省优秀专家称号;2005年入选甘肃省555创新人才工程。1985-2008年曾主讲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

2、、健康心理学、跨文化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女性心理学、教育学、教育管理学、公共关系学等10余门课程。1992-2008年主持完成12项国家级、省级、厅级立项科研课题,在《心理科学》、《心理学探新》等学术刊物发表心理学、教育学研究论文、学术随笔、科普文章170余篇,独著、主编出版健康心理学、女性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研究专著7部,教育理论与教学改革研究论文集1部。1996年—2008年主持完成的教学改革与研究成果获国家级二等奖;科研成果9项获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以及张掖市社会科学成果奖。8篇论文被《新华文摘

3、》或《人大复印资料》转载。2008年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08项目《区域文化心理差异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课题,主要从事健康心理学、女性心理学、跨文化心理学、高等教育学等方面的研究与教学。教学课题:第三章新精神分析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阿德勒、安娜.佛罗伊德、哈特曼、霍妮、佛罗姆的人格心理学理论;掌握精神分析与新精神分析的区别与联系;了解精神分析的应用情况。教学材料:郑雪主编《人格心理学》2007第二版,张海钟主编《人性人格人生—现当代心理学视野的理论探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教学难点:哈特曼的自我

4、心理学、精神分析的应用情况教学重点:掌握精神分析与新精神分析的区别与联系教学形式和方法:采用班级上课制下的模拟国际大专辩论会,辅助以师生互动、讲解讲演、相互问答、自学讨论等形式方法。教学时间和安排:共计安排6学时,每学时一节。第一节第二节讲解讲演阿德勒、安娜.佛罗伊德、哈特曼、霍妮、佛罗姆的人格心理学理论;第三节第四节相互问答阿德勒、安娜.佛罗伊德、哈特曼、霍妮、佛罗姆的人格心理学理论;第五节第六节模拟国际大专辩论会。这种形式适用于对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有争论的章节。假设共计6个课时。第1、2、3、4课时都是讲解

5、,并重点描释分析对一些问题争论的双方的观点。然后,由学生自由报名,组织辩论队。一般一个班可组织6个队,每队4人,共24人。尔后根据讨论列出的题目,抽签分成三个正反方队。第3、4课时,由各代表队到图书馆查资料、准备,其余同学也分成6个队,开展讨论。课后就讨论中提出的观点,反馈给相关队的队员。第5、6课时,分三场按国际大专辩论会规则开展辩论。辩论会由教师主持第一场,第二、三场由班上口才、气质较好的学生主持。辩论会由每个宿舍派一名评委,按言语表达(25)、内容科学(25)、论辩技巧(25)、整体配合(15)、精神风貌

6、(10)的评分标准来打分,加权平均,得出每队分数,评出优胜队。其操作规程为:正反方一辩分别陈述本方观点(4分钟)、正反方二辩分别向对方提问(4分钟)、正反方各辩手自由辩论(8分钟)、观众向正反方辩友提问(6分钟)、正反方四辩总结陈词。实践证明,这种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查阅文献的能力;小组合作大组竞争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普通话表达能力。也有利于知识掌握和技能训练。缺点是耗时太多,组织麻烦。还可以将这种形式推广到平行班之间的代表队辩论,但须在课外占用时间。我们的实践是成功的。教学过程

7、与具体内容:第一节阿德勒个体心理学主要著作:《精神病的性格》1912年《器官缺陷及其心理补偿的研究》1917年《个体心理学的实践与理论》1919年《生活的科学》1927年《理解人的本性》1929年《自卑与超越》1932年《儿童教育》1939年《社会兴趣:对人类的挑战》1938年一、人格动力学理论认为社会的价值观念、人的社会性是人类行为的根本动力,并用“自卑及其补偿”、“侵犯驱力和男性反抗”、“追求优越”等概念来表述人类行为的动力特征,自卑感支配着人产生心理活动,正是有了自卑感,人就有了补偿的需要不断地补偿而又不

8、断地发现新的自卑,于是又向新的优越努力,如此连续不断追求优越,便成了人生的主导动机,成了一个人发展的基本动力。二、生活风格理论个人追求优越目标的方式称为生活风格(Lifestyle),了解生活风格的三种途径:出生顺序、早期记忆、潜意识梦境。三、个体发展理论承认遗传的作用,只不过这种遗传因为只有在后天的社会环境的压力下才发挥作用。“创造性自我”:创造性地选择适合自己心理发展的活动方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