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例原发性输尿管癌的临床分析

68例原发性输尿管癌的临床分析

ID:22659186

大小:73.6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30

68例原发性输尿管癌的临床分析_第1页
68例原发性输尿管癌的临床分析_第2页
68例原发性输尿管癌的临床分析_第3页
68例原发性输尿管癌的临床分析_第4页
68例原发性输尿管癌的临床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68例原发性输尿管癌的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68例原发性输尿管癌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断、治疗措施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原发性输尿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输尿管癌,分析其一般资料、诊断与治疗方法等。结果术后病理检查显示,本组68例患者中,58例为移行细胞癌,7例为腺癌,3例为鳞癌。27例为G1级,27例为G2级,14例为G3级;17例为A期,20例为B期,20例为C期,11例为D期;治疗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持续随访4年,12例术后生存时间3年。结论临床上提升原发性输尿管癌患者治疗效果的关键是尽早诊断和尽早治疗。按照患者具体情况对其实施针对性治疗,能有效延长生存期,值

2、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关键词】原发性输尿管癌;临床诊断;临床治疗DOI:10.14163/j.cnki.ll-5547/r.2016.30.051原发性输尿管癌发病率较低,国外文献统计大约占尿路上皮肿瘤的1%[1]。移行细胞癌是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其他病理类型还包括腺癌、鳞癌等,但发生率较低。当前,临床上治疗原发性输尿管癌的标准术式是肾、输尿管及膀胱袖口状切除术[2]。有研究认为,临床上提升原发性输尿管癌患者治疗效果的关键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3]。本研宄以68例原发性输尿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资料、诊断和治疗方法等,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

3、1年3月〜2012年3月本院收治的68例原发性输尿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输尿管癌,患者知情同意。本组68例患者中,男47例,女21例;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53.2±10.2)岁;病程2〜30个月,平均病程(7.0±7.7)个月;14例肿瘤位于输尿管上段,27例肿瘤位于输尿管中段,27例肿瘤位于输尿管下段;40例为左侧,28例为右侧;10例患者并发膀胱癌,3例患者并发同侧肾盂癌。临床表现:20例患者表现出腰部钝痛,18例患者表现出肉眼血尿,12例患者表现出镜下血尿,8例患者表现出肾绞痛,6例患者表现出膀胱刺激症状,4例患者无明显症状。所有患者术前肾

4、功能均处于正常状态。1.2方法1.2.1检查方法本组所有患者均实施尿细胞学检查,结果显示,48例为异型细胞,20例为肿瘤细胞;所有患者均实施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结果显示,51例肾积水,27例患侧肾脏不显影,20例输尿管显示充盈缺损。51例肾积水患者实施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检查,其中,48例提示占位性病变,3例逆行插管失败。本组68例患者均实施膀胱镜检查,结果显示,49例患侧输尿管口喷血,13例膀胱内发现肿物,6例肿瘤自输尿管口脱出。6例患者实施输尿管镜检查,均发现输尿管内肿物,经活检后均确诊。本组所有患者均实施CT检查,结果显示,61例存在输尿管占位现象。1.2.2治疗方法51例行患

5、侧肾、输尿管全长及膀胱袖口状切除术治疗,其中9例行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除术,将一斜切口作于患者患侧下腹部,全层袖状切除输尿管下段、膀胱内输尿管、膀胱壁段输尿管开口周围10mm处的膀胱。17例行保留肾脏姑息性切除术治疗。2结果术后病理检查显示,本组68例患者中,58例为移行细胞癌,7例为腺癌,3例为鳞癌。27例为G1级,27例为G2级,14例为G3级;17例为A期,20例为B期,20例为C期,11例为D期;治疗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持续随访4年,12例术后生存时间3年。3讨论原发性输尿管癌是泌尿生殖系统较为少见的恶性肿瘤[3]。原发性输尿管癌患者早期症状不典型,极易被忽略,致使症状

6、明显就诊时往往已发展至中晚期,错失最佳治疗时机,从而对患者病情及治疗效果产生严重的影响[4],这就需要加强原发性输尿管癌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临床上常用的诊断原发性输尿管癌的影像学手段包括CT、静脉肾盂造影、B超等。B超检查方便快捷,且价格低廉,能对输尿管扩张及肾积水现象进行清晰显示,且能对输尿管内占位病变、膀胱肿物等进行反映。静脉肾盂造影在不明原因造成的肾积水诊断中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准确反映尿路梗阻发生部位及病情严重程度[5]。但是,静脉肾盂造影极易受患肾输尿管不显影的影响,不能准确显示充盈缺损情况。CT扫描能准确发现输尿管内肿物,且能对输尿管壁厚度变化情况进行客观反映。此

7、外,CT还有利于对腹膜内伴有肿大淋巴结与否进行判断。临床上改善原发性输尿管癌患者预后的关键是尽早治疗。当前,临床上多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主要是按照患者具体情况、肿瘤分期、解构关系等,为其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而临床上公认的治疗原发性输尿管癌的最有效术式是患侧肾输尿管全长及膀胱袖状切除术,包含腹腔镜手术、开放手术。该手术能对膀胱癌及输尿管残端癌的发生进行控制,在原发性输尿管癌治疗中能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本次研宄中,术后病理检查显示,本组68例患者中,58例为移行细胞癌,7例为腺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