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燠扬州幕府戏曲活动叙论

曾燠扬州幕府戏曲活动叙论

ID:22669182

大小:115.55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8-10-30

曾燠扬州幕府戏曲活动叙论_第1页
曾燠扬州幕府戏曲活动叙论_第2页
曾燠扬州幕府戏曲活动叙论_第3页
曾燠扬州幕府戏曲活动叙论_第4页
曾燠扬州幕府戏曲活动叙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曾燠扬州幕府戏曲活动叙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曾燠扬州幕府戏曲活动叙论摘要:曾懊幕府是清代扬州地区以文事见称于时的重要团体。幕主人曾燠周围集聚了大量的文人墨客,公事余暇或唱酬宴饮中往往伴有戏曲活动,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人幕宾对新剧的集中品评、题词;二是文人幕宾诗文记录中的观演剧活动;三是虽有部分文人未见其有在曾燠幕府的直接的戏曲活动的记录,但他们对戏曲的喜好亦可佐证其在曾燠幕府参与了部分戏曲活动。曾懊幕府呈现出戏曲幕宾众多、戏曲活动丰富、演出内容和形式多样化的特点。曾燠幕府戏曲活动的丰富性为扬州剧坛的兴盛及其成为乾嘉时期南方戏曲活动的中心提供了史料支

2、撑。关键词:曾燠幕府;扬州;戏曲活动作者简介:杨飞,男,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宄所副教授,从事戏曲史研宄。基金项目:国家社科艺术学基金项目“清代扬州剧坛研究”,项目编号:07CB58;山西省青年学术带头人支持项目“清代幕府与戏曲”中图分类号:120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504(2011)06-0104-08收稿日期:2010-11-12士人游幕在清代极为盛行,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幕府团体,他们或以学术为长,或以文事为盛。据尚小明《清代士人游幕表》的考察,清代士人游幕出现了三次高潮,其中乾隆四十九年

3、(1784)至道光三年(1823)间是清代士人游幕的第二个高峰时期[1](P6),亦是文人幕府发展的最盛时期,其中尤以扬州地区的曾煥幕府最具代表性。乾嘉时期的扬州是南方戏曲活动的中心之一,戏曲班社林立,昆乱艺人荟萃,曲家文人蜂拥而至。素有风雅之称的曾燠周围积聚了大量的文人墨客,公事余暇唱酬宴饮中往往伴有戏曲活动。目前学界对曾燠幕府的关注大多是从文学的角度,特别是对骈体文中兴的影响来分析讨论,鲜有学者关注曾懊幕府在戏曲领域的贡献和影响。由此,对曾燠幕府戏曲活动的深入考察,可以弥补对这一重要幕府团体研宄的不足,亦可为

4、扬州剧坛的兴盛提供史料支撑。曾燠(1760—1831),字庶蕃,号宾谷,晚号西溪渔隐。江西南城人。清代著名诗人、骈文名家、书画家。乾隆四十六年(1781)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户部主事、补军机章京,升员外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等职。朝廷考核其为官政绩,名列一等,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出使江南一带,后升两淮都转盐运使。嘉庆十二年(1807),曾燠由两淮盐运使升湖南按察使,后任广东布政使,贵州巡抚兼署学政,道光二年复至扬州任两淮盐政。曾燠喜好雅集交游,为官之所多招募宾客,甚而专辟题襟馆,“公余之暇与宾从琴歌酒宴,无间寒暑”

5、[2](P248),“投辖题襟宾从极一时之选,海内人士交推为艺林坛坫”[3](《跋》),与卢见曾运使后先辉映邗上,其风流余韵令人仰慕。曾燠一生宦迹以扬州为最久,其幕府规模和盛大也以扬州为最,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为任两淮盐运使的十余年,从乾隆五十八年(1793)至嘉庆H年(1806),是其幕府最盛时期;后期则是指以巡抚衔巡视两淮盐政再次来扬州后的四年间,即道光二年(1822)至道光六年(1826),这个时期的曾燠幕府已经没有昔日之盛,扬州“以鹾务积疲,非曩日殷赈可比”,曾燠“幕中仅三五旧雨”[4](卷8),不复

6、有昔日盛况。我们这里讨论的曾懊幕府的戏曲活动主要发生在前期。曾懊幕府虽有一些论者称其为诗人幕府,但诗酒唱酬往往伴以戏曲活动,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与曾燠曾先后辉映邗上的卢见曾曾主持红桥修禊,文人除赋诗之外,还赏戏听曲,“合有管弦频入夜,那教士女不空城。冶春旧调歌残后,独立诗坛试一更”[5](P120)文人吟诗作赋、切磋时艺之余,听曲观剧是其重要的娱乐方式。“嘉、道之际,海内宴安,士绅燕会,非音不樽。而郡邑城乡,岁时祭赛,亦无不有剧。”[6](P5014)“官府公事张筵陈列方丈,山海珍错之味罗致远方,伶优杂剧、歌舞、

7、吹弹,各献伎于堂庑之下。事属偶数,犹嫌太盛。若士庶寻常聚会,亦必征歌演剧,卜夜烧灯。”[7](卷60)就目前资料而言,曾燠幕府的戏曲活动异常丰富和频繁,是浓缩了的扬州剧坛,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评点、题词:文人幕僚赏鉴戏曲的诗性表述无论是诗文还是戏曲小说,评点和题词是古代文人表达见解、进行批评的重要形式,也是后世研究者的重要材料。戏曲中的评点和题词,又与诗文有所差异。诗文的评点更多的是就诗作本身的艺术价值和创作风格的评价,相对而言,内容比较单一;而戏曲剧本的评点和题词承载的信息更为广泛:有对关目、结构、

8、人物形象的评点,有对题材流变的梳理,还有对剧曲的演出、艺人的表现,甚而是观众的情感都有所关注和涉猎。因而,戏曲的评点题词对于戏曲史的研究及戏曲理论的总结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乾嘉时期的扬州是新剧不断创作、不断上演的地域,汇聚大量幕宾的曾煥幕府对于新剧给予了极大的关注,积极进行品评和题词,这以仲振奎的《红楼梦传奇》和潘?的《乌阑誓》传奇为最集中。仲振奎(1749—181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