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在课堂 “赢”在落实

“精”在课堂 “赢”在落实

ID:22672684

大小:5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30

“精”在课堂 “赢”在落实_第1页
“精”在课堂 “赢”在落实_第2页
“精”在课堂 “赢”在落实_第3页
“精”在课堂 “赢”在落实_第4页
“精”在课堂 “赢”在落实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在课堂 “赢”在落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精”在课堂“赢”在落实  2.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尽量做到六个统一:教学案统一、教学进度统一、考试时间和内容统一、教学资料统一、教学要点统一、教学思路统一。但又鼓励分散,在教学案的使用上,在教法的运用上鼓励根据个人的教学特点和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例如,在一轮复习中,同样是“细胞分裂”的教学内容,我是在黑板上画了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细胞图像,然后让学生到黑板上画出减数分裂的细胞图像,让学生有参照、有比较的回忆这部分内容,而另一位老师是直接让学生画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前、中、后三个时期的九个细胞图像来复习。

2、在二轮复习到这部分内容时,我则用了一个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受精作用为一体的总的坐标图来复习的。我们的方法不同,但内容一致,教学效果都不错。这些教法和思路的设计需要备课时下很大功夫,因人而异。“分散”和“统一”使复习任务的完成,复习目标的实现有了更好的提升。  二、“精”在课堂  我们都知道,课堂教学“有效”才是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课堂教学要做到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的确是个难题,这也是我们一直在探讨的问题。在高三生物的复习过程中,我大胆在课堂上放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注重基础扎实  虽然高考越

3、来越重视能力的考查,但离不开教材这个载体。由于高一、高二学生已经学习过了,所以只是要求让学生去看课本而不检查和督促,那么学生要么看不进去,要么不知道看什么,所以没多大效果。我们的做法是:提前发的复习提纲一定要设计好要点,让学生知道该看什么,收上来看完之后归纳总结,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重点突出。例如,在一轮复习到“细胞器”这部分时,发现学生总结“能产生水的细胞器”时多数不全面,就在课前让做的好的同学说说自己的答案及理由,然后教师总结,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答案。我们这样做就是力求让学生真正把教材

4、“看进去”,做到扎实有效。  2.构建知识网络  虽然到了高三是复习课了,但是在高一、高二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复习,是对课本知识的深化、挖掘、扩展。由于复习过程仍然是一节一节的课的组合,每一节都有相应的知识点,要想让学生建立起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加强理解和应用能力,构建知识网络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一轮复习是小网络,比如有关“蛋白质”的这部分内容,我们就体现了元素组成、氨基酸性质和特点、蛋白质结构和功能之间的联系,又添加了和其它有机物的对照,这些内容构成了小网络。在二轮复习到这里时,又引入了基因控制蛋白质的

5、合成的内容、蛋白质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的关系等内容,构建了一个大的网络,把必修的三个模块联系了起来,通过这样的网络建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受益匪浅。再如,光合作用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它包括光合作用的概念、条件、场所、意义和过程、反应式等,在二轮复习时我们又把光合作用与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与呼吸作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水分代谢及矿质代谢(从光合作用的原料、酶的组成、ATP的组成等方面看)等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这样也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系统的知识网,这个网还可以进一步扩展与农业生产中作物增产、

6、社会热点问题(如温室效应)等联系起来。当然这些网络都不是直接呈现给学生的,而是学生自己构建的,学生加以补充,最后教师总结的,把整个课堂交给了学生。 3.放手学生参与  我们都知道,高三的复习时间紧、任务重,都想在课堂上多讲点,一旦学生参与就有可能完不成任务,这个问题值得探讨。最终我还是决定重点突破、追求效果。我的做法是:能画的就让学生画出来,能写的就让学生写出来,能说的就让学生说出来。比如细胞分裂部分就始终是个难点,不管一轮还是二轮复习,我都让学生到黑板上画分裂图、坐标图,让学生改错,只有画对了、解释

7、对了,不就掌握了各个分裂时期的特点了吗,这样做的效果不错,所以到了三轮做题时,涉及到这部分题目学生错的就很少了。再比如遗传图解在近几年的高考中也频繁出现,我们发现学生会看图解,但真正自己写出来那问题可就多了,要么不写自交符号,要么该写配子的不写,要么忘记写表现性及其比例,要么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同时出现时基因型写的不规范,学生一写很多问题就暴露出来了,我们就在课堂上专门找学生到黑板上写,这样虽然费时间,可是效果好。  4.强化字句精确  生物教学也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高考试卷中要

8、求用科学的语言表达的占很大一部分,且失分主要也在这方面。所以,平时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用语一定要反复琢磨,首先保证自己语言的准确、精炼。大家还会发现,学生答题的规范性不行,而高考在这方面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近几年高考阅卷都体现了错字、别字、用词不当不给分的严格要求。我们在复习中也发现学生错别字太多,语言不规范的问题,例如:“酶失活”描述为“酶死亡”,“减数第一次分裂”写为“第一次减数分裂”这样的语言性错误。再如线粒体的“嵴”写成“脊”,“桑椹胚”写成“桑葚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